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加入书签
分析《骆驼祥子》中祥子的人物形象
摘 要:《骆驼祥子》是介绍祥子命运悲剧的一部小说。祥子命运的悲剧性主要是由其自身的性格缺陷造成的,他性格的软弱性、保守性,及其自身的小农意识和个人主义奋斗思想,都注定了他的失败结果。同时与他所处的旧社会的黑暗环境也是有一定关系的:恶劣的工作环境,剥削阶级的压榨;贫苦的生活环境和不幸婚姻的影响。这些是祥子命运悲剧的外在原因。
关键词:祥子;命运;环境
《骆驼祥子》是老舍最有代表性的作品,以人力车夫为主,写的都是他所熟悉的北京贫民生活,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具有重要的位置。这是一部描写旧中国城市劳动者苦难生活的“血与泪”的控诉书,是一部悲剧小说,其主人公骆驼祥子的艺术形象是一个悲剧形象。这部著作“以冷静睿智而不失幽默的笔调,以人道主义胸怀底蕴,叙述了旧中国北平城里一位叫祥子的人力车夫苦正苦熬,终至由人堕落成‘兽’的悲惨遭际1。”“这是城市畸形文明中健康人性扭曲蜕变为兽性的悲剧过程2。”
祥子的命运之中的灾难,他每次似乎都挣扎着爬起来,开始新的奋斗。“他以坚强的意志和执拗的态度,与生活展开了反复的搏斗,显示出如骆驼一样的坚韧的个性。这种富有特征的性格,充分反映出辗转于城市底层的个体劳动者对于较好的生活渴望是何等的迫切,为此做出的奋斗又是何等顽强。而且,像祥子这样要强的人,为此进行了这么艰苦的挣扎,结果还是失败,也就更加有力地说明他们卑贱的命运决不是什么个人努力所能改变得了的。”
祥子的悲剧有多方面的原因:主要与祥子的自身性格、婚姻以及当时的社会环境密切相关小说如实地展现了都市人力车夫的悲剧人生,描写了祥子从一个流入城市的破产农民市民化并最终堕落的人生历程。面对三起三落的命运,使祥子的信心和希望完全破灭,逐渐自甘堕落,成为一个地道的流氓无产者。
祥子善良纯朴,热爱劳动,对生活具有骆驼一般的积极和坚韧的精神,经受了一次次的磨难打击,最终和是沦丧为“社会病胎里的产儿,个人主义的末路鬼”,造成了祥子命运的悲剧性。有人认为祥子的悲剧是虎妞造成的,这是不准确的,虎妞只是加剧了祥子的命运悲剧,只是祥子悲剧的一个延伸。但这些都是紧紧套在祥子身上的枷锁,深深影响着他一生的悲惨命运。最终祥子摆脱不了旧社会穷人共有的命运,被黑社会吞噬。
一、自身性格的悲剧性
(一)自私的个人主义奋斗思想。
祥子来自农村,在他身上存在着农村习惯和农民意识,落后、个体的生产方式使他只知道攒钱买车,他的脑子里也只有钱。他不想别的,只想着他的车,认为有了车便有了一切。祥子第一次买了辆新车,在军阀的一次混战中,因为贪图那两快钱的美差,再加上别人赞他为大个子,便存着侥幸心理去拉车,结果车被抢了,为了这买车,祥子有不断埋头苦干,明显地暴露了他的个人主义思想,也表现了他个人主义的自私心理。祥子不想不管别人,“他只看见钱,多一个是一个,不管买卖的苦甜,不管是和谁抢生意;他只管拉上买卖,不管别的,像一只饿疯的野兽”,他不惜与老弱病残者抢生意,以至于背后跟着一片骂声。对于抢生意,祥子只自辩说:“我要不是为买车决不能这么比要脸!”似乎奋斗成了祥子免手质问的挡箭牌,这也反映出小生产者在争取自身生存利益时,彼此之间必然会产生心理隔阂,着也造成了祥子孤立无援的下场。祥子几次三番的落败,连同周围许多人力车夫这样那样的惨痛下场,都没能叫祥子看清自己的失误在于个人的道路走不通,他仅存的思想能力只教他服服帖帖地“认了命”。祥子为了实现自己买车的愿望,而作了各种努力,他是月个亿 没有觉悟的个体劳动者。尽管他怀着自己生活地位的迫切要求,但都不懂得什么才是解放自己的正确道路,他的人生理想是狭小的,斗争手段更是错误的。在当时的世道下,他不切实际的幻想,一切堪称悲劣的苦斗,都只是个人的行动,他不可能得到支持和帮助,注定是失败的。
