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加入书签
添加成功
收藏成功
分享

传统文化在初中校园文化建设中的应用

李峥鸣   
民族文汇·教学与实践
南宁市武鸣区民族中学 530100

摘 要:当前很多学校都非常看重校园文化建设,传统文化在促进校风建设、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建设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本文就将针对校园文化以及传统文化方面的内涵与作用进行深入研究,并且针对当前初中校园文化建设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如何渗透传统文化来推动初中校园文化建设的一些策略,以期能够真正地为推进我国初中校园文化建设做出一定理论指导。

关键词:传统文化,初中校园,文化建设,应用策略

引言

中华民族有着悠远的发展历史,我国传统文化是我国在长期发展过程中形成的凝聚有中华精神和中华民族伦理规范的总称,传统文化既表达了我们独特的风俗习惯同时也表达了我们对于历史发展的崇敬与心理赞赏。可以这样认为,传统文化存在于我们每一个人的思想当中,但是如果当代缺乏正确科学的引导那么传统文化在发展的过程中其影响也会造之减弱。因此,在当代社会发展过程中,我们必须要充分认识到传统文化的重要意义,同时也需要更进一步的加强传统文化的引导,真正使得传统文化这一价值体系成为推动人们日常生活指导的重要力量。特别是对于当前的初中校园来说,传统文化这一价值体系的推广和渗透能够很大程度上提高学生的自我认知,提高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同时也能够帮助学生理解中华文化。因此,下面就将针对校园文化中渗透传统文化提出一些可行性的策略。

一、校园文化与传统文化的内涵及作用分析

1.1校园文化的内涵及作用

目前来说我国学术界对于校园文化还没有形成统一的认知和定义,但是相对来说人们比较认可的校园文化有三种,首先是文艺活动说,这指的是将校园文化定义为各种文艺活动,并充分表达其中的内涵与精神传递。第二种指的是课余生活说,这指的是学生在课堂之外的各类文艺活动和娱乐活动。第三种将校园文化定义为文化形态说,这指的是在校园育人的过程中形成的具有精神文化和物质文化的总称。综合当前的三种学说,人们通常认为校园文化指的是在学校育人的过程中坚持以学生为主体,以学校为背景形成的一类群体文化。校园文化的作用是非常重大的,他一方面能够起到引导学校正确树立办学理念、开展教学活动的作用,另一方面校园文化还能够帮助学生端正各种学习以及思想道德观念,会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进而引导价值理念的形成。最后校园文化还能够起到丰富社会意识的作用,成为社会意识的重要组成部分。

1.2传统文化的内涵与作用

一般来说,我们认为传统文化指的是随着我国社会的发展和历史的更替,逐步演化成的一种能够反映我国民族特征和民族风貌的民族文化,是推动民族发展的重要动力。全世界各个地区,各个民族都有着自己独特的优秀传统文化,各个民族的民族文化都具有独具特色的民族色彩和地域特征。我国的传统文化主要是儒道互补为核心、兼具各大家形成的一种百花齐放的文化形态。不过,传统文化的表现形式也相对较多,比如传统书法、诗词歌赋以及戏剧等。传统文化的作用也是非常明显的,首先它能够推动世代相传,同时也能够在发展的过程中彰显出民族的特色。此外传统文化在发展的过程中还能够推动社会意识形态的形成。

二、初中校园文化建设现状分析

校园文化与传统文化对于推动学生正确三观的形成都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那么,作为当代教育发展基地学校来说如何能够在校园文化建设中渗透传统文化,充分发挥传统文化的重要作用是必须要考虑的一个问题。当前,校园文化建设中存在着一些挑战。一方面,当前一些校园文化建设难以真正迎合社会发展的理念和发展脚步,此外,在发展的过程中引入先进文化较多导致发展过程存在着不够规范等各类问题。另一方面,校园文化在建设的过程中也存在着指数中相关文化活动的举办而忽视必要理论知识的宣传,导致学生对于深入理解传统文化方面存在着一些缺失。除此之外,校园文化建设过程中忽视文化共性的宣传也导致学生对于传统文化的共性认识不足。

三、传统文化在初中校园文化建设的运用策略

3.1重视校园文化设施建设,弘扬传统文化

文化建设属于议事范畴内的建设,但是文化建设也必须要依托于物质建设,在当下许多初中校园在注重文化的建设中忽视了必要的物质设施的配置。因此,要想真正地在校园文化建设中发挥传统文化的作用就必须要加强基础性文化设施建设,比如可以创建更多的宣传栏,而宣传内容则主要以传统文化为主。此外学校还可以通过建设校园网络来扩大校园传统文化的宣传,拓宽学生认识和了解传统文化的渠道。

3.2注重传统文化引入,提升校园文化品位

校园文化建设方面还必须要加强对于传统文化的引入,同时在引入的过程中也必须要考虑到文化引入与社会发展方向,应保持一致、应始终具有积极向上的作用。我国传统文化既有精华又有糟粕,因此这就要求学校在引入传统文化过程中必须要做好基本的辨别工作,注重文化引入的品质,使得传统文化的引入与校园精神文化建设保持一致。在引入传统文化的过程中也需要充分结合初中学生的接受程度与价值认同,避免引入社会性较强与学生价值认知不一致的内容而限制传统文化的作用。

3.3立足传统文化,加强文化创新

传统文化作为推动校园文化的重要力量并不一定与校园发展方向相吻合,因此初中校园必须要始终立足于传统文化,同时也要有一定的文化创新,以此来保障传统文化与时俱进,形成独特的校园文化风采。比如,在当下社会校园文化建设中应当引导学生具有建议智为的能力,既要有见义勇为的勇气,同时也有建议智为的能力。但是我国传统文化主要以见义勇为精神为主,在这种情况之下学校就需要在传统文化基础之上加以创新和现实应用,帮助学生提高价值理念的同时也有利于促进学生的健康发展。

结语

初中校园文化的建设根本在于提高学生的价值认知、丰富校园文化内涵,因此在素质教育背景之下学生要真正真正地感受到文化魅力就要求初中学校在校园文化建设方面充分重视传统文化的作用,立足于优秀传统文化来加以创新实践,使得传统文化发挥其基础作用,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

参考文献

[1]王广英. 初中校园本真文化建设初探[J]. 中学政治教学参考, 2020(9):2.

[2]曹志斌.试论优秀传统文化与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有效融合[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6,(02): 92—93.

[3]叶新宇. 传统文化在初中学校德育中的渗透研究[J]. 山海经:教育前沿, 2020(15):1.

*本文暂不支持打印功能

mon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