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加入书签
添加成功
收藏成功
分享

提升学生阅读素养的高中语文教学策略研究

少年科普报(科教论坛)
福建省同安第一中学

摘要:在新课程改革不断深化的今天,诸多关于阅读教学方面的理念和改革措施逐渐得到高中语文教师的关注和研究,这些思路和举措对学生的思维拓展、技能整合、能力强化所起的作用也逐渐显现。基于这一基本认识,笔者将结合个人教学经验和有关研究,围绕“提升学生阅读素养的高中语文教学策略研究”这一主题,提出一些方法和建议,希望能给同行带来些许帮助。

关键词:高中语文;阅读素养;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引言

高中语文是一门综合性较强的素质培养性学科,对于学生的语言知识积累、信息处理、思维优化和高维情怀形成都有着不可取代的重要意义。在过去一段时间里,很多高中语文教师在课程的核心模块——阅读模块的教学处理上没有树立科学的意识,过度强调对所谓“模板”的套用,导致学生阅读思维僵化,这种情况非常不利于学生课程综合素养的提高。因此,高中语文教师必须充分重视阅读教学中的学生思维拓展、语言参与和多维思考发展,依托一体化模式制定、实施新的工作策略,以期实现教学成果的实质性完善。具体做法有:

一、实现对阅读篇目内容的有机延伸

(一)落实阅读篇目文体的延伸拓展

进入高中之后,语文课程教学的内容发生了很大变化。不但知识容量增大,而且知识点之间的联系更加多样、复杂。就现阶段的普遍情况看,高中生所能接触到的阅读篇目虽然在种类上有了极大的丰富,但是由于前端学习习惯的影响,很多高中生的阅读思维还残留着大量的“记叙主义”色彩。这种思维的存在确实会对学生应付相应模式的阅读考试起到一定的积极作用,但是从长远来看,却容易使学生陷入阅读思维瓶颈,不利于学生多元阅读素养的形成。所以,高中语文教师要在保证记叙文阅读训练质量的基础上,加大其他文体篇目的阅读训练比重,以此来实现学生阅读能力和意识的多元强化和延伸。

例如:对于说明文《宇宙的边疆》的关联阅读训练,教师可以把《天海之垠》《从神秘信号中探求宇宙的边界》以及《宇宙究竟有多大》等同样以“宇宙的大小”为主要说明对象的说明文引入到课堂中,帮助学生在阅读和练习的基础上通过对大量具体素材的品读,深度体会说明文在组织框架和写作手法上的“结构分明”、“语言严谨”、“手法类型区分明显”等特征,同时引导学生从说明对象的捕捉和说明技法拆解的角度,完成对说明性材料结构的高效解剖。

(二)落实阅读篇目主题的延伸拓展

课程改革在不断向前推进,高中生能够接触到的语文篇目种类越来越丰富,但必须清楚看到,这种“丰富”,大多仍是围绕一些固有的主题而存在的,“青春梦想”、“人间情感”以及“岁月回忆”等依然占据着“半壁江山”,这同样也会让学生的阅读思路和素养提升渠道受到一定的局限。对此,高中语文教师应当在延伸阅读篇目文体的同时,在篇目的主题选择上做出更大范围的拓展,从这一角度出发,进一步扩充学生的阅读经验和技能储备。

例如在对《荷塘月色》以及《故都的秋》这种彰显“情景交融”色彩的散文进行关联阅读教学时,教师可以围绕“融情于景”这个核心技法,选择一些体现各个方面主题的抒情性文章供学生做阅读思考,如《斯堪的纳维亚的落日》等表现“面对挫折之勇敢”的微小说,《雪原之忆》等体现家国情怀的散文诗,或者《谷地与圣城》等彰显“坚守理想”主题的微剧本,等等。

二、实现对学生阅读思维的高维提升

(一)从内容角度入手,依托单元整体阅读提升学生思维

高中生的阅读训练,大多要在课内篇目的教学之后进行,同时其所接触到的材料在内容、主题上和课文也有着很强的对应关系。从这个角度上看,高中语文阅读训练中的材料与课文具有一定的关联性。根据这一事实,高中语文教师可以根据课本中每个单元在内容方面的主题,选择对应的阅读材料做整合讲解,将这些文章在词句选择、技法应用和框架构建等方面的共同点详细拆分出来,帮助学生在处理材料的内容性问题时能够更得心应手,并在另一侧面引导学生掌握处理对应文章内容的写作脉络和情节安排的手法。

比如必修下第二单元中所收录的剧本,节选部分都有较多的人物对话,所以教师在选择关联阅读材料时,可侧重于那些通过对话来刻画人物性格、推动故事情节发展的篇目。在具体指导阅读的过程中,教师不妨先将这个单元中各篇课文以及关联材料中最能体现出人物性格特点和内心情绪变化的对话整合到一起,通过结对梳理的方法引导学生找到这些文句在材料中存在的位置,并说一说它们的分布格局和对材料本身表达效果的影响,促使学生借助综合化的思维认识到同类文章的常规写作脉络。

(二)从结构角度入手,依托思维导图工具提升学生思维

在单元整体阅读教学的引导下,学生基本上掌握了对材料进行内容层面的综合梳理和认知的方法,但仍然无法在真正意义上实现对材料结构框架的精准拆分和清晰梳理。为了更好地帮助学生强化这一方面的能力,教师可以将在不同内容分布的、结构上具有典型代表性的材料当作基础模块,构建起一幅思维导图的框架,在每个模块周围列出对应内容、分布结构的常规类型和设计思路作为子模块,还可在子模块之间加入一些考查例题作为“引线”,用这种方式来帮助学生构建起一幅具有结构划分效果和技法体现效果的思维导图,以此作为学生日后开展文章框架快速提炼的核心工具。

