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加入书签
基于产教融合高职听障生电子商务专业 “四化”人才培养体系构建与实践
摘要:针对高职听障生电子商务专业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基于产教融合,构建以“岗位合理化、专业方向化、能力分层化、发展个性化”为特征的高职听障生电子商务专业“四化”人才培养体系。“四化”体系有效解决听障学生岗位适应周期长、学习能力差异大等不足,尊重听障学生的个性发展,显著提升了人才培养的质量和就业竞争力。
关键词:听障生;电子商务;四化;培养体系;实践
引言
近年来,随着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和互联网的普及,电子商务在国内迅速崛起,也带来了大量的人才需求。国内少数高职院校为满足残疾人就业创业的新需求,开设了招收听障学生的电子商务专业,以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新需要及听障学生的就业新需求。健全人的电子商务职业教育早在上世纪90年代末已经开始,已经有近20多年的发展历史,各个地方的高等职业院校都根据自身所处的区域经济的发展特征,通过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合作共建等方式建立了相对完善的人才培养模式,人才的培养质量也得到大幅度提升。而针对残疾学生的电子商务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才刚刚起步,处于摸索阶段,由于学生的特殊性,没有太多的经验可供参考。尤其是听障学生,失去了语音接收通道或者是这种通道变得狭窄,抽象思维和逻辑分析能力欠缺,语言沟通部分丧失或全部丧失,导致不是所有电商行业职业岗位都适合听障学生。同时,听障学生之间的能力差异较大,在人才培养中形成较大的难度。因此,基于产教融合,根据不同听障学生的能力特点构建适合听障学生的人才培养体系,既有利于培养学生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也有利于因材施教,为今后的就业奠定良好的基础。从2019年开始,浙江特殊教育职业学院基于听障学生之间能力差异较大,岗位适应期普遍较长的特点,将电商行业的人才需求和听障学生的能力特征相结合,以服务听障学生个性发展为宗旨,提高听障学生的就业质量为核心,构建适合高职听障学生电子商务专业的“四化”人才培养体系。并加以实践,取得了良好效果。
1 “四化”核心内涵及逻辑关系
“四化”即为“岗位合理化、专业方向化、能力分层化、发展个性化”,岗位合理化就是根据电商行业的人才需求,进行目标就业岗位归类,并且结合听障学生的能力特征,形成适合听障学生的合理岗位序列,并建立“合理岗位序列”核心技能的过程。专业方向化就是依据合理岗位核心技能的要求,建立岗位序列化人才培养规格,确立培养目标,设定培养方向,并实施专业方向化教学的过程。能力分层化包含两层意思,第一不同能力特征的听障学生匹配适合自身能力的不同序列岗位,第二在同一个序列岗位内的听障学生匹配适合自身能力的具体岗位,比如网络客服岗位分为平台客服、商家客服,根据听障学生不同的能力特征再实施二次分层培养。发展个性化则是依据学生个性特点(如兴趣、爱好、特长、愿望),学生的知识积累等等,进行专业方向选择实施因材施教,以达到学生的个性化发展目标。四者的逻辑关系是:岗位合理化是前提,专业方向化是路径,能力分层化是手段,发展个性化是目标。
2 高职听障生电子商务专业“四化”人才培养模式实践与成效
2.1 基于“四化”为导向的课程体系设计
通过对电子商务行业、企业人才需求的调研及毕业生就业情况调研,结合听障学生的能力特征,确定适合听障学生的“合理岗位序列”,主要包含“网店美工、网络客服、直播运营”三个岗位序列。基于岗位能力的要求,将行动领域的岗位工作任务要求转化为学习领域的课程内容,将“网店美工、网络客服、直播运营”三个岗位序列作为三个学习方向,依据三个岗位的能力模块,进行方向化的课程整合,构建以成果为导向的专业方向的课程体系。依据“通用职业能力→专业方向化岗位核心技能→专业方向化综合技能与职业素养”螺旋进阶、分段递进方式构建课程体系,从而使得学生专业技能和职业素养螺旋上升。
2.2 “四化”人才培养的教学实施
