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加入书签
第三方支付对商业银行存款业务的影响及对策
摘要:近年来,不断改革的金融机构以及不断完善的金融机制,为第三方支付提供了良好的成长环境。根据近几年的统计数据可以发现第三方支付在表现出强大发展动力的同时,对商业银行的各项业务也产生了不同方向、不同程度的影响,且在一定意义上促进了商业银行的创新和转型。本文通过分析第三方支付的发展现状和优势,探索第三方支付对商业银行存款业务的影响,为商业银行在新时代下的发展提供相应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第三方支付;商业银行;存款业务
一、研究背景及意义
当前,互联网金融正处于快速发展的黄金时期,随之而来的银行业客户需求也发生了一系列变化。互联网金融最显著的特点是它的低成本和高效率,对比这些优势,目前商业银行的发展模式逐渐失去了竞争力。银行客户的需求从过去的稳定、安全、低风险逐渐向方便、快捷、体验转变。但是随着互联网金融的快速发展,银行业在面临巨大竞争压力的同时,也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在国内金融业竞争压力日益加大的背景下,如何利用现有资源提高自身竞争力成为商业银行亟待考虑的问题。
二、第三方支付的类型及现状
(一)第三方支付的类型
第三方支付根据业务类型可以细分为银行卡收单、网络支付、预付卡发行与受理。其中网络支付根据支付终端的不同,可以细分为固定电话支付、互联网支付、移动支付、数字电视支付、货币兑换,目前移动支付和互联网支付是最主要的网络支付方式。
(二)第三方支付发展现状
通过iResearch前瞻产业研究院的数据可知。第三方互联网支付交易规模结构中,占比最大的分别是网络购物和基金购买,分别占比23.2%和19.8%。由于我国线上电商的不断发力,尤其是双十一、直播电商等消费方式的不断涌现,为第三方移动消费市场提供了有利的发展环境,2019年第四季度我国移动消费类占比达到24.5%。未来,随着网络电子商务市场的扩大,中国第三方移动消费市场的份额将进一步提升。从支付企业在行业中的市场份额来看,我国第三方移动支付市场高度集中,呈现出寡头垄断的竞争态势。2019年,该市场仍由支付宝和财付通(Tenpay)主导,占94%。其中,支付宝的市场份额达到55.1%,排名第一,财付通(38.9%)紧随其后。
三、第三方支付相较传统银行的优势分析
(一)交易成本低
互联网金融的资金需求者和供应商依靠互联网平台完成信息匹配、筛选、定价和交易,消除了传统交易模式中的中介环节,既节省了信息获取成本,又降低了交易成本。相反,随着价格水平的上升,设立实体机构的所有成本都会增加。特别是设立网点,人工成本、管理费用本都非常高。
(二)交易灵活便捷
银行的理财产品大多要求认购最低期限,月度,季度,或者1年。即使是那些可以随时赎回的银行理财产品,赎回的操作也有一定的规定。例如,赎回操作只能在工作日进行,赎回申请提交后资金不会立即到达。定期存款的最低存期为一年,在此期间不能支取现金。在这样的规定下,人们一旦把钱存为定期存款或者购买了银行的理财产品,那么他们便不再能灵活支配这部分资金。而与之相对的是,资金即使投入到余额宝等理财产品中,也能随用随取,赋予了极大的灵活性。
(三)认购要求较低
根据商业银行现金管理规定,商业银行仅为活期存款较多的企业和存款在5万元以上的居民提供现金管理服务。这样,散户的活期存款只能得到很低的活期存款利息。而余额宝没有最低存款额度的限制,正好满足了散户的投资需求,申请入市只需1元。[1]余额宝适用于被商业银行排除在外的普通分散投资者。余额宝的低资本要求使得其在上线后的两个月内就筹集了超过100亿元的资金,迅速掀起了互联网金融产品的热潮,给商业银行的理财产品业务带来了巨大的竞争压力。
(四)吸收用户快而广
