• 收藏
  • 加入书签
添加成功
收藏成功
分享

例析高中英语读后续写教学设计

莫秋如   
民族文汇·教学与实践
广州市增城区派潭中学

摘 要:新高考在高中英语试卷中采用了读后续写题型。该题型符合新课改提出的读写整合要求,有助于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提升其语言综合运用的能力,是实现新课标核心素养的有效途径。高中英语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应当认真研究该题型特点,把握教学重点,落实其教学目标。因而做好读后续写的教学设计显得尤为重要。

关键词:新高考 读后续写课 教学设计

一、引言

新高考的背景下,高中英语写作第二节读后续写题型已经为广大高中英语教师所熟悉。读后续写,即对已读故事文本进行合理、富有创造性的持续创作,实现从读者身份到作者身份的跨越(王初明,2016)。具体上,这道题的出题形式是从英语故事中截取相对完整的部分,去掉其结尾,然后给出两个段首句,让学生发挥想象力,根据两个段首句续写后面的两段内容。这道题既以读促写,又以写促读。既是学习英语的有效手段,也是学习英语的目标之一。它能释放想象力,培养创新思维,提高学生运用语言综合能力,促进学生的文化意识,能提高学生的英语核心素养。

二、教学背景和学情分析

我以2022年广东模拟测试(二)的英语试卷在中的读后续写为例,探讨在高中英语开始接触该题型阶段如何上好一节读后续写课。故事讲一个有自闭症的孩子DJ,决心克服自己的弱点,接受了上舞台表演唱歌的任务。刚开始卡顿冷场,后来在他爸爸的引导下,完成了表演。根据评价要求,我们的学生要写好读后续写,学生要了解题目要求,在内容上和语言上要和原文协同呼应。但是刚开始,学生难以做到面面俱到,因此我们要让学生关注我们要“续的是前文内容,在续内容的过程中学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思想。”(广东外语外贸大学,肖建芳,2022)

我的学生是高二下学期的学生,基础比较薄弱,还是存在词汇量不足,阅读能力不强的现象,经常审题不清,续写内容存在偏题、离题甚至空洞无物的情况。因此,我们考虑循循善诱,步步为营的方法,让学生逐渐建立读后续写的信心。

教学步骤模式

基于新课标和新高考的理念和教学评一体化的理念,将本节课的教学目标设计为:第一,学生能够理解文本的故事情节和矛盾冲突。第二,学生能够预测并构思故事的结局。第三,学生能够限时完成故事续写,同伴评价习作并做修改,表达自己的观点与看法。本节课的教学重难点在于引导学生阅读并理解文本的故事情节,特别是故事所表达出来的中心思想,根据前文的内容正确审题,安排符合语境的故事情节。笔者把教学过程细化为以下步骤。

(一)分组翻译段落,消除理解误差

首先学生自行阅读。但是经过之前的经验,学生在阅读过程当中存在巨大的信息误差,有的同学阅读的非常准确,而有的同学的理解相差甚远。因此可以通过分组翻译分享的方法,可以让学生们之间相互促进理解,确保审题的准确性。

(二)利用问题引导,理解故事主旨

接着针对故事当中的关键信息提出问题,让学生在回答问题的过程中领悟到故事的关键情节包括文章的中心主旨,还有价值观的方向。

(三)领会故事冲突,找出内容协同

根据题型的命题需要我们的读后续写肯定会在内容上首尾呼应,如果有矛盾有冲突的肯定要解决,如果有某个问题出现了也会得到解决,这是内容上的呼应或者称之为内容上的协同。在审题过程当中,学生必须要确保在内容上已经协同了。

(四)理清文章风格,做好语言协同

除了内容还要让学生领理清文章的写作风格,不同文章有不同的风格偏好,有的对白多一点,有的叙述多一点,有的情境描多一点,而有的人物的内心描写会更多一点。这些都为我们后面的续写带来一个重要的参考,在写作时候也要做好这方面的语言上的协同。

(五)下笔自我创作,综合运用语言

给学生足够的时间自由创作,运用自己的语言来表达自己的想法,在这过程当中学生会综合运用到语言方面,语法方面逻辑方面的表达。

(六)教师经典点评,同学互助评价

在学生限时训练写完后,老师会挑出1~2篇的典型的文章来展示点评,让同学们在各方面的是如何评价的,再让学生互相评价,找出情节内容上和语言上的优缺点,互相学习。

(七)课后反思重构,工整二次写作

让学生反思积累整节课的内容,然后课后工整的把二写稿写下来。在写的时候学生会重新整理思路,对文章有更深的认识,同时对写作技巧也起到一个巩固的作用。

三、教学过程

(一)Leading-in(2mins)

1、学生活动:问题导入。What if you are stuck when you are giving a performance?