考虑听障学生的学习能力和认知规律,大一阶段主要进行职业基础课程的学习,同时引导听障学生对专业岗位序列的认识,并依据学生的特长、兴趣爱好引导其自主选择专业方向。大二阶段构建网店美工、网络客服、直播运营3个方向的课程模块,通过分方向培养,听障学生进入到自行选择的课程模块进行学习和实践。这个阶段主要通过引企入校,以现代学徒制模式实施。大三阶段学生直接进入到企业进行跟岗和顶岗实习,通过实岗实习直接过渡到就业。
2.3“四化”人才培养的保障措施
1、建立产教融合的校内实战化实践平台。学校共投入500多万建有仿真和全真双功能两大实践教学平台,可同时容纳200多名学生进行实训。该平台通过“引企入校”,依托企业真实项目,开展网络客服、网店美工、直播运营等岗位的业务操作,实现了与真实电商实践的全面接轨。通过引入与目标培养岗位一致的电商企业入校,最终实现“五合一”。即实训场所与工作场所合一、学生与员工合一、教师与专家合一、教学内容与工作任务合一、作业与产品合一。近三年,学校将杭州亦程控股有限公司、杭州大音希声文化传媒有限公司、杭州市港仔风贸易有限公司等企业引入校内,将企业的真实的业务融入到课程中,企业选派经验丰富的业务骨干到校与专业教师共同授课,有效充实了师资队伍,让学生提前适应工作岗位的任务要求,有效提升学生岗位实践能力,实现学校与企业的零距离。
2、构建双主体多层次的评价体系。在传统以学校教师为评价主体基础上,引入“学校教师-企业师傅”双主体的“自评、互评、考评”多层次的评价体系。强调以过程性评价为主、总结性评价为辅,以企业评价为主、学校评价为辅,以工作业绩评价为主、成绩评价为辅,突出考核学生对于岗位的适应能力和胜任能力。
3、实施校企互聘共培电商师资队伍建设。一是搭建校内电商平台,校企联合运营培养师资;二是强化师资团队的企业实战技能培训;三是选拔聘请企业一线的经验丰富的员工任兼职教师,促进校企师资双向交流、互聘共培。通过校企互聘共培,有效解决师资不足等问题,同时也促教了校内专业教师的技能提升。2.4 “四化”人才培养的实践成效
从2019年开始,基于产教融合的“四化”人才培养体系开始探索与实践,受益学生人数已经达到90余人,学生的人才培养质量得到显著提高,就业岗位更加丰富,近两届听障学生就业率100%,学生薪资收入水平有大幅度的提高,部分学生在实习期间工资收入达到5000-8000元,研究成果已经向同类学校进行推广。
3 小结
浙江特殊教育职业学院作为全国第一批独立设置,也是浙江省唯一一所主要培养残疾人高级技能人才和服务残疾人事业专业人才的公办普通高等职业院校,也是最早面向听障学生开设电子商务专业,经过几年的探索,主动适应企业的需求,构建“四化”人才培养体系,有效解决听障学生适应周期长、能力差异大等不足,使人才的培养更加聚焦,符合听障学生人才培养的规律。今后将进一步拓展合作企业,加强校企合作的广度、深度及向度,建立动态调整的工作运行机制,进一步提升听障学生的就业竞争力。
参考文献:
[1]教育部等九部门.职业教育提质培优行动计划(2020-2023年). http://www.moe.gov.cn
[2]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中国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2022-5-1. http://www.gov.cn
[3]陈瑞英,王光净.残疾人职业教育产教融合的推进策略[J].中国高等教育,2020(12)
[4]胡玲.基于“需求导向”的职业院校电子商务专业产教融合人才培养路径研究[J].中国商论,2022(05)
[5]张磊.基于“校中部”高职听障生电子商务专业实践教学模式探索——以浙江特殊教育职业学院为例[J].智库时代,2019(19)
基金项目:
浙江省高等教育十三五第二批教学改革研究项目“基于产教融合高职听障生电子商务专业“四化”人才培养体系构建与实践”(项目编号:jg20191042,主持人:张磊)
浙江省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基于残健融合的新媒体人才培养探索与实践”(项目编号:浙教办函[2021]7号,主持人:张磊)
作者简介:张磊(1982—),男,硕士研究生(博士在读),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残疾人电子商务就业创业、残疾人职业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