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加入书签
关于小学数学教学中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实践研究
摘要:在新的数学教程标准里对学生明确提出“能运用综合所学的知识和技能解决问题”这一要求,这意味着教师必须以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能力为教学目标,引领学生把所学知识点运用到解决实际问题当中去。本文主要从理解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这几个方面来阐述,为小学数学教学提供有效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途径,以提高小学生在解决数学实际问题的能力。
关键词:数学教学;解决问题;能力提高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0)-18-101
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孩子受教育的年龄普遍较早,很多学生对数学缺乏理解,很多时候没有正确解读数学语言,明白数学问题的用意。再者,数学课文与练习的难度不匹配,这给学生带来的困难是“老师讲的我都懂,一做就不会”。例题到习题的跳跃性大,学生接触的是难度较小的例题讲解,面对需要转换思维的习题时会出现无从入手、手足无措的局面。数学的衔接性非常强,知识点与知识点的衔接一旦断裂,学生很难重新拾回理解,数学成绩也会一跌再跌,丧失对数学学习的信心。在这样种种的问题下,教师理应如何引导学生面对数学问题,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能力?
一、审清题意,理解题目意思
数学题目有异于普通的材料阅读,数学题目的内容较为简单直白,但其逻辑性较强,有时短短一句话包含许多的数量关系,我们必须仔细品读数学问题里的每个字符,把每个字符的意思理解透彻[1]。
读懂题目是理解问题解决问题的第一步,数学语言的简练、扼要、抽象等特点让学生在理解题目的时候会产生一定的困难。对于数学问题,我们应尽量转化为数学表达,用线段来表示已知变量和未知变量并加以标注,也就是数学当中的生活化问题数学化,把问题数学化叙述可以更符合数学思维,让学生易于理解。
二、分析题干,理清解题思路
(1)画图辅助
学会画示意图是解答数学问题的一个非常有效的方法,用示意图来表示数量关系,直观地表达题干的意思,给思维直观印象,能帮助理解题目,把问题简单化。一般数学问题都可以用示意图来表达其数量关系,除了某些需要逻辑性特别强的题目,如:小平家距学校2千米,一次他上学走了1千米,想起忘带铅笔盒,又回家去取。问小平从家到学校实际走了多少千米?
如果仅按着题目所给的线索思考会比较混乱,但如果利用线段示意图来理解则简单许多,从我们依据题意所画的线段图显而易见小平走了2个1千米以及1个2千米的路程,也就是4千米。行程问题的双向性在线段示意图中一目了然,避免了我们常规的思维误区。
(2)逆向思维
逆向思维也就是由果寻因,得出结果需要哪些条件?已满足的条件有哪些?未满足的条件是?通过一步步的逆推分析,找出因果条件关系,在所有已知变量的条件下找出所需变量,推导出问题的答案。如下面的例题:小明问爷爷多大年龄,爷爷说:“把我的年龄加17,然后用4除,减15,再用10乘,恰巧是100岁。”小明的爷爷多大年龄?
类似这样的题目,用正向推导的方法明显不容易算出爷爷的年龄,但从反向推导则易算出爷爷的年龄为:(100÷10+15)×4-17=83。
(3)利用公式
熟悉数学公式对我们解答数学问题是必不可少的,利用已推导出来的公式可以节省我们许多时间,只需要找出公式需要的条件便可以把数学问题解决。如:一个三角形的内角的比是:2:3:4,那么这个三角形的三个角度数分别是?解决此问题我们必须清楚三角形的内角和为180度,由题意可得:A+B+C=180,A:B:C=2:3:4,由此可得,A=40,B=60,C=80。
不少数学问题并未把已知条件直接表达,而是隐藏在公式之中,熟悉数学公式也是帮助我们迅速解决数学问题的一种有效途径。
三、解决问题,总结解题技巧
在审读题目、理解题目、分析题目后自然是解答题目,这是解答一道数学问题的最后一步,也是最为关键的一步。在解题过程中,我们必须做到三个“一致”,解题步骤与解题思路一致、公式与解题思路一致、题目答案与问题一致。在解答问题过程中,解答的步骤与我们的思路一致方能保证我们的答题方向是正确的,确保没有偏离方向,与正确答案擦肩。在利用公式时,我们要看所写公式是否与我们的解题思路一致,公式是否有误,公式所需条件是否齐全[2]。最后,在完成答题得出答案并不意味答题就此结束,检查验算是解答问题不可或缺的环节,这个环节决定我们是否真正解答对一道问题。把答案代进题目中反复验算,若结果符合问题的所有命题条件则说明我们得出的答案正确无误。
数学答案通常只有一个,但答题的方法或有多种,我们在解答数学问题时可发挥我们的思维,从多个角度思考,利用最简单便捷的方法解答出问题的答案,在运算的过程中尽可能利用简便计算的方法,力求准确快速算出问题的答案。
结语
提高学生解决数学实际问题能力非一日之功,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需进行正确引导,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在数学教学中联系日常生活实际,让数学融入我们的生活,积极引导学生探索数学的奥秘,不断提高利用数学学生解决实际问题能力。
参考文献
[1] 邓琼. 小学数学教学中提高学生实践操作能力策略分析[J]. 青苹果, 2017,34(6):23-24.
[2] 吴立旭. 小学数学教学中提高学生解决问题能力的方法探究[J]. 教育界:基础教育研究, 2017,67(11):78-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