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加入书签
人工智能下的高中语文教学探微
摘 要:全球化3.0信息时代中,人工智能、大数据、新技术条件下的语文教学理念、教学模式、教学设计成为基础教育今后一个时期的工作重点。在此背景下研究在语文教学中人工智能的运用。并在具体的语文课教学中践行智慧课堂,来提高我们的课堂质量。
关键词:人工智能;高中语文;智慧课堂
一、课改教学中人工智能的应用
目前人工智能在中小学教育技术中的运用价值,集中体现于与大数据技术的深度融合。各地的相关机构正着力于建立基本的教育大数据库,并努力构建教育数据的分析与应用模式。教育数据的应用场景主要体现在教与学两个维度,“对教与学的支撑是大数据在适应性学习中应用的两个侧面。基于数据,学习者的学习状况得以完整记录,学习平台可以推送定制化内容,教师就可以进行更具针对性的传授。”
基于这样的背景,我校成立课改部,和北京101网校进行深度合作,提升我们的课堂质量。
首先,基于智慧课堂平台对教师的教学过程和学生的学习行为与学习轨迹进行记录、存储,并形成数据库,然后再进行统计、分析和预测;其次,通过内置程序算法开展大数据智能分析,持续学习修正已有的知识图谱,为学习者、教师、和家长这三个教学个体生成多维的可视化报表分析,如分数变化折线图、错题本、学科诊断报告和个性化学习计划等;最后,将有关数据反馈给教学活动参与者。教师可以根据所得数据调整教学计划,改变教学方式,学生可发现自身知识体系错误和学习方式误区,及时调整学习方式,以提高学习效率。智能平台机器算法也可以为学习者设计推荐个性化的课程学习,使学习者有选择性地发挥自己的学习长处。在新课改背景下,语文教育更加注重学生的差异性,人工智能的运用很好地弥补了班级教学层次不齐的缺点,更有利于调节学生成长的不平衡性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二、盐山中学课改课堂应用实践
我校利用北京101网校平台,实现了课堂教学与信息化技术的融合,建设了实际意义上的智慧课堂,提升了课堂效率。
我校语文学习数据分析应用已经具备了建设的持续改进的人工智能学习数据分析系统的基础条件。首先是智慧教学平台的普及与应用,累积了大量学习数据。在检测环节,学生的作业或试卷在移动终端上批阅完成后,系统基于大数据的分析也同步完成。从校级总结到班级总结再到学习者个人总结、归类后的成绩分析、错题分析,以柱形、条形、折线等图标的形式逐一展示,分析情况一目了然。其次,系统会根据每位同学的做题情况,定制试题或错题进行巩固练习。而学生家长想直接知会孩子学习情况,只需注册个人账号,关联孩子账号后就能看到。最后,“智慧校园”的智能化还在校园的运作上得以反映。管理者运用智慧校园技术平台开展选课、排课、评课和成绩收集等教务活动,智慧终端的多元化和高效化能使参与者即时接收到管理指令,并进行线上调整,校园管理逐渐走向便捷化和高效化。
在课文新授课、阅读课和个性化训练课堂中,智慧课堂有不同的应用模式。
(一)课文新授课
我校的智慧课堂模式仍在一定程度上处于翻转课堂到智慧课堂的过渡期,语文老师在上课时仍采用两者相结合的方式。在课堂一开始,教师将预习过程中收集的学习数据通过后台计算以折线图的方式展现给学生,预习效果和集体差异一目了然,学生通过横向坐标快速了解预习短板所在,在教师留出的时间内进行针对性提问。同时,其他同学能在课堂交流群里看到其他同学的问题,同学们可采用帮答的形式讨论以提高学习活跃度和学习经验。课文课的重心在于梳清文篇脉络,能让学生更深入地了解笔者想要表达的感情。通过分析后得出的学生个性化学习数据直接推送给教师,教师最后汇总学生问题并展示,让学生进行二次讨论。最后根据学生探究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制作成课堂检测,通过检测分数反馈出两个方面的效果,一个是课堂问题的解决程度,另一个是学生的学习效率。这种模式也仅适用于课文课。
(二)阅读课
阅读是提增强学生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主要路径。随着教育信息化的不断推进,学生的阅读途径逐渐增加,智慧课堂把电子书包课堂模式带入语文阅读课中,丰富了语文教学模式,也拓宽了学习者的阅读渠道。智慧课堂通过情境感知、数据挖掘等方式可以超前预知学习者潜在的学习需求,实现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立体化沟通与交流。阅读课上,学生有以下阅读选择,分别为文本阅读、教师资源推送阅读和申请链接阅读。第一种文本阅读是传统的阅读方式,学习者任意取阅图书角的图书并阅读,摘抄在笔记本上。第二种是平台上的语文班级课堂文件中的阅读资源,由教师进行选择和推送,学生点开分享后可用平板进行标记和收藏,智能平台把学生的阅读进度和标记情况及时反馈给教师终端,教师进行监督和检查。第三种是开放式阅读,学生通过平台发送自己想阅读内容的申请链接,教师审阅后同意并发起网络,学习者自由阅读,教师可在终端平板上监控学生的阅读界面。这三种阅读方式供学生自由选择,平台会根据学生的需求分析、阅读进度和与阅读反馈进行分析,以数据的形式推送给教师,为教师制定个性化辅导提供实践依据。
(三)个性化训练
101网校为学生们提供个性化学习手册,依托信息化技术重视因材施教,发掘同学们的优点、亮点,帮同学们找到学习中的重点、难点、薄弱点,实现了真正的针对性练习、个性化学习。每周老师们费尽心血给同学们准备周测,通过周测可以了解到学生们在一周的学习过程中存在哪些薄弱的知识点,利用的大数据分析,帮同学们把薄弱点找出来,把错题整理出来,同时给同学们提供针对性的举一反三的练习题,形成周频的系统化练习,能有效帮助学生进一步完善学科知识体系,学生可以清晰定位知识难点,通过推荐的错题及知识点拓展题,减少繁重的错题整理负担,同时有助于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实现薄弱知识点对症下药,举一反三,弥补学习短板。同学们也在使用的过程中确实提高了成绩。
参考文献:
[1]杨莉.浅谈网络与教育[J]教育探索,2002(07)。
[2]唐汉卫.人工智能时代教育将如何存在[J],教育研究,2018年1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