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加入书签
社区人力资源开发与利用研究综述
摘要:社区人力资源是社区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社区人力资源开发利用是社区资源开发和整合重要过程,对于基层社区治理具有重要价值。目前学界对社区人力资源的研究主要包括现状分析、对策提出等。本文通过对学者研究内容的梳理,在对社区及人力资源开发利用的进行概念界定的基础上,对社区人力资源开发利用的发展历程、可行性及必要性进行分析,指出目前社区人力资源开发现状,并针对学界研究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思考和展望, 为社区人力资源开发利用和整合研究提供参考。
关键词:社区;人力资源;开发与利用;现状
社区人力资源是社区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根据不同的分类,包括社区卫生人力资源、社区教育人力资源与社区工作者、社区居民等。社区人力资源开发利用即对社区内部和外部有关人力资源进行开发利用,通过制度建设、人才培养等方式,实现社区人力资源有效管理和整合的过程。实现社区人力资源开发利用,不仅对于实现社区资源开发具有重要作用,对于实现基层治理也具有重要价值。本文通过对学者研究内容的梳理,界定社区、人力资源开发与利用的概念,分析社区人力资源开发利用的发展历程、可行性及必要性,指出目前社区人力资源开发现状,提出有关思考与展望。
一、人力资源开发与利用概念
美国学者奥纳德·那德勒在1967年首次提出人力资源开发这一概念,并强调培训、教育与开发这三个要素,他认为人力资源开发的目的在于引导和改变员工的行为方式以适应组织的需要和个人绩效的提高。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人们逐渐意识到人力资源的培养对组织竞争力提升的重要作用,从而兴起了学习型组织概念,即能够通过自身学习来适应社会变化。
国内学者通过分析比较中西方人力资源开发战略发现,我国人力资源开发仍存在资金投入少、缺乏市场化竞争、相关薪资机制和法律体制不完善的问题,同时提出从国际视角进一步推进人力资源开发主体广泛化、手段科学多样化、过程终身化的观点(陆娟,2001);时勘(2006)在胜任特征模型的基础上阐述人力资源开发理论,认为组织中管理者具有应对外部环境变化的能力对于提升整体竞争力具有重要作用。而胜任力特征具体表现为“深层次潜在性的、引起或预测优劣绩效的因果关联和参照效标”,分别对应领导者的思维模式、其行为对提高特定目标绩效有显著作用以及所完成工作衡量标准;章凯(2019)则提出将人格的目标系统理论与人力资源开发结合的视角,在该视角下的人力资源开发和利用需要为员工实现个体心理目标创设支持性的组织环境,并将组织目标与员工目标紧密结合,进而达到激发员工内生动力的同时又能提升组织绩效的效果。
总的来说,我国人力资源开发领域的研究与国外学者的研究关注点不同,大多数学者在借鉴西方理论的基础上与中国国情相结合,从行为科学和心理学两个角度提出需要对人力资源开发的主体“人”进行剖析,管理者和员工都发挥着独特的角色作用。
二、我国社区人力资源开发研究现状
2019年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布文件指出:为实现更高质量和更加充分就业,确保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问题,要大力推进人力资源开发利用,提高我国人力资源整体素质。社区作为多元化主体参与社会治理、实现社会化的基本单位,蕴含着丰富的人力资源。因此,本文通过对领域内得到学术界普遍认可的几篇文献进行深入分析,归纳总结出的研究现状如下:
(一)社区人力资源开发的原因
老年人力资源开发的研究在中国人口老龄化的背景下具有特殊性,具体表现为老年人力资源龄化,人口规模大、增长快,老龄化进程与经济发展不同步和老龄化程度具有地区差异性。而又存在相当多的老年人力资源被闲置,对其开发和利用过程中受到传统性别观念影响等困境。有学者指出,将大量且利用价值高的老年人力资源通过再就业等渠道进行开发,不但能够减轻社会负担,还能为社会和组织创造财富(赖立,2014)。杨菊华等(2021)人认为老年人作为数量多、潜在能力大和参与意愿强的生产性资源,对其进行开发和利用在社会层面可以将潜在的年龄资本转变为现实红利、在社区层面促进社区治理能力的提高以及在家庭层面实现减轻养老负担、促进家庭关系。
社区人力资源开发的研究,要建立在人具有社会性、需要通过构建信任机制进行社会交往和集中资源解决社区问题、满足社区需求的基础上,目前仍面临着社区中缺乏高素质人力资源、以居民为主的人力资源长期闲置的问题。并且随着社区治理机制的发展,目前仍没有形成系统化的人力资源开发体系。
(二)社区人力资源开发利用机制分析
