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加入书签
添加成功
收藏成功
分享

小学“特殊学生”心理健康预警与干预机制探析

启迪·中旬刊
广州市从化区江埔街联星小学,广东 广州 510000

摘要:社会发展过程中,难免有些家庭会发生变故,导致校园中出现一部分“特殊学生”,受原生家庭影响,他们的心理存在着不同程度的问题。因此,建立小学“特殊学生”心理健康预警和干预机制至关重要,根据“特殊学生”的家庭条件和特殊类型进行分析,总结出导致他们与普通学生不同之处,并进行剖析总结。本文从小学“特殊学生”心理健康预警和干预机制探索的角度出发,提出问题并给出解决方案。

关键词:小学“特殊学生”;心理健康;预警与干预;机制探索

引言

近年来,学生心理危机事件层出不穷,对学校、家庭甚至自身都产生了一些负面影响,引发了社会动荡,教育部门已积极为学生提供特殊服务,帮助学生建立心理健康领域的预警和干预机制,避免学生再发生该类问题。作为教师,不仅要向学生提供重要的理论知识,不断提高他们的技能,还要重视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只有学生学会调整自己的内在品质,他们才能健康成长。

一、心理危机存在极大安全问题

当人们接触到强大的刺激器,无法相信自己有能力应对时,他的身体和精神都将处于崩溃的边缘。这样的情绪障碍会影响他的情绪、意识,甚至做出极端行为,如自残、自杀和其他伤害。尤其是对于学生而言,他们大部分处于集群生活中。心理危机对自身和其他人的负面影响是显而易见的,如果较为严重的话,对学生自身成长、家庭、学校和社会都将会造成巨大的损失和影响。心理危机具有突发性和多变性,一旦学生出现了心理危机,那么他的一些行为和言语都将会变得危险,并且他自己也不知道该如何去控制。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一定要多多关注学生心理状态,一旦察觉到学生存在具有心理危机的可能,要及时上报学校,不可隐瞒,不可随意做出不妥当的处理方式,让学生受到刺激,造成不好的结局。

二、引发“特殊学生”心理危机的诱因

(一)自主学习易生问题

小学生正处于重要的发展阶段,有些“特殊学生”的学习成绩并不理想,他们需要不断提升自己才能取得更高的成绩。在这些特殊学生中,有些人有强烈的欲望和意志,但学生是很难在短时间内提高自己的成绩,达到自己理想结果的。这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他们的学习压力。随着时间的推移,如果学生没有更好的方法来适应现阶段的学习进度,无法完成自我调节,那么他们就很容易出现心理问题。

(二)人际关系易生困扰

小学生阶段的孩子形成了要建立人际关系和养成生活方式的重要概念。他们开始尝试向世界表达自己,也希望能够得到他人的理解,与他人建立友好的社会关系。但是作为“特殊学生”的他们,在原生家庭的影响下,他们往往不太自信,且不善于表达、沟通,多次社交失败后,就会磨灭掉他们的信心,让他们陷进混乱的人际关系中。久而久之的精神内耗,他们会出现不同程度的心理健康问题。

(三)原生家庭遗留不可磨灭的影响

“特殊学生”的原生家庭要么离异,要么是留守儿童,不然就是单亲家庭,在这样的家庭下成长的他们,或多或少会缺失一部分的爱。作为离异家庭的学生,他们可能从小就失去对婚姻的信心,甚至觉得自己的出生是失败婚姻的恶果,对自己进行自我打压;作为留守儿童的问题学生,常年见不到父母,缺乏父母的管教和关爱,很容易心理上不自信甚至形成叛逆心理,缺乏基本的素养;单亲家庭由于缺乏父母一方的照顾,在人性品格中缺失了一部分,有的单亲还会将自己的痛苦强加在孩子上,让学生小小年纪背负不该背负的责任……原生家庭所遗留的影响是很难改变的,因此,校方和教师应该重视起来,做好“特殊学生”的心理健康预警和干预工作。

三、科学构建预防性的心理干预机制

(一)创建和改进预警文件,密切关注学生动态

为了完善预警机制和进行心理健康干预,教师可以为有心理问题的特殊学生创建档案。根据实际情况,精神问题很可能会遗传给后代,并不定期在某个时间发生。因此,教师必须准备一份包含家庭数据的文件,在尊重学生的同时进行家庭成员病史的详细记录。并且,教师应密切观察这些学生,时刻关注他们的日常行为,但不能被学生察觉,以避免对学生的情绪造成影响。作为一名教师,还必须关注特殊学生的真实情况,并对此负责。例如,一些学生患有抑郁症、经常会感到压力和焦虑,教师应该及时开导学生,给予正确建议,教导学生如何去进行自我调节,做好情绪的主人。

(二)组织心理健康教育课程

在建立研究特殊学生心理健康预警与干预机制时,可以通过讲座、心理咨询、宣传册、师生沟通等形式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帮助学生学习心理学的基本理论知识,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教师应根据特殊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教育内容,并且将心理课纳入正式教育课程中,校方尽力配备优秀的心理教师,创设氛围良好的心理课堂。

例如,大众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小学五年级第二册丰子恺先生所作的《汉语手指》引起了人们对儿童生活的极大兴趣。教师应教学生仔细阅读,让他们进行认真思考和研究,最后将该漫画所蕴含的教育意义告诉学生,从而增加课堂的趣味性和高效性。

(三)加强资源建设并进行优化整合

要想建立对小学特殊学生心理健康的早期预警和干预机制,教育部门必须学会整合利用校内外资源。作为教师,须尽力学习相关的心理健康知识,做好教育引导学生建立良好心理状态的定向工作。同时学校必须合理利用校外心理医疗资源,做好对特殊学生心理危机的医疗干预工作。学校和家庭必须多沟通,学校多与家长通电话,了解特殊学生的情况,保障家庭了解和参与子女教育的权利,也充分利用家庭的力量,家校联合共同预防和解决学生的心理问题。

小学生难免会遇上挫折,对心理造成一定的影响,尤其是特殊学生,他们的内心相对来说更脆弱,更需要保护。所以校方和教师一定要加强资源建设并进行优化整合,尽早对出现心理问题的学生进行预警和干预工作。童年对于一个人来说具有重要意义,让学生能够享受到幸福快乐的童年也是小学教师教学工作重要的一部分,所以教师必须选择正确方式预警和干预特殊学生存在的心理问题。

综上所述,整个社会越来越多地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尤其是特殊学生群体,因此,在学校建立心理健康预警系统已成为必然趋势,心理健康预警机制是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构建该机制可以帮助学校保护学生安全,改善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教师应该根据特殊学生群体背后的家庭,分析这些学生出现心理危机的可能原因,并报告校方共同采取预警和干预措施来解决,该策略不仅能帮助小学特殊学生的健康成长,还能保障学校安全秩序,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是学校应该实施也必须实施的机制。

参考文献:

[1]张小贞.浅析加强寄宿制高中特殊家庭学生心理健康的有效措施[J].新课程,2021(49).

[2]贺建英.农村小学特殊家庭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应对策略[J].天津教育,2021(34).

[3]杜晶.中职学校特殊家庭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及教育管理策略[D].延边大学,2021.

*本文暂不支持打印功能

mon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