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加入书签
基于积极心理学的心理情景剧应用对初中学生亲子关系影响的研究
摘要:初中阶段是学生心理发展的重要时期,二家庭关系是青春期心理问题的重要影响因素。本文是研究运用积极心理学理论为基础进行心理剧本创作的心理情境剧运用对初中学生家庭关系影响。
关键词:心理情景剧;亲子关系;积极心理学
一、问题的提出
中学阶段,学生正处于青春期,是身体和心理发育最为剧烈的时期,也是心理问题凸显的多发期,许多调查表明初中生的心理问题严重影响了身心发展、正常生活和学习。笔者作为一线教师,通过教学实践经验发现,许多学生的心理问题产生,根源在于亲子关系的不融洽。部分学生或家长未能了解心理问题产生的根本原因而使得心理问题未及时得到干预从而不断加重。
二、核心概念界定
2.1心理情景剧
心理情景剧是一种非专业性的话剧或小品类表演形式,它需要剧本创作和排练的过程。学生通过扮演心理情景剧剧本中的人物,模拟、复现某一个场景,演绎具体的某一事件,以呈现一些比较典型的心理问题和心理现象,借此传递心理健康理念和解决心理问题的方式方法,使学生受启发,进而获得有效指导来解决和处理这些心理问题,是近年来非常受学校欢迎的一种心理辅导方式。
2.2积极心理学
积极心理学之父 Seligman 提出,人们以一种更加积极、开放、欣赏的眼光看到个体身上都存在着潜在的积极心理力量和美德,帮助个体挖掘并利用这些积极力量和积极品质来战胜困难显得更加有意义,这不仅能够促进个体悦纳自我,增强效能,更能够帮助普通人以积极的态度面对生活,增强其幸福感。
三、研究目的
学生在青春期逆反心理作用下,对严肃、正面的说教形式的课堂产生抵触心理。使用心理情景剧的方式可以减少学生防御心理,更容易激发参与者的内心真实感受。学生在观赏或体验中,会受到启发促进个体的行为改变,获得力量及科学的改善亲子关系的方法。
四、研究步骤
4.1 设计问卷
根据抽样采访学生反馈,加上一线教师教育岗位积累的经验,对学生心理呈现问题进行适当调整和补充,对所有凸显问题进行科学细致的心理学分类,并按照分类情况编制问卷。
4.2 问卷数据分析
对回收问卷进行数据分析,了解目前普遍困扰学生的生活事件和因素,以及各个因素的影响大小。问卷数据分析的结果可以帮助教育工作者切实了解当下学生面临的难题,从而唤醒家长、教师对学生的关注,也唤起学生对生活、生命的敏锐感受,觉察同龄人的心理变化,及时给予关爱。也使教育工作者更有靶向的思考帮助学生的对策。
4.3编写剧本
结合采访学生所收集到的信息、问卷调查结果,选择最具有代表性的心理问题,计划开展为关于亲子关系、人际关系、学习压力、生命教育方向进行心理剧剧本初次编写。同时利用“5·25心理健康教育活动月”活动开展,对全校学生展开心理剧本创作比赛,最终选用优秀剧本进行改良,作为心理情景剧的核心内容。
在编写剧本过程中,笔者作为心理教师在剧本创作过程中加入积极心理学要素。基于积极心理学的心理情景剧应着重关注个体积极内驱力,表现技巧为通过具象化、生活化的行动表达来促进个体心理健康与发展,强调真诚、尊重、温暖、 包容、自发的团体氛围。
4.4心理剧选角、演员培训
根据研究的需要选择不同年级的学生作为心理情景剧剧参演者,对所有演员进行心理情景剧理论依据、演出要求、心理自我觉察、心理自我照料方面的培训。
4.5正式表演和拍摄
根据剧本设计,配置舞台及所需道具,演员进入演绎角色表演。心理情景剧呈现计划用于推广,进行视频拍摄与录制。对于参与表演的学生,有心理教师一直追踪其心理变化,在需要时及时给予干预。抽样邀请观众参与分享,获得心理情景剧所需反馈。
4.6提出推广建议
在重复的表演和排练过程根据演员、观众反馈中不断完善剧本。总结实践经验,形成本课题理论成果,并提出切实可行的推广建议。
五、讨论与分析
5.1 结论
通过研究,发现基于积极心理学的心理情景剧应用对初中生家庭关系产生积极影响:一对参演学生,在演绎情境中注入欣赏、积极关注、信任、鼓励包容、信任等积极心理学元素,能够激发其关注自身优良品质,帮助其悦纳自我,提升自我效能感。二对于观影学生,通过生活密切相关的情景,引发学生共鸣,心理情景剧演出同时也是分享解决办法,给予学生在自身遇到类似问题时积极建议,帮助其客观评价自身家庭关系。也使学生在观影过程中清楚看见并意识到情绪发生发展的过程,从而积极调控情绪,培养感恩和亲子沟通能力。三对于观影教师及家长,心理情景剧直接的表达方式让家长清晰了解心理问题产生的原因,增强营造良好家庭关系的信念,提供了必要的方法帮助。
5.2不足之处
本研究设计过程中,考虑将心理情境剧搬上舞台和作为推广,在描述家庭关系困境的实际表现方面是进行了现实考虑的改良,矛盾尖锐程度降低,存在一定说教程度。
在设计量表时,缺少心理情景剧干预效果信效度量表使用,所获得反馈皆由采访获得,学生真实想法存有掩饰。
本研究在进行过程中可能还存在一些无关变量对干预结果产生影响,在后续研究时应加以重视改善。
参考文献:
[1] 段丹丹. 积极心理学取向的心理情景剧对民族预科生生涯发展的干预研究[D].东南学,2020.
[2]周国韬.中小学校园心理剧探析.现代教育科学,2007(4):49-50.
[3]李雪艳.心理情景剧改善不安全依恋大学生亲密关系的探 索性研究[D].南京:东南大学,2018.
[4]孟婷婷,王慧,陈晓倩.校园心理剧在高校心理健康教育 中的应用[J].新西部:理论版,200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