研究社区人力资源开发利用,在了解社区人力资源基本研究现状的同时,也需要明确社区人力资源开发利用的条件、方式与机制,为实现社区人力资源整合提供参考和遵循。学界从不同的角度进行了分析:曹群(2021)通过对厦门市开元街道的分析,认为其进行社区人力资源整合的作用机制为:实行网格化管理促进组织扁平化,根据工作实情开展弹性化管理;优化职位和岗位职责,以“事”和“责”设岗,发挥社区居民自治机制;提高社区工作者工资水平和福利待遇,实行全面、系统的绩效考核办法,挖掘工作者的潜力和个人价值;完善招聘与培训制度,提高社区人才团队的综合水平的四个方面。部分学者对于美国社区服务中的人力资源配置模式进行分析,认为其开发机制为:首先在价值层面进行妥协和融合,然后通过公务员制度、集体谈判制度、民营化制度、服务购买协议等制度进行保障,并在主体层面调动政府内部人力资源和政府外部人力资源开展社区服务,为我国社区人力资源开发利用提供了参考(郭远远等,2014)。
还有部分学者针对社区人力资源的应用领域进行研究,分析在特定视域下人力资源开发利用的机制。赖立(2014)针对社区老年人力资源开发进行分析,认为老年人开发的条件是大量的退休老年人进入社区,依托社区,实行社区化管理,发挥计划、组织、协调和监督作用,其中社区老年教育是社区人力资源开发的重要支撑,要通过推动社区老年教育的普及化、平等化、多样化促进资源开发;徐州(2017)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人力资源开发角度入手,认为其作用机制主要从四个方面构成:即加大投入、实现人力资源科学配置,优化结构、加强队伍建设,完善绩效考察、培养工作积极性,健全人员培训制度等。
此外,面对突发事件时的社区人力资源调动问题同样受到学者的关注,在疫情防控背景下基层应急社会动员的运行模式分为自上而下的行政动员、政党模范的志愿型动员、社会赋能的组织型动员、多元主体互动的互助型动员等等,对于特殊状态下我国基层社会人力资源开发利用的机制进行了分析和研究(徐明等,2020)。
(三)社区人力资源开发利用的对策
第一,完善社区教育体系和再就业机制,促进社区闲置人力资源的开发和高效利用。首先,建设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的社区教育体系,对促进社区居民提高自身竞争力和社区工作者以及志愿者专业素质的提升具有重要作用。教育是支撑和推动人力资源发展的重要途径。杨扬(2013)提出,针对培训效果无法满足个体发展需求和社会需要的问题,培训内容必须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将社区人力资源培养机制与市场机制结合。其次,“就业是最大的民生”,对于解决社区服务供需矛盾、提高服务质量,针对社区内存在的部分边缘人力资源的社区再就业机制具有深厚的发展潜力。社区就业服务体系的构建,是实现边缘人群体的社会化,推动其更加积极地参与社区事务,实现自身价值的重要途径。
第二,建立筹资体系,加强社区人力资源开发利用的基础设施建设。建立以政府为主导,多元投资主体参与的筹资体系,加强社区基础设施建设,发掘吸引高素质社区人力资源。加强社区人力资源开发利用,就要保障开发过程中的物质和资金支持。仅仅依靠政府无法满足庞大的投入需求,资金投入问题的关键是社会多元投资主体的参与。政府通过宣传引导、政策支持等方式拓宽资金来源渠道,并通过市场机制筛选优质投资主体,达到减轻经济负担的效果。同时推进社区工作人员深入群众、发掘高素质人才,加强基础设施建设,营造更好的社区环境,吸引高素质人力资源流入,从而提升社区整体发展潜力(高灵芝等,2004)。
第三,建设统筹机制、健全主体保障制度。建设各部门、机构间协作的社区人力资源开发利用体制机制,强化统筹管理,加大政策支持,建立健全社区人力资源主体的保障制度。社区人力资源开发利用的复杂性和分散性需要政府统筹整合,各部门机构间协调合作。通过畅通各机构间沟通工作渠道,建立系统化、科学化的部门协调和总体规划方案,形成社区人力资源开发组织管理机构,建立人才留档、随用随调的储备机制,从而构建更加完善的社区人力资源开发和利用体系。
第四,制定社区人力资源开发条件,形成绩效评估体系。在实践中,通过制定社区人力资源开发条件,形成以人力资本增殖、闲置人力资本自身能力提升、社区工作者等专业人力资本素质增强为评估标准的人力资源开发利用绩效评估体系,有利于避免资源浪费,提高开发成效。一般劳动力资源或闲置劳动力经过教育培训、合理利用,才会转变为高效人力资源,而绩效评估体系的建设能够以客观指标反映社会多方主体投入资源的使用成效,规避盲目性。
综上所述,学界对人力资源开发的作用机制分析具有同质性,其中开展对社区人力资源的教育是提升人力资源素质、促进资源开发利用的关键一环,健全机制和进行绩效考核是提高人力资源开发效率的保障,社区化和市场化管理是未来人力资源开发利用的发展趋势。
三、思考与展望
(一)社区人力资源开发利用与整合的认识逻辑和理论创新有待进一步探索
