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加入书签
初中美术教学策略探究
摘要:初中美术教师应当充分地认识到示范教学的重要价值和意义,设计适合学生且高效的示范教学活动,以此提升美术课程的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提高学生的美术学习能力,最终促进学生美术学科核心素养的形成。基于此,下文将对初中美术教学策略展开深入的探究。
关键词:初中;美术教育;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1 初中美术课堂教学现状分析
1.1 重视程度不够
在初中教育工作开展中,宏观政策并没有将美术学科列为考试科目,只作为学生兴趣素养培养课,这也使得部分学校和教师为了确保学生在考试科目中可以取得优异的成绩,所以在教学中更倾斜考试科目,而对于美术学科的排课率适当减少,这一做法对初中美术教学效率的提升产生了直接影响。针对美术学科,部分学校存在“表演课”现象。何为表演课?即上级领导抽查时临时安排美术课,其余时间用来安排语文、数学、英语等学科。学生对这样的做法抱怨不断,教师的独断专行使得美术学科形同虚设,学生也接收到错误的观念,认为美术学科不重要,长期发展下去初中美术教学质量堪忧。
1.2 教学方法不恰当
对目前初中美术教学情况进行分析,可以发现教学方法不恰当也是教学低效的原因之一。美术课程的教学目标在于对学生的美术素养、审美创造能力以及绘画创造能力等多方面进行培养。然而从初中美术教学现状来看,大多数教师以理论讲解为主,在美术教学活动课上也无法为每一个学生配备绘画工具,只能让学生自行准备一些美术工具。在基础工具匮乏的情况下,教师只能进行枯燥的知识讲解,教学效果自然不理想。
2 初中美术教学策略分析
2.1 贴近学生生活实际,开展体验式教学活动
新课改下的初中美术教学活动开展,教师要想走进学生的内心,使学生对美术知识感兴趣,则需要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引入学生感兴趣的内容开展教学活动,增强学生在美术课堂中的实践体验,这样才能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在初中美术教学中采用生活化教学方法很重要,融入学生熟悉的生活素材,拉近美术与学生的距离。首先,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教师要拓展教学空间。美术教学只局限于课堂是不够的,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走进大自然、走进博物馆,欣赏美术作品,感受美术的魅力。在现场进行美术作品赏析,使学生现场解读美术作品的结构、线条、造型等内容,通过这样的过程学生能够深刻地体验到学习美术知识的用处,有效提高了学生情感体验。初中美术课堂教学中,在讲解概念性的美术知识时,教师要运用贴近学生生活、学生可以理解的方式解读。例如在学习《色彩与生活》这节内容时,为了使学生可以掌握色彩的基本知识,并学会分析色彩关系,教师可以借助生活实例引导学生观察生活中的色彩,感知在生活中色彩发挥的重要作用。在学习色彩搭配和色彩明暗度内容时,为了加深学生的印象,教师可以充分利用教室中的色彩,让学生进行分辨色彩的色相、明度、纯度,哪些是三原色组合后的颜色?哪些是暖色、冷色?通过这种贴合学生生活实际的方式开展教学活动,更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促进课堂教学活动的顺利开展。
2.2 营造师生互动氛围,激励学生主动参与
师生互动,也就是说,通过教师的引导与启发,学生积极主动地与教师展开语言交流,碰撞思维,最终达到对知识的掌握以及能力形成的目的。比如,在“劳动———人类创造力的源泉”一课教学时,教师通过讲述劳动的有关知识导入,并告知学生,“劳动”这一主题成为中外古今画家所表现的一个重要题材,劳动主题不同,题材表现不同,艺术风格与表现方法各式各样,但它们都具有一个共同点,就是利用设计、构图、深入刻画人物形象、渲染环境气氛等艺术手段,使劳动的作品更富有表现力,体现出画家在描述对象时的独特感受。也引发观赏作品的观众产生更多的联想与思索,对画家所创造的艺术形象记忆深刻、难以忘怀。鼓励学生在欣赏作品时将自身产生的感受畅所欲言、交流讨论,实际上也是在锻炼学生表达自我的认识以及理解作品的能力。教师要善于灵活运用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美术知识的整个过程中,从而提高课堂效率。基于课前让学生初步感知教学的主题内容,使学生也做好精心准备,在课堂中享受学习的丰富性与快乐,体验解决问题的愉悦感与成功感。
2.3 激发学生的美术学习兴趣
在初中美术教学过程中,兴趣对于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倾向性有着十分显著的影响,所以教师需要想方设法激发学生的美术学习兴趣,可以利用自身的专业知识与技能将美术课程的艺术美有效地呈现出来。例如向学生介绍一种绘画技法,不要直接讲解理论技巧,也不要简单地进行绘画示范,而是引导学生自行观察,让学生在观察中感受艺术之美,这样学生自然会在美的体验中产生美术学习兴趣,进而有效地优化初中美术教学。另外,在培养学生美术学习兴趣的同时,教师还可以以学生喜闻乐见的内容作为教学载体,联系学生实际生活来进行美术教学。例如教师在对学生进行“多彩的学校生活”这一内容教学时,可直接以与学生紧密相关的校园生活为主题,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4 加强对美术课程总结与考评工作
(1)要对初中生美术学业的完成情况进行总结与评价。对学生是否独立完成美术主题创作、熟练掌握基本绘画操作要领、写生作品是否符合主题等,作为对学生美术学习的考验标准。以激励的方式来增进学生对美术绘画的兴趣爱好以及参与关注度。(2)需要针对教师的教务工作进行评价总结。其重点在于美术教学计划、措施的执行,是否符合以学生为中心,提升其美术核心素养的实践总目标;美术教学方案是否具备实践性与可行性;教师语言表述与操作展示,能否被学生所采纳。以此作为教师开展美术教学工作的总结与审核参照依据。
3 结束语
综上所述,美术作为初中教育阶段的学科之一,要引起学校、教师和家长的高度重视。作为美术教师在新课改理念的指导下,要积极创新课堂教学活动,提高美术课堂教学效率,突出美术课堂的美育特征,使学生真正喜欢上美术,发挥美术学科在初中教育阶段的价值。
参考文献
[1]金杉.初中美术教学中学生审美能力培养的思考与实践[J].美术教育研究,2021(23):162-163.
[2]罗兆嘉.初中美术教学如何与思政元素有效结合[J].试题与研究,2021(36):39-40.
[3]洪娜.让美在课堂中绽放——新课改下初中美术教学中的审美教育[J].漫画月刊,2021(35):32-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