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加入书签
思维导图在高中化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摘要:在教育改革背景下,高中化学教师要重新探索有效的课堂教学策略。在实践中,教师可以在课堂上引入思维导图,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学习难点和重点,从而更好的优化知识系统。这种思维导图模式既能帮助学生建立起一个清晰的知识网,又能帮助学生找到相关的知识点,从而提高学习的效率。所以在高中这个打基础的学习阶段,利用思维导图提升高中化学课堂教学有效性就十分必要了。同时,思维导图学习法不只是着眼于当前的化学学习,还能让他们在未来的化学学习中更加轻松。
关键词:高中化学;思维导图;应用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前言
在新课标背景下,探索有效的化学教学手段,实现化学课堂教学的高效化是当前高中化学教学的首要目标。同时,高中是学生化学学习的关键时期,面对当前的教育改革形势,教师更要采取高效的方法进行化学教学。在此时,学生已经拥有了基本的化学学习能力,找到了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而思维导图能够将化学学习结构进行优化,利用学生的学习能力提升化学学习效率。基于此,本文从思维导图的基本概念入手,分析思维导图在高中化学教学中的运用意义,并提出相关优化对策。
一、思维导图在高中化学课堂中的重要意义
在新课程改革的影响之下,对高中化学教育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不只要求发展学生的基本化学能力,还要创新教学模式,提升化学实践和应用探究能力。如果学生没有掌握良好的化学学习方法,拥有高效的课堂化学教学,化学教学目标都将是纸上谈兵。而在高中化学教学中运用思维导图方式,不仅能够优化学生的学习步骤,还能让教师的教学更加合理清晰,这样的规律的“教”与“学”之下,学生的化学学习效率才能得到提升,化学核心素养才能得到发展[2]。同时,在化学课堂上使用思维导图,不仅让学生的化学学习结构、科学探究能力得到优化提升,还能促进学生自学能力的提升,让学生的化学学习更加有效[1]。
二、思维导图在高中化学教学中的运用策略
(一)通过层层深入的化学问答思维导图,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
有效问题的设置和运用直接影响着教师的教学取向、学生思考的深度,所以在问答思维导图的设置过程中,应该进行层层深入的提问。第一层可以划分成“是什么”的问题,重在引发学生的初步思考;第二层则要进行“为什么”提问,要引导学生描述问题本质,并且理解问题背后的原理;第三是分析问题的“怎么做”与“有何不同”,通过引导学生的思维活动,探索问题原理的拓展迁移情况,帮助学生进行划归和整合,扩大思考的层次。在化学教学中,老师首先要做的就是向学生提问,激发他们的思维和探究能力。以层层深入的问答思维导图模式,提升学生的化学学习兴趣[2]。
例如,在必修一第三章学习“金属及其化合物”时,提问“金属化合物是什么?”“金属化合物在生活中有哪些运用?”等等。这类层层深入的问答思维导图背后,是学生思维活动的顺利进行,思绪迸发非常有利于学生化学知识的延伸。
(二)应用思维导图,引导学生合作学习
当前教育改革背景下的高中化学教学应该是一个由浅入深,逐渐循序渐进的过程。这时教师就可以运用思维导图,引发学生对教学话题发表讨论,各抒己见,提升课堂活跃度[3]。
例如,教师还可以安排一些课外小组实验实践活动。比如在学习“碱”的知识后,让学生合作自制树叶书签,引导学生将理论知识转变成实际的应用,学生可以自己去发现问题,去设计实验,去进行创新。通过分工,进行实验用具的准备,实验步骤的逐条安排。学生在进行相关“碱”的化学知识思维导图完善时,进行合作探究,运用思维导图促进了化学思维能力和化学实际应用能力的提升。通过这种把知识内容以生动的场景呈现给学生的思维导图方式,让学生具体了解知识形成的逻辑和过程,亲身体验化学知识的体现和延伸,并置身其中感受化学研究的魅力,增加其情感体验,增加其思维的深度。
(三)应用思维导图,帮助学生加深记忆
高中化学教学过程中,记忆力是十分重要的影响因素。化学作为一个理性化的实验探究类学科,面对众多的化学概念学习知识,学生的记忆力可以引导学生进行良好的学习结构优化,旁征博引,促进化学思维知识网络的不断发展。
例如,在帮助学习加深“有机化学”相关的知识记忆时,教师可以利用思维导图,从烃到烃的衍生物(卤代烃—醇—醛—酸—酯)完善思维导图的各个阶段。此外,还可以利用有机物的分类表进行整理和归纳,在各个环节加上具有代表性的有机化学反应,如取代反应、消去反应、加成反应、缩聚反应等,帮助学生深刻的理解知识的层次。另外,学生的记忆力是需要不断的进行巩固和发展的,要通过不断的记忆联系和思维导图进行联想。所以教师还要鼓励学生在记忆知识点时进行思维导图形式练习,不断地进行思维训练,加深各个化学概念之间的联系。这样才能让思维导图在化学学习和记忆练习中发挥作用。
(四)用思维导图优化知识结构
学生在进行高中化学学习时,面对着复杂多样且陌生的知识点,往往会变得没有头绪。教师在此时就可以运用思维导图的形式,让高中化学知识结构更加清晰,增加了其可视化程度。让学生将复杂的知识系统条理化,促进学生在每个环节的知识细化。帮助学生串联知识点,进行知识的整合对比,促进前后知识点的良好衔接[4]。
就以金属的通性例如导电性、导热性、金属光泽、延展性,以生活中的一些应用为例,里面涉及的各个知识点之间处在分裂又和谐的统一中。此时教师就可以根据金属冶炼的热分解法、热还原法、电解法进行举例强调,对于金属活动性顺序表进行相应的探讨,让学生在脑海中产生准确的定位,才能促进学生的化学学科知识积累和发展,才能有效的培养核心素养。
结语
总之,发掘有效的高中化学课堂教学策略是当前教育改革背景下的必然趋势。高中化学教师应该为了建立有效课堂不断努力探索,利用思维导图促进教学优化的这种方式,为他们塑造广阔的逻辑思维能力平台,激发学生的化学学习热情。通过高效的化学思维导图运用课堂,最终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和化学学科核心素养,保证他们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翁孝芳. 思维导图在高中化学教学中的应用探究[J]. 数理化解题研究, 2021(12):2.
[2]张玲. 思维导图在高中化学教学中的应用探析[J]. 新课程研究, 2021, 000(017):P.119-120.
[3]吴小娟. 思维导图在高中化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 启迪, 2021(17):2.
[4]肖秀杰. 思维导图在高中化学教学设计中的应用[J]. 信息周刊, 20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