例如:对于必修上第一单元等有着较强的情节叙述性的小说单元,教师可以选择一些微小说类型的篇目作为构建导图的模块,引导学生利用“描写”、“情感”和“修辞”等技法要点以及这些要点的常见应用方式、方向作为二次模块体现到导图中,同时明确提出叙述篇目中的常规结构搭配原则,即“三铺垫、五交代、二抒发”原则。

三、实现对学生语言表达活动的参与性组织

阅读是一种信息摄入和处理的过程,这其实和平常的口语交际有着本质上的相同点。因此可以说,通过口语交际活动的参与性组织,教师可以让学生在口头表达的活跃氛围影响下同步实现阅读思维和技法的成熟、丰富。高中语文教师要牢牢把握这一层关系,在开展阅读教学的过程中有意识地留下一些问题,安排学生以小组合作的方式去开展自主思考和探究,一起讨论、整理出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法;或者结合材料中所出现的观点性内容,发动学生以口语的形式阐述个人见解、评价他人看法。通过这种模式,学生的既有学习资源将得到充分的开发和利用,彼此之间的阅读经验和思维灵感也将得到高效交换,还能让学生在好胜心和表现欲的“加持”下取得更为可观的学习与训练效果。

比如,在教学《老人与海》时,教师不妨围绕课文题目中“毅力”二字,提出“毅力的价值取决于人所坚持的事”和“毅力的价值来自于这种品质本身”这两个截然相反的观点,引导学生分成若干小组,选择自己支持的观点进行讨论、列出相对应的论据。如果学生的条件比较好的话,教师可以在下一堂课组织一场小型的辩论赛,发动学生围绕这两个观点展开辩论,让他们在辩论中锻炼自己的思维整合和阐述观点的能力。

四、实现对阅读教学的趣味向改造

(一)依托阅读游戏,优化学生阅读体验感

高中生尽管临近或者已经成年,但他们仍然对游戏有着未泯的“童心”,更容易在游戏活动中表现出灵活的思维和强大的领悟能力。高中语文教师可充分利用学生的这一特点,在开展阅读训练的同时,根据学生的能力、意愿以及具体的训练方向和目标,设计、组织一些富有参与感和趣味性的游戏活动,让学生能够在享受游戏带来的轻松、刺激的同时,自然而然地达成强化能力的目标,同时也让学生更好地感受到语文阅读训练的乐趣,进而促成学生多元阅读能力的增强。

例如,为了让学生能够读得更快、更准,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开展一场“速读比赛”活动:教师事先准备一些篇幅较长的叙述性文章,选择其中的某些词汇或者运用了某种修辞手法的句子作为目标,然后利用电子白板等设备,以一定的速度在学生面前做快速展示,最后询问学生,目标词语或者句子一共出现过几回。当同学们大多可以给出正确回答时,教师就可以试着加快材料的展示速度来增大游戏的难度,让学生阅读信息的速度和精准提炼的能力大大提高。

(二)依托多元阅读优化学生阅读体验感

并不是只有“白纸黑字”写下来的文句才是阅读的对象,所有具有信息含义的材料都可被当作阅读训练的素材加以利用。基于这一基本认知,高中语文教师要在继续优化书面阅读训练的同时,凭借其他多种形式的材料和信息呈现模式来组织进行阅读训练,使学生能够接触到诸如图表、图像、音频乃至视频等形式的信息材料,一方面能够使学生在多种模式的训练中拥有更为新鲜、有趣的主观体验,另一方面也可以让学生在这种主观体验的作用下焕发出更强的行动力和进取心。

比如,教师可以选择《阿Q正传》《威尼斯商人》《漂亮朋友》等根据中外名著翻拍而成的电影或是其中的经典选段,以及《白桦林》《故乡》《守望遥远的家》等叙述性较强的歌曲,甚至是一些颇具画面表现力和内容呈现感的画作来当作阅读训练的素材,组织学生在欣赏这些作品的同时思考其中的人物形象、故事情节、场景氛围等要素,并在欣赏结束后组织学生进行讨论、发表看法,最后鼓励学生写下一则简短的感言。

结束语

阅读并不是对文字信息的单纯摄入和复刻性记忆,而是通过文字材料深入思考其中的情感并实现外在思维和自我意识、情怀之间的有机与深入融和。高中语文教师要从根本上认识并大力践行这一正确认知,在阅读教学过程中牢牢把握“延伸”、“参与”和“反思”的核心要点,引导学生通过延伸阅读内容、优化思维建构、组织交际活动以及完善趣味体验等路径,实现个人综合阅读素养的整体提升,帮助学生真正掌握正确的阅读方法,形成浓厚的阅读兴趣,从而为他们之后进一步地阅读、学习和课程核心素养的提升提供有力的保障。

参考文献

[1]范小玲.基于学生核心素养培养的高中语文阅读教学策略研究[J].考试周刊,2021(43):21-22.

[2]嵇云霞.基于学生核心素养培养的高中语文阅读教学策略研究[J].语文知识,2017(21):28-30.

[3]章日晴. 关于提升学生阅读素养的高中语文教学策略研究[J]. 中学生作文指导, 2021(7):1.

*本文暂不支持打印功能

mon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