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加入书签
构建生本课堂下的初中历史教学实践
摘 要:在教育体制不断改革的当下,生本课堂教育理念作为符合时代教育思想的新型教育形态,在初中历史教学实践过程进行应用可以为教学工作与学生学习状态之间的协调性提供合理保障。教师应当要认识到生本课堂构建的重要意义,并突破传统教育模式的束缚,使得课堂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都得到明显的提升,为初中历史教学工作的良好发展积累丰富的实践教学经验。本文以初中历史教学为研究对象,基于构建生本课堂背景下初中历史教学实践的路径展开简要的探讨。
关键词:生本课堂;初中历史;教学实践
在初中历史教学工作中实现生本课堂的构建,一方面有助于增强历史教学工作的活力,使得学生能够更加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课堂教学活动中,加强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交流,培养良好的师生关系。另一方面,也可以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提高历史课堂教学工作的有效性,对于学生历史思维能力的培养以及历史学科学习兴趣的培养都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作用,能够实现对教学效果的优化与提升。基于此,教师应当要就生本课堂构建背景下初中历史教学实践的路径进行探索,实现其与教学活动之间的深度融合。
一、加强师生合作,锻炼学生思考能力
在初中历史的教学过程当中,为了能够提升学生的学习效果,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使得学生的历史思维得到了充分地锻炼,进而提升其历史学科综合素养能力水平。因此,需要教师对学生进行积极地引导,要实现教师与学生之间交流与合作的加强,营造互动与合作的教学氛围。在这种课堂教学模式下,不仅学生的实践探究能力能够得到良好的锻炼,还可以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通过教师的指导来提升学生的思考能力和分析能力,有助于对历史知识内容进行深度的理解和掌握[2]。
例如,在《秦统一中国》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改变原有教学模式的讲授习惯,摆脱灌输式的历史知识教学,要善于运用关键的问题来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并通过问题加强与学生之间的交流,在营造良好教学氛围的同时,也能够帮助学生对历史知识进行更加深刻的记忆。譬如,教师提问:秦是在谁的领导下完成了灭六国的重任,又是以什么样的方式完成这一壮举的?要求学生们带着问题对教材进行阅读,随后通过学生提供的答案来指出学生的思维误区,引出正确的历史知识。同时,还可以转变教学方法,如请学生们帮助教师思考一下,为什么秦国可以完成一统天下的伟业?这都需要哪些条件?教师可以先说出一部分答案,起到一定的指引作用,并要求学生探究另一部分的答案,在师生合作的氛围下完成对本节课程知识的研究与学习。
二、善于激励学生,打造多元评价模式
为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使得学生以更加饱满的精神面貌和良好的学习状态投入到课堂教学活动当中,教师应当要善于对学生进行激励,给予学生积极的评价。基于此,教师要转变原有教学模式中学生对其严肃、刻板的印象,要走近学生、观察学生、了解学生,与学生之间形成良好的交流模式,进而通过教师的激励来培养学生的学习自信心。同时,教师也需要构建科学的评价激励机制,对传统教学模式下历史教学工作中的问题和缺陷进行弥补。以公平公正公开的基本原则来开展评价激励工作,让学生对历史学习重新燃起信息,提高教学水平[2]。
例如,在《元朝的统治》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在进行简单地铺垫之后,便要引导学生对教材的知识内容进行分析,同时要回答教师提出的相应问题,通过教师给予学生的评价来使得学生认识到自身分析方式和考虑问题过程中存在的不足,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自我认知水平。譬如,教师要求学生分析元朝完成国家统一的原因,并且要请学生简述元朝统一对于民族融合具有哪些意义。通过学生们的回答,教师首先要肯定学生答案当中的正确部分,并向学生表示鼓励,给予表扬,随后再对学生分析误区进行指正,可以找其他学生对上一位学生的回答进行补充或者改进,以便教师对其他学生也有机会进行客观的评价和激励。在这种环境下,学生们定会踊跃发言,想要获得教师的肯定与表扬。这不但能够促进师生之间进行良好的交流,还可以通过教师的激励来使得学生的学习自信心得到有效的提升。
三、以学生为中心,培养历史学习兴趣
生本课堂的构建,最重要的便是要转变原有教学模式下学生被动接受知识灌输的课堂地位,使得学生能够积极主动地对历史学科知识内容进行吸收和掌握,促进教学效率水平的提升。因此,教师在生本课堂构建背景下开展历史教学工作,应当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并树立与学生历史学科核心素养发展相结合的教学目标,强化历史学科教学效果,促使学生的学习热情得到加强。同时,要借助先进的教学设备和教学技术,使得历史教学过程“活”起来,让学生能够感受到历史学习的乐趣,从而有效培养学生的历史学习兴趣[3]。
例如,在《五四运动》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要将课堂主导权交到学生手中,让学生在课前搜集有关于五四运动的历史资料,并进行小组合作分析有关于五四运动的爆发原因和历史意义等。随后,在正式课堂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给予学生充足的时间来汇报研究成果,教师可先不对学生的汇报作出评价,而是借助教学软件将课前搜集的教学资源为学生进行播放,为学生尽可能地还原五四运动当时的历史背景和事件走向,并为学生讲解相关的知识。在此过程中,学生跟随教师的思路,对于自己的研究成果是否正确也能够有了清晰的认识,进而使得学生对相关的历史知识具有了更加深刻的印象。同时,这种学生先讲、教师后讲的方式也使得学生的课堂地位有所转变,并为历史教学过程注入了新鲜的活力,促进了历史教学工作的创新发展。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初中历史教学过程中构建生本课堂,对于历史学科的教学工作来说是一项具有重要意义的实践改革措施,也是促进历史教学工作水平得以提升的重要途径和方式。教师应当要树立科学的教学观念,以教学方式的改进和教学形式的改革来推动生本课堂教学理念的贯彻与落实,尊重学生的课堂主体位置,不断加强师生之间的合作交流,并对学生的学习过程给予积极的鼓励与激励,进而促进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并实现提高学生思考能力以及推动课堂教学模式创新发展等多项目标,进而为初中历史教学工作的良好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苟鲜青.基于生本理念的初中历史高效课堂的构建研究[J].好家长,2021(93):53-54.
[2]刘小军.基于生本理念的初中历史有效教学策略探析[J].文科爱好者(教育教学),2021(05):37-38.
[3]张欣.浅谈生本教育模式下初中历史课堂教学的有效路径[J].天天爱科学(教育前沿),2020(08):1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