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加入书签
添加成功
收藏成功
分享

初中数学个性化作业设计策略

少年科普报(科教论坛)
泸师附小习之学校

摘要:2021年7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面对“双减”政策的要求,如何做到以学生为根本,科学布置作业,切实减轻学生作业负担,提高初中数学作业的有效性,成为广大一线教师面临的新课题。教师要培养学生良好的作业习惯,不仅要提高作业设计质量,突出重点,还要及时批改讲评,以增强学生的自信心,从而提高初中数学作业的有效性。

关键词:课堂教学;初中数学作业;有效性;趣味性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前言

就数学学科的教学而言,作业是其教学中的一项重要任务,尤其是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由于该阶段数学教学的知识点比较多,教学任务非常繁重,设计个性化的数学作业,提升作业布置的有效性,对于获得好的教学成效而言非常重要.数学作业是数学教学中的重要环节,是对学生知识内化与巩固的重要手段,也是教师了解学情、调整教学策略的重要依据.但是,部分教师受传统教学观念的影响,灌输与输入式教学挤占了学生自主学习与独立作业时间,而且作业布置缺乏趣味性,学对作业处于应付状态,阻碍了数学综合能力的提高与整体发展。

一、作业设计要生活化

如果作业脱离了学生的生活,也就难调动学生的生活体验,数学作业给学生的感觉就是抽象难懂,无从下手.而生活化的作业更直观,学生理解起来更容易,并且易于引发学生共鸣,加深学生的体验,还可以促使学生的知识学习与生活结合起来,使学生学习到的知识不仅处于理论层面,还能够结合生活进行理解,在生活中应用.譬如,学习“相似三角形”这一内容时,为了巩固相似三角形的概念及相关定理,教师让学生观察生活中的相似三角形,说说相似三角形在生活中的应用.并且让学生动手操作,制作固定相似比的三角形.作业与生活相结合,使抽象的知识直观化,使学生在动手中思考与运用,降低了学生的理解难度.学生在作业中可以积极地动脑思考,提高数学思维能力.

二、作业设计富有趣味性

兴趣是挖掘学生学习潜力的重要因素.在数学作业的个性化设计中,要利用趣味性作业来提高学生完成作业的积极性,要选择利用学生感兴趣的题目.如在学习平面直角坐标系时,教师可以在作业中把学生在教室中的座位结合起来,让学生明确自己在教室中的位置,跟直角坐标系进行类比,激发学生作业兴趣,使学生主动思考与探究,提高作业效率.

三、作业设计要具有探究性

探究性作业可以促使学生更深入的思考,有助于学生创新思维的形成与发展.因此,教师要注重设计具有探究性的作业,以激活学生数学思维,激励学生探索,经历知识形成过程,提高数学核心素养.如在学习了数据收集与整理的相关知识时,教师让学生到超市做塑料袋使用情况的调查,学生运用相关统计知识进行计算,写调查报告,既使学生学以致用,又提高环保意识,促进了学生的全面发展.

四、作业设计要具有综合性

所谓作业设计的综合性,就是设计知识综合性训练的作业.实践证明,学生具有综合性的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与会得以相应提高.综合性作业是在单元教学结束或者期末,引领学生对知识进行归纳与总结.在综合性作业中,学生可以更好的理解知识间的逻辑关系,建构知识系统.如在单元知识的总结中,教师可以利用课堂时间对知识进行梳理与总结,再给学生布置课外综合性作业.可以让学生以手抄报的形式,对相关知识点进行梳理与归纳,促进学生对知识的巩固与内化.学生制作的数学手抄报风格不同,也展现了学生的个性化思维.在综合性作业中,学生需要运用已有的知识储备,发现自身学习过程中的知识欠缺,进行查漏补缺,提高自我反思与自主学习能力.