明确社区人力资源开发利用与整合之间的关系,是促进社区资源整合、实现社区治理的前提。一方面,从已有研究来看,学界的研究多着眼于社区人力资源的开发利用,并对社区人力资源中单一主题或领域的开发利用进行探讨,其内容具有“服务实践”的特点,针对基础性理论的研究较少,有关社区人力资源的概念、基本内涵的界定模糊;另一方面,学者在研究中开始逐渐关注到社区人力资源开发利用与整合之间的关系,但是在研究过程中,开发利用和整合之间的逻辑关系并未从理论上得到确认,常常出现关系混乱的现象,学界相关研究不到位使得此类问题长期未能解决。因此在经济社会发展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历史条件下,如何从理论层面明确开发利用和整合的关系,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我们要结合党的二十大精神,结合全国基层政权建设和社区治理工作会议要求,在明确我国社区人力资源管理现状的基础上,对开发、利用和整合进行理论上的深入研究,梳理我国三十年来社区人力资源研究中的观点,在厘清概念的基础上融会贯通,形成人力资源开发利用和整合的认识逻辑,回答新时代我国社区资源整合和社区治理中的重大问题。
(二)社区人力资源开发利用需要更加面向现实问题
目前我国在社区人力资源开发利用研究领域已经取得了一定成果,但是在研究中的同质化现象较为明显,学者在对人力资源开发利用实践的基础上,提出了相应对策,指出了目前我国社区治理中存在的问题,但是学者在研究中缺乏问题导向和针对性,提出的措施建议相对空泛,同时并不能及时跟进社区人力资源体系建设中的重大问题,导致研究存在一定滞后性。学者的研究内容的相对单一,也阻碍了研究内容的深入。这就需要我们从我国社区治理的现实问题入手,跟紧时代要求,关注社区治理中的问题,深入剖析社区人力资源整合的现状,积极面向社会实践要求,并拓展研究视野,分析社区人力资源中利益主体的博弈关系,提升研究的科学性和针对性。
(三)社区人力资源开发利用需要创新研究方法,丰富研究手段
通过对文献的查阅分析,目前对社区人力资源开发利用研究主要从公共管理和政治学视角切入,从社区治理角度分析现状、开展研究,导致研究视角的相对狭窄,研究容易出现片面性;此外,我国社区人力资源开发利用研究以定性研究为主,在研究中存在一定的主观性,存在理论和实践脱节现象,影响了研究的质量和水平。我们要拓展研究领域,在完善社区治理理论的基础上,从管理学对人力资源管理研究的相关理论中寻找思路,打破研究界限,寻找合适的研究模型,开展调研,运用质性研究、半结构化访谈、数据建模等方法,丰富研究手段,提升研究的科学性和真实性,促进研究成果转化。
参考文献:
[1]Senge, P. M. (1990) .The Fifth Discipline: The Art and Practice of the Learning Organization, New York: Doubleday.
[2]陆娟.人力资源开发战略的中外比较及其借鉴[J].经济科学,2001,(01):102-110.
[3]时勘.基于胜任特征模型的人力资源开发[J].心理科学进展,2006,(04):586-595.
[4]章凯,时金京.人力资源开发的人格途径:理论基础与管理启示[J].中国人力资源开发,2019,36(01):152-163.
[5]赖立.立足社区,开发老年人力资源的思考[J].职教论坛,2014,(33):50-55.
[6]杨菊华,史冬梅.积极老龄化背景下老年人生产性资源开发利用研究[J].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2021,(05):85-95.
[7]曹群.城市社区人力资源管理发展的相关思考[J].人力资源,2021(06):18-19.
[8]郭远远,王怡然.美国社区服务中人力资源配置模式探析[J].领导科学,
2014(17):44-46.DOI:10.19572/j.cnki.ldkx.2014.17.015.
[9]徐州.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人力资源配置状况调查[J].卫生经济研究,
2017(10):59-60.DOI:10.14055/j.cnki.33-1056/f.20170926.005.
[10]徐明,郭磊,任韬.疫情防控中基层应急社会动员的逻辑、机制与优化策略[J].河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0,22(03):40-51+106.
[11]杨扬.社区人力资源开发的制约因素及对策分析[J].人民论坛,
2013(18):46-47.DOI:10.16619/j.cnki.rmlt.2013.18.045.
[12]高灵芝,张银.城市边缘社区人力资源开发与社区就业质量研究——以济南市H社区为个案[J].山东社会科学,2004(08):108-112.
商晨阳(2002-),男,河北唐山人,东北大学文法学院本科大三在读,研究方向为社区治理,政治信任;张艺娜辉(2002-),女,辽宁沈阳人,东北大学文法学院本科大三在读。
基金项目:第十六批东北大学大学生创新训练计划自筹项目(2210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