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加入书签
添加成功
收藏成功
分享

《测绘管理与法律法规》

田正华 刘海弯 柳新强   
电脑校园
陕西铁路工程职业技术学院测绘系 陕西渭南714000


打开文本图片集

< a rel="example_group" title="Custom title" href="http://img.resource.qikan.cn/qkimages/a33a/a33a202207/a33a20220776-2-l.jpg">

摘要:中国不只有960多万平方公里的陆域国土,还有辽阔宽广、一望无际的蓝色国土。一线一界,都是国家行使主权的疆域,一点一段都代表着祖国的壮美河山。国家版图是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的象征,地图是国家版图最常用,最直观也是最主要的表示形式。作为测量人员,精准绘制祖国的每一寸土地,规范使用地图一点都不能错,这是底线也是红线。对“问题地图”零容忍,是国家版图意识的觉醒,也折射出质朴热烈的爱国情感,规范绘制并使用地图更是每一个测量人员必备的职业素养。

关键字:主权;国家版图;地图;职业素养

1 授课分析

1.1课程概况:

《测绘管理与法律法规》课程是我院高职测绘类专业第三学期开设的专业学习领域课程,按照“任务引导、行动导向”的思路进行课程设计。结合岗位活动需求学习相关理论知识,让学生熟悉并能够应用测绘行业工作所涉及的法律法规、项目管理规定、作业规范等。《测绘管理与法律法规》思政教育改革旨在将价值导向与知识导向相融合,培养学生在测绘工作中依法作业、严格遵守规章制度的法律意识、质量意识和责任意识。教育引导学生深刻理解并自觉实践测绘行业的职业精神和职业规范,增强职业责任感。

课程内容分为:测绘相关法规、测绘标准和测绘管理三个模块[1]。本案例教学内容“地图管理”属于测绘管理模块中的重要一部分内容,主要讲述地图表示相关规定、地图审核制度和地图的管理法律责任的内容。结合现在社会普遍存在的“问题地图”和电子地图涉密问题等热点话题,引导学生识别“问题地图”,正确使用电子导航地图成为本部分内容的重点[2]。

1.2授课内容

(1)地图表示相关规定;

(2)地图审核制度;

(3)地图管理法律责任。

1.3学情分析

(1)授课对象:测绘类专业二年级学生,开课学期为第三学期。

(2)学情分析:学生信息化水平高,对热点事件较为关心,学习理论知识能力差。

(3)已有基础:已经开展了《数字测图》课程的学习,具备了识别地形图和绘制地形图的能力。

1.4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1)掌握地图表示的相关规定;

(2)了解“问题地图”使用的相关法律处罚规定。

能力目标:(1)具备辨别“问题地图”的能力;

(2)具备获取标准地图的能力。

思政育人目标:

(1)培养学生精准绘制地图,提升质量意识,增强职业责任感。

通过中印边境冲突等案例引入,是学生了解地图有误会不但会损害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而且会造成恶劣政治影响,结合测绘专业的岗位工作特点,引导学生践行职业规范,地图绘制要精准,细致,提升质量意识,增强学生的职业责任感。

(2)培养学生保密意识,维护国家安全,提升职业素养。

测绘队员用双脚丈量祖国大地,只为精确测绘每一寸国土,但为了维护社会稳定,国家安全,测量人员必须具备保密意识,地图绘制内容要有取舍,坚守职业道德和职业规范,提升职业素养。

(3)培养学生正确使用地图,杜绝“问题地图”,培养爱国主义精神。

中国虽大,但一点都不能少;地图虽小,但一点都不能错。借助《亲爱的,热爱的》影视剧中“问题地图”使用引发的恶劣影响及相关法律处罚相关案例,引导学生要结合已学专业知识识别“问题地图”,正确使用地图,培养学生的版图意识和爱国主义精神。

1.5教学方法

为了解决授课重难点,达到授课目标,本节课程在授课过程中采用热点案例引入、信息化的教学手段、多媒体课件等多种教学手段相结合的方法,目的在于使学生理解地图管理过程中的相关法律规定,提升学生版图意识,如图1所示。

2教学实施

(1)课前:任务发布(或案例引入):发布学习任务及相关资料,有助于学生预习本节课程的内容。

(2)课中:采用案例教学的方法、情景再现、分组讨论等方法,学习地图管理的具体内容及标准地图的获取方法。

(3)课后:总结授课内容,巩固学习成果。

在授课过程中,结合具体内容,采用热点事件灌输相应的思政元素,做到传道受业、教书育人的目的。授课过程如图2所示。

3案例具体内容

3.1案例引入

地图管理部分内容授课时,根据测绘法宣传日的主题“规范使用地图,一点都不能错”,概述本章节的授课内容。在授课过程中,结合“问题地图”的相关案例,增强学生的职业责任感,培养学生的版图意识和爱国情操。

思政要素:2021年8月29日是全国测绘法宣传日,今年全国测绘法宣传日暨国家版图意识宣传周以“规范使用地图 一点都不能错”为主题,并且十四五期间将一直沿用这个主题[3]。国家版图意识教育是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熟悉中国版图,维护国家主权与领土完整,是每个公民的责任和义务,正确绘制和使用地图更是每个测量人员必备的职业素养。

3.2任务导入

结合2021年的测绘法宣传日主题,引导学生思考“问题地图”带来的危害,并进行总结概括。

思政要素:目前我国“问题地图”主要有两种情况。首先是,地图存在危害国家主权统一、领土完整等严重问题。这些“问题地图”最容易出错的地方有5处,分别是阿克塞钦地区、藏南地区、南海诸岛、台湾岛以及钓鱼岛、赤尾屿。阿克塞钦地区,藏南地区在问题地图中常常表现为国界绘制错误;台湾省底色若与大陆不一致则违背“一个中国”原则;南海诸岛和钓鱼岛、赤尾屿可能被漏绘。第二种表现就是危害国家安全和发展利益,主要表现为违法标注一些涉密或敏感的信息。

基金项目:2020年度陕西省职业技术教育学会国家“双高计划”建设学校课程思政专项研究课题:“‘测绘管理与法律法规’课程思政研究与实践”(课题编号:SGKCS2020-1311)。陕西铁路工程职业技术学院2020年第二批科研基金项目(KY2020-50)

参考文献

[1]王占武.李金生.马驰等.测绘管理与法律法规[M].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2019.8.

[2]徐驰,齐燕欣. 网络地图问题凸显——黑龙江省网络地图发布使用情况调查[J].中国测绘期刊,2004(5):38-39.

[3]人民时评:规范使用地图 一点都不能错.人民网.2021.9.1.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709680148286274840&wfr=spider&for=pc

[4]增强版图意识 杜绝“问题地图”中国测绘学会.2020.5.1.www.csgpc.org/bencandy.php?fid=128&id=5840

[5]地图管理条例(国务院令第664号).中国政府网.2015.12.14.www.gov.cn/zhengce/2015-12/14/content_5023591.htm

作者简介:

田正华(1985-),男,汉族,陕西渭南人,硕士,讲师,主要从事测绘与地理信息系统方面的教学研究工作。

*本文暂不支持打印功能

mon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