五、作业设计要具有层次性

初中数学作业不能千篇一律,不能采取“一刀切”的形式布置给不同层次学生.因为班级学生的学习水平与能力千差万别,不可能都适应于统一的作业形式.因此,教师在作业设计中要充分考虑到学生的个性差异,不同层次的学生完成不同层次的作业,这样,学生的学习才能整体推进,避免中下层次学生失去完成作业的兴趣.这就需要教师对班级的学生进行分类,通常分为上中下三个层次,要对这个三层的学生建档管理,在作业布置时设计中下三个层次的作业.对于优秀学生,可以设计难度较大的拔高式作业,以促进其思维的进一步发展,对于中层学生设计难度中等的作业,让中层学生通过动脑与努力思考可以顺利完成作业.对于处于下层的学困生来说,就要从基础入手,作业通常体现数学基础知识,从基础的数学概念、定义、定理入手,适当增加具有一定难度的题目,让学生学生发挥自身潜力,经过努力能够得到正确结果,以增强学困生的学习信心,逐渐使其对数学作业产生兴趣,养成按时上交作业的好习惯.在作业设计中,教师可以指定必做题与选做题,这样中下层学生在做完必做题时,可以对选做题进行尝试,挑战自我.这样学生的作业会更有弹性,更好地释放各层次学生的潜能.

六、作业设计要开放化

初中阶段的数学教学,各部分知识之间是存在紧密联系的,因此数学问题大多具有多种解法,为了达到发散思维、培养创造力的目的,有必要为学生设计开放化的作业.例如,在“二元一次方程组”内容学习完成后,可以设计“鸡兔同笼”的作业,“鸡和兔同一个笼子,一共有35个头,脚有94只,请问有几只鸡几只兔?大家能够给出几种解法?”通过不同方法的比较,学生们会感受到利用这些方法解题远比二元一次方程组解题来的更加快速,因为方程组解题运算上非常麻烦,而且极易算错,不仅占用了学生们的宝贵时间,而且利用不同方式解题,探究不同的解题方法,可以找到很多更好的解题方法,这一过程不仅发散了学生的思维,同时也提升了他们的学习能力,培养了创新意识.

七、突出重点,控制难度,有梯度,适量精练

初中数学作业设计要坚持以学生为本,要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学习规律,体现素质教育导向,着眼学生身心健康成长,以切实减轻学生的作业负担,提高数学教学质量。每项作业都有其训练目的,有掌握知识、训练技能的,有概念理解的,有领悟思想方法的,有优化认知结构的,有能力培养和思维训练的。因此,教师在布置作业时要突出重点,合理调控作业结构,杜绝重复性、惩罚性作业,避免“题海战术”,要循序渐进,做到有梯度、有弹性、适量精练。例如,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教师可以设计A、B型作业, A型题为必做题,即基础题, B型题为提高题,即选做题。这样既可以增强学生的数学学习自信心,也有助于学生之间合理有序地进行竞争。

八、加强“规矩”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的作业习惯

教师要指导学生正确对待作业,要求学生认真做作业,及时交送和交流展示作业,课后及时了解作业信息,自觉独立完成作业,不抄袭或依赖他人,规范书写。同时,教师要指导学生先复习再完成作业,做到及时巩固,保存好数学作业和检测试卷,认真归类整理错题集,并学会向“作业中的错误学习”,以便查漏补缺。比如,学生可以先将作业或试卷中的错误问题归类:一是“遗憾之错”,一般是审题不清,或抄写失误,或表达出错等;二是“是非之错”,一般是知识记忆不准确,理解不透彻,或应用不自如;三是“无为之错”,一般是指因为不懂、不会而没有做的作业。之后,学生可以根据不同的问题向教师或同学请教,有针对性地消灭错误、弥补缺漏。总之,教师应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作业管理习惯,使学生明白,认真完成数学作业既是自己的学习义务,也是自我提升的必然选择,进而增强学生的责任感。当然,初中数学作业的完成情况与家长的配合、监督及学生的自觉自律息息相关,因而,在“双减”政策背景下,教师多争取家长的理解、支持与配合也是很重要的。

结语

总之,个性化初中数学作业设计,有助于激发出学生对完成数学作业的兴趣,有助于激发起在作业创新方面的灵感,同时可以帮助其牢牢掌握相关知识点内容,更好的提升其数学核心素养.所以,在初中数学作业设计中应该注重“个性化”,使数学作业更有趣、有效,从而进一步提升学生作业练习的效率和质量.

参考文献

[1]凌燕萍.高中数学作业个性化分层设计的实践研究[D].上海:上海师范大学,2019.

[2]罗淬.初中数学练习、作业分层设计的实施[J].科教导刊(上旬刊),2013(7):101-129.

*本文暂不支持打印功能

mon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