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加入书签
添加成功
收藏成功
分享

扑克牌游戏在小学数学低段教学中的巧妙应用

陶竹   
电脑校园
宁夏回族自治区银川市兴庆区第二小学 750001

摘要: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不断进步,今天的社会背景下,组织小学数学教学工作,数学教师应该积极研究有效的教学策略。在课堂上融入更多新鲜有趣的元素,可以增强课堂活力,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为建构优质课堂奠定基础。而在教学过程中,引入优质的教学资源,不仅可以促进学生学习能力的提升,还能够把抽象复杂的数学知识,转换成简单直观的数学内容。希望接下来分享的教学策略,可以帮助更多教师,利用一副扑克牌丰富课堂内容,提高数学课堂的教学质量。

关键词:小学数学;低年级;扑克牌游戏;应用

前言:

新课改背景下,开展数学教学工作,教师应该认真研究生活化的教学理念,特别是针对小学低年级阶段的学生素质,数学教学活动,教师更要从生活中挖掘有趣的元素,提高数学教学效率,培养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扑克牌作为生活中常见的道具,应用到数学课堂上,可以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里,潜移默化扎实掌握好数学知识,提高教学趣味性和高效性。希望接下来分享的教学方法,可以让教师玩转扑克牌,建构优质的数学课堂。

一、利用扑克牌活跃气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进步,今天的教学背景下,开展数学教学工作,教师应该把握生活化教学的策略,利用扑克牌组织数学教学工作,其实也是把生活中常见的娱乐道具融入到小学课堂之上,有利于吸引学生的注注意力,引发学生深入的数学思考[1]。

例如:数学教师可以在上课之前,拿出一副扑克牌和学生们简单互动,比如教学“20以内的加减法”这部分知识的时候,数学教师可以拿出一张扑克牌,先让学生们猜一猜,这张扑克牌的花色,然后猜猜这一张扑克牌的数字大小。教师可以再拿出一张扑克牌,让学生们对比两张扑克牌的大小,然后请学生们一起计算两张扑克牌相加和相减,会得出怎样的结果。简单的引导环节结束之后,教师会加大问题的难度,比如教师会拿出J、Q这两张扑克牌,让学生们计算这两张扑克牌相加以后会得出什么结果呢?这种问题难度就比较大,学生可能不知道如何作答。教师可以结合学生的疑问,进一步引导学生认真聆听教师接下来即将讲解的知识,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保证数学课堂的教学质量。

二、利用扑克牌设计问题,提升学生学习能力

针对小学低年级阶段的学生开展数学教学工作,数学教师会发现,引导学生探究数学知识,带领学生研究数学问题,会遇到很多障碍,其中最大的难点在于学生的理解能力有限。教师单纯靠口头描述问题,学生并不能完全理解,虽然在多媒体的帮助下,教师可以把文字版的问题呈现在多媒体上,但学生的识字量有限,也不能完全理解问题内涵。此种情况下,数学教师就应该考虑借助一些道具让学生更快速的理解数学知识,和教师一起探究更加有趣的数学问题。教师可以将扑克牌融入到数学课堂上,利用扑克牌设计问题,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让学生展现出更出色的数学学习素养[2]。

例如:数学教师可以利用扑克牌设计,有意思的问题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比如教学“认识数字”这部分知识的时候,数学教师会发现,对于小学生而言,认识数字其实是一件比较有难度的事情。因为学生的抽象记忆能力并不强,在记忆数字方面,需要反复练习,才能够真正掌握。教学之前,数学教师可以拿出一副扑克牌,询问学生是否认识扑克牌上的这些数字。有些学生点头,有些学生摇头,教师就可以结合这种情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醒大家,上了小学以后,咱们要认真学习专业的数学知识,最基础的学习任务就是探究数字,接下来教师就结合扑克牌上的数字逐一给大家介绍一下这几位新朋友。

教师抽出扑克牌中的红桃2,可以让学生和教师一起大声念,利用扑克牌构建课堂互动环节,有利于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们体会到新颖的学习感受。后续讲解应用问题时,数学教师还可以利用扑克牌设计更多有意思的应用题,比如教师要让学生们研究“5的分成”,就可以准备扑克牌2,和扑克牌3,两张卡片加起来就是扑克牌5。结合这种案例,让学生们进一步研究该问题。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数学探究能力,也可以让学生在数学课堂上展现出更加积极的学习态度,提高数学教学质量。

三、利用扑克牌构建游戏,增强数学学习乐趣

趣味性的游戏活动可以让学生感受到数学学习不一样的乐趣,在小学低年级阶段的数学课堂上,教师应该注意积极创新游戏活动,构建课堂小游戏,可以提升学生的学习热情,营造与众不同的课堂学习氛围。数学教师可以尝试利用扑克牌构建游戏,有利于为学生创造新鲜有趣的学习感受。

例如:带领学生探究“十以内的加减法”这部分知识时,数学教师往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让学生反复练习十以内加减法的计算题,练习的题目逐渐变多之后,学生做题的熟练度也会有所提升。但是小学低年级阶段正处于一个相对敏感的阶段,此时学生最需要的是趣味性的教学引导,而不是枯燥的题海练习,教师不能总是让学生做题,提升计算能力,而是要研究更加有趣的教学方法。引入扑克牌可以构建趣味化的课堂活动,将数学问题转化为另外一种形式,呈现出来有利于减轻学生的心理负担,也可以增强学生的数学学习积极性。

数学教师提前准备好一副扑克牌,教师分别准备了从1到9的若干张扑克牌,学生随机抽取扑克牌,抽到任意两张都将扑克牌相加,然后快速得出结果。这种趣味化的教学活动融入课堂以后,教师会发现学生的学习兴趣有了明显的提升,学生不会觉得这种环节是在做题,而是会把这种环节当成一种别样的课堂小游戏。既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又能够给学生带来有趣的学习体验。当然,数学教师还可以把这种游戏转换成有意思的课后小游戏,让学生们也准备一副扑克牌,下课之后和同桌一起玩游戏,比一比,谁能够在规定时间内答对更多题目。

总结:

为了使小学生兴趣盎然、积极主动地学习数学,小学特别是低年级的数学游戏显得尤为重要。数学是一门逻辑思维性较高的学科,但数学也应当是一门好玩的学科。教学中可结合一年级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水平,借助扑克牌游戏,带领学生近距离体验数学,感受数学的乐趣,激发数学思考。

参考文献:

[1]周兴彩.游戏在小学数学自主探索式教学中的应用[J].数学大世界(下旬),2021(02):33.

[2]徐幼平.在扑克游戏中为孩子开启一扇数学之门[J].数学教学通讯,2020(04):30-32.

*本文暂不支持打印功能

mon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