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加入书签
添加成功
收藏成功
分享

“双减”政策下小学体育校本课程开发研究

张义伟   
少年科普报(科教论坛)
湖北省襄阳市襄州区黄龙镇中心小学

摘要:小学阶段的学生天真活泼、自由好动,对体育课程的多元化、个性化有着强烈的需求,而增添地方校本课程能够有效满足学生这一个性化的需求。尤其是在“双减”背景下,地方政府和学校应当加快小学体育校本课程的开发,为学生提供具有特色的高质量体育课程。基于此,本篇文章对“双减”政策下小学体育校本课程开发进行研究,以供参考。

关键词:“双减”政策下;小学体育;校本课程开发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引言

基于新课程标准发展背景进行全面化分析发现,当前阶段重点教育发展目标在于全面培养学生核心素质修养,帮助学生在综合性学习模式中完成多项学习发展目标。基础性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设计已经不再适用于当前阶段学生的实际身心发展特点背景。为了全面推动实现学生核心素养发展目标,教师可以在现有教学模式基础上设计更加深入、全面的教学方案以及校本课程,以此帮助学生构建科学性的教学策略,促进提高教学效率及质量,推动实现综合教育发展目标。

一、小学体育教学的意义

随着全国素质教育的不断践行,体育教学作为改善学生身体素质和心理健康的课程之一,在小学教育阶段中对落实素质教育有一定的作用。小学阶段是学生发展和成长的重要阶段,而小学生作为祖国事业未来的接班人,对其开展体育教学具有重大的意义,主要包括以下几点。其一,小学阶段是学生学习知识和身体成长的最佳时期,小学阶段的体育教学不仅能够帮助学生锻炼身体、增强体魄,更能帮助学生养成良好且健康的生活习惯。其二,在小学体育教学过程中,通过开展体育比赛、体育游戏,能够让学生全面参与其中,并体会失败和成功经历,以此让学生在之后的体育活动中更加主动和积极地投入其中,通过此能够帮助学生树立竞赛观念,从而增强其心理素质。

二、小学体育教学问题分析

当前小学体育教学存在的问题是多方面的。思想层面,体育教学未得到足够的重视,没有形成完善的体育教学评价体系。软件方面,有些体育教师并非专业的体育院校毕业,而是文化课老师“客串”,缺乏专业的体育知识和体育技巧;即使一些科班出身的体育教师,也缺乏实际的教学经验,无法将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硬件方面,由于经费有限等诸多原因,一些学校体育设施和器材不完善,使得小学体育教师不能顺利开展教学活动。如个别学校只有田径场,并没有配备篮球架、乒乓球台和足球门等。在这样的简陋环境下,教师并不能组织多种多样的体育活动,只能让学生跑跑圈或者在操场上做一些小游戏,无法学到真正的体育技能。此外,由于以往教师大多采用“放养式”体育教学方式,小学生不能准确分辨“玩耍”和“体育锻炼”之间的区别,导致学生上体育课自律性差,过于放纵,从而极大地影响了教学质量。

三、“双减”政策下小学体育校本课程开发研究

(一)加强保障建设

首先,加强资金投入。当前体育课程的教学开展、课程开发、项目的展开等等都需要足够的财力支持,而经费主要来源于当地政府和教育部门的拨款,因此,政府应当加大这一财政的支持力度,确保小学体育校本课程的开发得以有序推进。其次,任何学校体育教学活动的开展都离不开包括体育器材、体育场地等物质资源的支持,因此,小学的领导者应当充分认识到小学体育教学以及体育设备的重要性,加大在此方面的投入力度,增加设备数量,提高设备性能,满足学生的体育需求。

(二)加强队伍建设

首先,提高教师的课程开发意识和能力。教师应当认识到体育校本课程开发的重要性,不断提升自我、完善自我,开发出符合学生发展现实的体育校本课程,并在推行的过程中不断总结经验,对校本课程进行优化调整,推进校本课程的发展。其次,积极借助外来力量。教师的能力有限,仅靠教师自身的力量无法有效提高课程开发的质量,因此,应当加快同多方的交流与合作,一方面政府应当制定相关政策和指导方针来加强对地方体育校本课程开发的积极作用,推动校本课程的健康发展;另一方面学校应当加强同行业专家的交流与合作,邀请其参与体育课程的建设,提高课程开发建设的科学性和专业性。同时,还可以加强同家长、学生等多方的交流与合作,集思广益,为学校体育校本课程的开发提供有力的借鉴和帮助。

(三)通过校本课程开发,促进实现针对性教育目标

当前阶段学生的生活背景和学习能力存在一定的差异性特点,在具体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擅长利用针对性教学方案的运用结合学生基础能力完善教学策略,保证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符合学生的基础水平,全面提高学生体育学习能力。在校本课程开发辅助作用下,可以突出体现针对性教育发展目标,结合学生具体情况完善设计教学方案,从而提升教学效果,突出校本课程开发的必要性和可行性特点。例如,在小学“足球”教学过程中,其中脚内踢球和接球是教学重点。为了帮助学生熟练掌握踢、接球的重点动作要领,并全面培养学生主动参与体育学习的兴趣及刻苦锻炼的良好意识品质,可以通过校本课程开发和设计的方式将针对性教学目标渗透其中,结合学生具体学习情况完善设计教学方案。通过校本课程的开发和运用,可以帮助学生进一步掌握本课重点技能提升目标,同时可以在自身基础水平之上进行学习,实现综合性发展目的。

结束语

综上所述,中小学体育教学工作在双减的发展模式推动作用下,教学方案和教学内容逐渐丰富化。构建科学性的校本课程方案是促进全面提升体育教学效率,发展学生综合体育学习效果的关键基础。完善校本课程开发和教学工作具有较强的必要性和可行性,是推动实现发展学生核心素养目标的有效方式。

参考文献

[1]黄萦姣.小学体育校本课程的开发与有效应用[J].冰雪体育创新研究,2020(23):75-76.

[2]张卉.开放性小学体育校本课程开发的理论与实践研究[J].中国新通信,2020,22(15):208.

[3]宋凯.小学体育校本课程开发与应用研究[J].课程教育研究,2020(13):224-225.

*本文暂不支持打印功能

mon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