(二)性格的软弱性
从外表到内心都曾经是骆驼般坚韧的祥子,心灵深处却又始终都有一种说不出的孤独感与软弱感,似乎遇到什么都束手无策。面对命运的三起三落,一次次打击,他都感到无可奈何,感到走投无路,恐慌悲壮。祥子拼命拉车,省吃俭用,攒钱买车,积蓄却被孙侦探诈骗去了,他只带着哭音说:“我招谁惹谁了!”虎妞来纠缠他,逼其成婚,他没办法,更让他难过的是没地方诉说委屈,他没有反抗意识,任由虎妞摆布,接受这强加给他的婚姻。虎妞对他的折磨与剥削,以及不合理的性的纠缠与索取,他也显得无能为力,虽仍思抗争,但也只剩招架之功。祥子有较强的生活欲望,却又不能把握自己命运的软弱性格,心理上的缺点,使他经过几次重大打击,便变得自暴自弃,认为自己就像被小孩子用线拴上的蚂蚱,有翅膀又怎样呢?他卖车,丢车,没有了生活的支撑,他将自己的命和车接连在了一起,拉车是祥子生活的核心内容,一旦这个核心内容破裂之后,他便陷入了颓废的迷惘和痛苦的堕落,而小福子的死更是将他仅存的一线希望打破,最终沦为一个苟活于世的行尸走肉。
(三)祥子相信命运
祥子的悲剧还应该是一个精神悲剧,当他终于认识到自己是一个失败者时,他仍然找不到真正的原因,就把这一切归结为命运于是他向命运屈服。祥子在第一次买车后,为了两块钱的生意,他打定是福不是祸,今个儿就是今个儿的心眼,冒险拉车上清华,中途带车连人都被劫走了,“祥子落了泪,他不但恨那些兵,而且恨世界上的一切了,凭什么把人欺负到这个地步呢?凭什么?”祥子不明白,他打算逃出去,可又舍不得那三匹骆驼,就“把一切都交给天了。”走吧,走,走到哪里算哪里,遇见什么说什么;活了呢,赚几条牲口;死了呢,认命!”,当他想到把骆驼拿去卖,来买新车时,“他承认自己是世上最有运气的人,这不是天天都遇到的事情。” 这其中渗透到了祥子“阿Q式的精神胜利法”,高妈建议祥子去放高利贷,祥子坚决不干,认准自己有命买得上车。可同虎妞发生性关系,既不敢去见刘四爷,也不敢逃离,他沮丧不已,认为“这样的一条命,要它干吗”与虎妞结合,祥子更加清楚意识到“命是自己的,可是却叫别人管着”。祥子本想“不认命,就得破出命去”,结果却像误入罗圈了胡同,绕了个圈又回到原处。厄运是祥子想到了命,服从命运的安排,命运成了他不幸的叹息和慰藉。
老舍的《骆驼祥子》以震撼人心的艺术力量塑造了祥子的典型形象,写出了城市个体劳动者的悲剧史。祥子的悲剧是一个强者沉沦的悲剧,是性格、婚姻和命运的悲剧,深刻揭露了旧中国社会的黑暗,最底层的劳动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拼命挣扎,控诉了统治阶级对劳动者的剥削与压迫,表达了作者对劳动人民悲剧的深切同情。
参考文献
[1]魏 建 房福贤.中国现当代作家作品研究[M].山东人民出版社 P60
[2]魏 建 房福贤.中国现当代作家作品研究[M]. 山东人民出版社 P61
[3]樊 俊.中国现代文学论集下[M].人民文学出版社 P5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