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加入书签
添加成功
收藏成功
分享

主题语境引领下的高中英语语法学习活动设计例析

少年科普报(科教论坛)
正定县弘文中学

摘要:语法教学如何围绕主题语境展开是高中英语教师面对的教学难题之一。文章以被动语态的语法教学为例,分析主题语境引领下的语法学习活动设计理念,探讨如何围绕主题语境呈现目标语法,聚焦语言形式、意义及其使用,并通过融语言、文化、思维于一体的学习活动提高英语学习能力和综合运用能力。 

关键词:主题语境;语法教学;学习活动设计;被动语态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引言

高中英语作为一门重要课程,可以培养学生的英语水平。新课程背景下的高中英语语法教学可以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英语能力。随着教学方法的不断改进,高中英语的教学模式也随之进步,但新课程背景下的高中英语语法教学中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因此需要高中英语教师针对教学方式进行思考,使教学模式符合当今社会的教育趋势,教育与实践相结合,从根本上提升学生的英语语法水平,提高学生的英语成绩。本文就如何强化高中英语的语法教学进行讨论,从教学模式、课堂内容、课后复习等方面进行思考,从而提高学生的英语语法水平。

一、语法教学现状分析

在学校听课调研,与一线教师交流中,笔者了解到中学英语语法教学仍然存在以下较为普遍的问题。

1.重视规则讲解,忽视学生体验

曾经有外籍专家在做教师培训时说过,中国教师最擅长讲英语语法,尤其是讲语法规则,甚至于胜过英语母语人士(English native speakers),此话不假。不仅在讲授新课,接触新的语法结构时,教师重视语法规则的讲解;而且在复习课教学中,很大一部分教师依旧会重复地、系统地讲解语法规则。教学案例中,教师主要以语法规则讲解与梳理归纳为主,并提供单句层面的例证或者完成填空练习,很少关注学生对语言结构的感知与体验。

2.注重语法形式,忽略主题意义

新教材中的语法知识编排依据《课标》附录3中 的“语法项目一览”,各语法项目与单元主题语境关联,与学生的生活密切联系,与学生的认知水平相符合。但是,有的教师教学时,只注重了语法形式,忽略了语法的表意功能,忽略了语法在语篇意义建构中所起的重要作用,无法实现围绕主题意义进行语法教学的目标。例如,有位教师在教反意疑问句(Tag questions)时,先给学生呈现了教材中含有反义疑问句的三段小对话,接着给学生做完成句子的练习;接着归纳讲解附加疑问句的定义及其构成形式,最后做填空练习。这是典型的重形式轻意义的语法教学方式,而且语言层次太低,无法满足高中学生的学习需求。教师没有关注单元主题语境,没有领会教材编者的意图。在人教版必修一第三单元中,反意疑问句先出现在“听说”板块之后的语音知识内容中,活动内容1要求学生朗读对话,并判断对话中包含的反意疑问句用声调还是降调,活动内容2要求学生听录音并核对答案。这样的编排既是听说板块内容的延伸,又将语法知识与语音知识有机融合起来,为后面“发现语法结构”板块的教学作好铺垫,从而实现运用反义疑问句进行闲聊(Make small talks)的交际目的,该板块所有活动内容均围绕本单元主题。

3.练习替代运用,缺乏真实语境

部分教师由于受传统语法教学观的影响和应试思维的束缚,习惯于让学生做大量的练习题,缺乏给学生灵活运用语法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真实的语境。例如,有位教师在教动词+ing的用法后,让学生用所给动词的 ing 形式完成下面的短文填空。The Lantern Festival falls on the 15th day of the firstmonth of the lunar year. The most important activity onthis day is enjoying lanterns. Guessing lantern riddlesis also an essential part of this festival. As riddle guess?ing is interesting and full of wisdom, it has become pop?ular up to now. In the old times, the Lantern Festivalwas the only chance for young girls to go out freely,which may be a puzzling thing to you. If you are lucky,you can enjoy the dragon dances and performances ofwalking on stilts without walking sticks.短文中所有的空都是填动词 ing 形式,不需要考虑其它形式,由于学生刚学完这一语法内容,即使他们没有完全理解和掌握所学内容,也可以猜对答案,无法客观评价学习效果。

二、主题语境引领下英语语法学习活动设计案例

(一)教学内容分析

通过解读单元主要输入型文本,可以细分单元话题语境,包括:能描述世界各地的主要传统节日和习俗;能通过对比不同传统节日的文化差异,理解其传递出不同的文化含义。话题语境提供了一条显性的主题线,教师可借助单元的输入型材料,引导学生在真实的情境中运用本课的主题内容和语法项目来解决实际问题。

(二)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应该既包括语言目标,也包括基于主题的教学目标。[6]教师在分析目标语法和单元主题后,明确了该语法项目的学习活动应围绕传统节日与习俗这一主题语境展开。第四单元的主课文是世界各地的成人礼(Reading A:Growing Worldwide),在前两个课时的学习中,学生已经完成该课文的阅读理解和词汇学习。必修一教材的第一单元复习了现在时的四种常见时态、一般过去时和过去进行时,并新授了过去将来时。学生在初中阶段已熟练掌握常见时态的主动语态,对被动语态也有一定程度的涉及。第四单元的语法板块是学习被动语态。根据教材对语法的要求设定,结合我校高一学生的认知能力,笔者将本单元语法课的教学目标设计如下: 1. 在语篇中识别和理解被动语态的形式及其用法。2. 能通过上下文理解被动语态的使用意义。 3. 能恰当地使用一般现在时、现在进行时、现在完成时态和一般过去时的被动语态,描述诞生礼仪。

总结

总之,在以主题意义为引领的语法教学课堂上,学生可以沉浸在主题意义密切相关的语境中,依托不同类型的语篇,在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提高英语学习能力和运用能力。学习活动的设计是否合理有效,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对单元主题的解读能力。教师应基于主题语境设计语法学习活动,力求体现语法知识“形式—意义—用法”三位一体的动态语法观,帮助学生关注单元主题,运用所学的语法知识表达对主题语境的理解和思考。教师还应提供一系列具有综合性、关联性和实践性等特点的英语学习活动,使学生通过融语言、文化、思维为一体的活动学习语言知识,发展语言技能、增强文化意识、提升思维品质,从而实现英语学科的育人功能。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 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2017 版2020 修订)[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20.

[2]章策文 .英语学习活动观的内涵、特点与价值[J].教学与管理,2019(19).

[3]毕少琴 . 基于主题意义探究的高中英语语法教学实践例析J].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中学外语教与学,2020(5).

[4]束定芳,庄智象 . 现代外语教学——理论、实践与方法(修订本)[M]. 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8.

*本文暂不支持打印功能

mon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