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加入书签
添加成功
收藏成功
分享

创作谈:我与科幻小说《飞碟奇遇记》

中文学刊

“科幻文学”即科学幻想文学,主要描写想象的科学或技术对社会或个人影响的虚构性文学作品。它的情节不可能发生在人们已知的世界上,但它的基础是有关人类或宇宙起源的某种设想,有关科技领域(包括假设性的科技领域)的某种虚构出来的新发现。当中最重要的三个元素——“科学”、“幻想”和“文学”。科幻,就是“超现实的合理化”——把幻想出来的、不可能的事情(超现实),用科学或类似科学的解释来让大家能接受(合理化)。

香港知名的科幻小说作家计有倪匡、昆南、张君默、宇无名(麦继安)、黄易、谭剑、李逆熵(李伟才)等等,几十年来,香港科幻小说的发展前浪推后浪从未停止,香港作家更在类型框架的内外,另辟蹊径,而本人便是其中一员。

本人自幼就是一个充满好奇心的人,故对科幻文学十分喜爱,往往投入到变幻多姿、令人如痴如醉的科学幻想世界而不能自拔。我毕业于工科大学,曾担任过科学技术协会副主席,自20世纪70年代就从事科普创作,迄今己40多年,创作了大量的科普作品,如科幻小说、科学诗和科普小品。我的科学诗让我成为中国改革开放后第一代科学诗人,诗作曾被选入教材。我的科学小品,有一篇曾与1980年的中国高考作文命题完全一致,在当时引起了广泛的反响!

而我的科幻小说作品《飞碟奇遇记》,曾获得“2017年冰心儿童文学奖”。冰心儿童文学奖,以文坛巨匠冰心的名字命名,1990年创办。冰心儿童文学奖与宋庆龄儿童文学奖、陈伯吹儿童文学奖、全国儿童文学奖并称国内四大儿童文学奖。冰心儿童文学奖是儿童文学界权威的文学赛事,也是华语世界唯一的儿童文学奖项,在海内外华人中影响广泛。每年举办一次,为儿童文学爱好者献上前沿的原创佳作、纯正的年度选本。

这是我第四次获此殊荣,20多年来,冰心儿童文学获奖者分布世界各地,但香港乃至海内外作家中由一人连续四次以不同的文学体裁获奖,实属罕见。我在获奖感言中谈到:欣闻我荣获2017年冰心儿童文学新作奖,这一年适逢香港回归二十周年,特别有纪念意义,既高兴又感动!我的《香港寓言选》2000年曾获“第十一届冰心儿童图书奖”,诗歌(科学诗)曾获第八届(2000年)第九届(2001年)“冰心儿童文学新作奖”,相距十六年,我又以科幻小说第四次获得此项荣誉。冰心说:“有了爱就有了一切。”几十年来我对儿童文学的爱不变,因为有了这份爱,我拥有了精彩人生!

《飞碟奇遇记》是一篇科幻小说,内容奇特,情节曲折,生动而有趣地讲述了1997年即香港回归之年,外星人来到香港的故事,是一部教育儿童热爱科学并很有现实意义的作品。我运用长期以来掌握的科学知识,通过一位香港气象观察员与UFO的神奇遭遇,向儿童进行科普教育,在浩瀚的星空中探索宇宙的奥秘,尤其是外星人的奥秘。灿烂星空,就是人类梦想开始的地方。

科幻小说分为软科幻和硬科幻小说,软科幻是情节和题材集中于哲学、心理学、政治学或社会学等倾向的科幻小说分支。而硬科幻则以物理学、化学、生物学、天文学等自然科学为基础,以描写新技术新发明给人类社会带来影响的科幻作品,硬科幻是以科技或科学猜想推动情节的。本人的科幻小说与大部分香港科幻作家不一样,属于硬科幻。

我创作的科幻小说作品,主要是受到法国科幻小说家、被誉为“科幻小说之父”的儒勒·加布里埃尔·凡尔纳(1828.2.8-1905.3.24)影响,他的主要作品《海底两万里》《八十天环游地球》《从地球到月球》《神秘岛》《格兰特船长的儿女》《地心游记》等我都通读过。他那非凡的想象力,浪漫而又符合科学的幻想,使我如痴如醉,跨过时代的门坎,提前迈进了未来世界。

我还读过《银河帝国》《太空序曲》《海伯利安》《火星救援》《发条女孩》《永恒的终结》《基地》《时间机器》《神经漫游者》《入海之门》《群星,我的归属》《沙丘》《三体》等科幻小说,这些世界各国的科幻小说大家,以丰富的幻想、优美的文笔和科学知识的结合,让其作品引人入胜,启示了我的创作灵感,也丰富了我的创作营养。

