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加入书签
核心素养背景下高中地理教学方法创新实践探析
摘要:注重核心素养的培养是新时代学校教育重要的培养要求,随着科技的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越来越重视对学生学科素养的培养。因此,在核心素养的这个背景下,针对高中地理学科来说,教师应该根据时代的发展需求和社会的发展需要,创新高中地理的教学方法,着重培养学生在地理这一学科的核心素养,为学生进行今后的地理学习打下一定的基础,同时也可以提高学生对地理的学习兴趣,为学生以后进行地理知识研究做好知识储量的准备。本篇文章主要通过对高中地理的教学现状进行分析,并针对问题现状改变传统的高中地理教学方法,创新教学方式,减低高中地理知识的学习难度,为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从而促进高中学生地理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
关键词:核心素养;高中地理;创新;教学方法
前言
在高中的教学课程中,学生的学习科目往往是比之前的阶段要多,内容知识点也比较多,但是学生的学习能力是有限的,所以对于高中生来说,高中阶段的学习任务是比较繁重且内容比较枯燥的,如果学生持续在枯燥无趣的课程中进行学习,往往体会不到学习的快乐,反而容易让学生对知识的学习产生厌恶心理。因此,高中教师应该要注意活跃课堂上的学习氛围,不要让学生在课堂上感到无趣或枯燥,应该从学生的学习兴趣入手,创新教学方式,提高课堂的趣味性,从而促进学生知识的学习,更有利于学生学科知识素养的培养。而且高中地理知识点的表达比较多样且更具形象,比如图文表达,图文表达虽然在一定程度上方便学生的学习和记忆,但是对于图文表达的学习也要讲究一定的方法,因为图文表达也考验着学生的理解和图片解读能力。所以高中地理教师需要顺应时代的发展要求和学生学习发展的需要,在原来教学方法上进行有效的创新,丰富教学的内容,进一步促进学生地理知识的学习,提高知识素养。
一、高中地理教学的现状
(一)教学方法比较单一
随着科技和社会的不断发展,传统且单一的教学方法已不再适用于新时代学生的教学,如果教师还是对新一代的学生使用传统教学方法进行教学,往往会限制学生学习思维的发展,降低学生的学习能力,进而导致学生的学习能力和思维方式跟不上社会发展的节奏,如此培养出的人才对于新时代社会的发展是没有一点价值或意义的,严重的甚至会影响社会的发展。比如目前还有部分教师在进行地理教学时只是对课本知识点进行简单的讲解,并没有对知识点进行深入的解读或补充,严重影响了学生对知识点深入的理解和学习。还有的学生因为受到部分教师教学态度的影响,对于地理学科不感兴趣,不认真学习的现象,教学的效果不明显,学生的核心素养也就无法提高。
(二)灌输式教育
什么是灌输式教育,其大概的意思就是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没有根据学生的学习需要或学习能力,强硬的把自己觉得最好最适合学生的学习方法和背诵方式传授给学生,并要求学生必须按照自己的方法来学习和记忆,这样学生就没有对自己学习的思考,无法发挥主观能动性,同时也严重的阻碍了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培养。
二、高中地理的创新教学方法
(一)结合案例进行教学
结合案例进行教学的方法,比较适用于新时代的教学环境。案例教学可以很好的引起学生的好奇心,在课堂上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的思维跟着教师的思维和脚步走,加强学生对知识点的认识了解和记忆,促进学生地理知识的学习。在培养核心素养的背景下,高中地理教师要重视案例教学方法对提高学生学习能力,培养核心素养的重要作用,充分发挥其重要作用,把案例和相关的地理知识点融合,让学生在案例解答中强化相关地理知识点的学习和记忆,同时也有利于促进学生对知识点的运用和问题的解答,加强学生对地理知识的了解与思考,充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学习的积极性,进而提高学习的效率。下面将对案例教学的作用进行简单的讲解:
1、案例教学可以加强学生对地理知识的认识
随着高中地理知识的不断加深,高中生对地理知识的学习难度越来越大,其抽象知识点的内容更难理解。所以高中地理教师可以适当应用案例进行有效的教学,如此加强学生对抽象的知识点的认识和理解,使得地理知识更形象生动,有利于学生构建一个完整的知识体系,促进知识的学习。同时更方便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对问题进行解答,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和运用能力[2]。
例如地理教师在进行人教版《人口的数量变化》这一章节的讲解时,面对我国人口大部分由西向东转移这一知识点时,可以结合孔雀东南飞的案例来进行相关知识的讲解,给学生构建生动形象的教学情境,促进学生的学习与思考,同时也可以加强地理学科和语文学科间的联系,强化对相关知识点的记忆。
2、案例教学可以丰富教学内容
案例教学不仅可以加强学生对地理知识的认识,还可以丰富教师的教学内容,进一步提高学生对地理的见识。所以,地理教师也需要根据核心素养的培养要求,适当的进行案例教学,采用学生感兴趣的生活例子,再结合相关的地理知识进行教学,可以有效的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高学习的兴趣。案例教学不仅丰富了教师的教学内容,也开阔了学生的视野,便于学生更全面的掌握地理知识,体会其独特的魅力。
(二)开展问题式教学
问题式教学就是其把问题作为教学的主导,教师可以在课堂上或者课后提出针对性的问题,然后让学生自主思考并解决提出的问题。在教学过程中,要想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地理教师就应加强核心素养培养的重视程度。因此,教师在问题设置时,首先要以课本教材为基础,然后要以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学习能力为依据,设置出科学、合理有利于提高学生思维能力和学习能力的问题,让学生在思考问题和解答的过程中加强地理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3]。
例如地理教师在进行《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这一章节的教学时,教师可以从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出发,设计有关整体性的相关问题,同时让学生从多角度多方面去思考和理解自然环境整体性的相关知识。最后在给学生布置一个课后作业,如让学生课后回去认真思考有关自然地理整体性的联系,并在下次课时邀请个别同学来简单的分享一下自己的想法和思考,也可以以实际生活中的实例来理解其整体性。以此来提高学生在课堂上的活跃度,同时还能促进学生的自主思考,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结合生活实际也能促进学生现实生活中地理知识的学习和运用,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促进学生地理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新时代培养核心素养的背景下,高中地理教师必须要通过创新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才能更好的促进学生地理知识的学习。无论是案例教学还是问题式教学,只要是对学生的学习有作用的,都可以对其进行合理的运用,提高教学的质量。同时地理教师在进行教学时,也不应局限于这两个教学方法,只要是以教材内容为基础,再根据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和学习能力,科学、合理规划的教学方法,都是可行的。
参考文献
[1]温露露,刘金星.核心素养目标下的高中地理可持续发展观教学探讨[J].试题与研究(教学论坛),2020(03),79.
[2]张勇.基于新课标的高中地理案例教学法实践探索[J].课程教育研究,2019(10):182.
[3]潘洁敏."主题+问题式"教学下的地理核心素养培养[J].中学地理教学参考,2019(12):3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