2、教师活动:认真听取学生的观点,引导其从积极的观念来解决问题。

设计意图:以问题引入文章情景,让学生对相关情景进行热身与思考。

学习效果:学生对相关情景充满兴趣,部分有经验的同学给出了妥当的解决方法。

(二)While-reading(12 mins)

1、分组翻译段落,消除理解误差

(1)学生活动:阅读文章,理解文章内容。

(2)教师活动:随机抽组抽段翻译。

(3)师生活动:检查学生的翻译情况,解答学生不懂之处。

设计意图:学生基础薄弱,存在阅读困难和理解错误,故设计此环节。

2、利用问题引导,理解故事主旨

(1)学生活动:阅读文章,理解文章内容。

(2)教师活动:随机抽组抽段翻译。

(3)师生活动:检查学生的翻译情况,解答学生不懂之处。

设计意图:帮助理解文章内容,提炼文章主旨。

3、领会故事冲突,找出内容协同

(1)学生活动:理解文章与题目,找出文章的冲突或矛盾,猜测解决方案。在教师指导下,从内容的呼应上和逻辑完善自己的情节。

(2)教师活动:展示学生思路,提出问题以改善学生的逻辑。

Why did he freeze? Should we write about someone singing at the end of Para 1? What did my brother do when DJ froze?

Would DJ finish the performance successfully?

Has DJ overcome his weakness at last?

师生活动:互动以一起构建更符合文章逻辑的情节,激发思维的碰撞。

设计意图:借助读后续写审题表梳理故事的主要情节和分析人物个性。

4、理清文章风格,做好语言协同

(1)学生活动:回顾文章,判断文章的写作风格,包括时态、语句对白,语言风格等。

(2)教师活动:提出问题。

(3)师生活动:互动以激发思考,并划出依据。

设计意图:帮助分析文章风格。

(三)Pre-writing(3mins)

(1) 学生活动:结合题目两段的首句来安排第一段的情节;通过结合文章的主旨和第二段的段首句来安排第二段的内容。讨论进行。

(2)教师活动:引导学生谋划内容安排与主旨表达。

(3)师生活动:互动以激发思考,并划出依据。

设计意图:帮助分析文章风格。

(四)While-writing (19mins)

5、下笔自我创作,综合运用语言

(1)学生活动:回顾文章,判断文章的写作风格,包括时态、语句对白,语言风格等。

(2)教师活动:观察并适时鼓励。

设计意图:养成限时写作的习惯。

(五)Post-writing &Assessment(7mins)

6、教师经典点评,同学互助评价

(1)学生活动:依据书面表达评价表进行互评并给出修改方法。

(2)师生活动:展示下水作文,让学生评价并给出修改方法。提高作文指导的针对性,增加了写作课的师生互动,激发学生。

设计意图:提升学生的学习参与感和主观能动性。培养学生的元认知能力。

7、课后反思重构,工整二次写作

学生活动:修订自己的文章,按照考试书写要求工整写到作文纸上。

四、结语

读后续写作为符合新课程标准核心素养的一道题目,能考核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思维创新能力和综合语言表达能力;其体现了英语学科作为语言工具和人文素养的综合体。我们这节课用了层层深入解读文本的方法,帮助学生理解文章、内容逻辑和文体风格等方面,全面理解文章。这样能让学生免除恐惧,找准方向,也让学生在读后续写的过程当中有路可寻。在读与写之间,同时让学生关注了人文的一面,人物的性格、情感、态度以及观念都可以作为教育的着眼点,综合起来教育学生以正确的人生观与价值观。通过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方式,使得英语学科实现了交际的功能。因此,我们在设计读后续写教学的时候,一定要围绕这些方面展开,使我们的读后续写真正发挥作用。

参考文献

[1]教育部.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2017年版)[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2]王初明. 读后续写——提高外语学习效率的一种有效方法[J]. 外语界, 2012(5):2-7.

[3]林丹.高中英语“读写一体化”教学模式的应用研究[J].校园英语.2018(6)118-119

作者简介:莫秋如,广东省广州市增城区派潭中学教师

本文系广州市增城区教育科学规划2021年度课题“高中英语"读后续写”教学的实践研究”(课题编号为zc2021030)的部分研究成果。

*本文暂不支持打印功能

mon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