我写《飞碟奇遇记》,是以天文学等自然科学为基础,以描写新技术新发明给人类社会带来影响的科幻作品。我的作品关键词是“飞碟”和“外星人”,我的灵感来源于一个天文事件:即二十世纪九十年代某天香港电视新闻报导,“飞碟”可能曾光临过香港,还有人拍到疑似“飞碟”的影像,一时全城沸沸扬扬。而我本人也是一个“飞碟”研究者,当时曾在内地收集和拍摄过关于飞碟传闻,如中国UFO三大悬案之一的贵阳市“空中怪车”事件等资料,并把有关飞碟悬案的录像交给香港无线电视翡翠台和亚洲电视中文台播放,当时在香港及海内外引起了轰动。于是我通过大胆的幻想,把飞碟事件与一个天文科学实验联系起来,创作了《飞碟奇遇记》。

1972年3月3日和1973年4月6日,人类向天空发射的两艘宇宙飞船——“先锋10号”和“先锋11号”,携带了人类向设想中的外星人取得联系的问候卡。上面刻着太阳与14颗脉冲星的相对位置,太阳系的示意简图和地球的方位,还有一对裸体男女的图像。

我借小说中主人公丹妮作出大胆的假设:无边无际的宇宙之中,人类难道是孤独的吗?难道人类文明是唯一的文明?难道地球生命是唯一的生命?不,宇宙这棵大树,绝不会只结地球智慧生物这一个果实,茫茫宇宙必定有我们的同伴!天文学家预言,仅在银河系里就约有500亿颗行星,其中有“外星人”的文明星球可能达100万颗。

我的科幻小说是以科技或科学猜想推动情节的,于是我设计了香港气象观察员丹妮出事的那天夜里,大胆想象她是被外星人带到一艘飞碟上。这批外星人是来自“金牛星座”中的“七姊妹星人”,距离地球410万光年。他们的科学至少比地球上的人类先进一千年。若干年前,在他们的星球上掀起了宇宙考古热。部分学者认为,他们的生命起源不是自古以来就在七姊妹星中孕育的,而是外层空间人的后代。

于是,他们为了寻找自己祖先的发祥地,乘上飞碟在在浩瀚星空的星际走廊遨游。这不是一条普通的走廊,在这条特殊的走廊中,飞碟的速度改变了现代物理之父爱因斯坦的相对论,能够以大大超过光速不可思议的速度飞行。

这艘飞碟在太阳系边缘和地球人发射的“先锋十号”偶然相遇了。他们截获了这艘飞船,并从中发现了上面的问候卡。根据问候卡上提供的资料,七姊妹星人准确地判断出“先锋十号”来自太阳系中的地球,于是他们重新校正航向,悄悄地来到我们星球的上空。而在这段时间里,刚好和我们的天文学家频繁发现不明飞行物的轨迹和概率不谋而合。

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七姊妹星人使用各种先进的科学手段,对地球人的人种、语言、历史以及生活习性等各个方面进行了严密而又全面的考察,结果发现地球人并不是他们梦寐以求的祖先,于是他们便带着惋惜的心情告别地球,怀揣着梦想重新飞向浩瀚的星空,到另外的星球继续寻找祖先去了。

《飞碟奇遇记》这篇科幻小说获得“冰心儿童文学奖”后,评委会与浙江少年儿童出版社出版了《获奖作品集》出版发行,受到了读者的欢迎和好评。时下我正在征求合作伙伴,计划把它改编成影视或动漫作品,发挥更大的社会效益。

随着《流浪地球》科幻片的热播并创下近50亿票房,我欣喜预言:一个科普文学繁荣的时代即将到来!我认同周思明先生观点:“科幻文学首先是文学,因而具有科学性、前沿性、拓展性、幻想性等文学属性。科幻文学是对新时代中国文学的启动与拓展,这一文学类型的勃兴对中国当代文学发展,与新兴的网络文学一样,都具有开拓疆土、打开僵局的革命性意义。”

(作者简介:孙重贵,男,籍贯贵州,现居香港,香港文化学者,香港中华文化总会副理事长,香港作家联会理事,曾任四所大学客座教授;出版个人著作30余部,作品散见《人民文学》《香港文学》《诗刋》等百余家刋物和网站,入选多种选集及教材;曾获冰心儿童文学奖、《人民文学》征文奖、中国诗歌十佳诗人、“中国当代徐霞客”、文化部中国文学艺术基金会“中流砥柱”人物金杯奖等若干奖项)

*本文暂不支持打印功能

mon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