与银行相比,第三方支付平台可以更快地掌握用户的消费信息并进行整合,建立基于用户消费的数据库,根据用户日常消费情况给予一定的授信额度,为不同消费类型和层次的用户提供个性化服务。例如,通过对历史数据的分析,向用户推荐适合的产品,极大地缩短了用户选择产品的时间,极大地促进了用户的消费需求,同时也吸引了新的用户。
四、第三方支付对商业银行存款业务的冲击
虽然第三方支付只是一个交易中介,不能吸收存款,但它可以利用其作为交换媒介的功能,将客户银行卡中的资金进行转移。资金的转移减少了银行持有的活期储蓄,对商业银行的存款规模会产生一定的影响。而且,随着利率市场化的不断推进,吸收存款的成本越来越高,支付给存款人的利息越来越多,从而降低了银行的盈利能力。电子商务交易双方进行网上资金转账时,资金输出方应先将资金汇入第三方支付机构的账户,待所有交易流程完成后再将资金汇入卖方账户。在此交易中,资金不是以银行账户活期存款的形式,而是由第三方支付机构临时保管,这对商业银行的存款业务产生了很大的负面影响。下面从以下两点详细分析第三方支付对银行存款业务的影响。
(一)分流活期存款
用户可以将原本存在银行的活期存款转移到第三方支付平台,获得更高的利息收入,第三方支付平台较银行相比有更强的吸纳存款能力。虽然商业银行的存款规模庞大,但第三方支付平台通过吸引用户的活期存款,对商业银行存款的分流作用不容忽视。对商业银行活期存款影响最大的是2013年推出的“余额宝”。相比目前商业银行0.35%的利率,余额宝的年化收益对客户更具吸引力,虽然近些余额宝年利率降低,但是还是比银行略高。此外,余额宝方便灵活,用户可以随时随地通过手机和电脑对余额宝进行资金转账,手续费也很低。虽然部分第三方支付资金最终会回流到商业银行体系,但商业银行的存款确实被分流,其地位也在一定程度上受到削弱。
(二)挑战定期存款理财基金
近年来,第三方支付逐渐与金融交易相结合,依附于第三方支付的货币基金迅速发展。这类货币基金产品具有高收益、低门槛、低风险、高流动性的特点。一些用户将商业银行的定期存款存入第三方支付平台,这不仅给他们带来了更多的收入,也让他们可以随时转移资金。这对商业银行的定期存款构成了巨大的威胁和挤压。商业银行主要满足一些大型企业的金融需求,而忽视了小微企业和用户的金融需求,这也为第三方支付平台提供了机会。[2]
五、结论与建议
第三方支付与商业银行之间的竞争日益激烈。随着互联网消费模式的兴起,第三方支付以极快的速度渗透到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对商业银行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在这种情况下,商业银行应注重渠道功能的完善,加强自身网络移动终端软件的建设和完善。承认第三方支付优势,加强双边合作,整合资源优势,实现互利共赢。商业银行还可以转变服务理念,实现服务的网络化,发挥网络银行渠道优势、交互性强、成本低的优势
(一)注重渠道功能的完善
在目前第三方支付迅猛发展的背景下,作为金融中心的商业银行也必须将现在所拥有的手机银行功能加以完善,解决其在使用过程中出现卡顿甚至闪退的问题,提升客户的使用体验,同时再加入现有手机银行所不具备的但是为客户在日常生活中所需要的功能及服务,增加服务种类,提高客户的依赖度,推出更多方便快捷的支付业务,比如代表第三方支付机制的企业支付宝公司,都会加紧其网络移动终端软件的建设和完善。金融产品集中在一款应用软件上,客户只需要一款软件就能满足日常经济生活的需要,给客户带来了极大的粘性。因此,商业银行应该丰富自己的软件端各种功能,使手机银行能够满足客户的多样化需求,提高银行手机端市场认可度。[3]
(二)加强与第三方机构的合作
银行要认清第三方支付的优势,扬长补短,加强双方合作。优化支付方式,吸引更多存款。优化支付方式,以吸收更多存款。要主动依托第三方支付平台的力量来为这些单位提供服务,重视客户金融需求,通过电子支付服务的方式来体现出自身用户群体庞大、金融业务覆盖率高的优势,达到稳定老客户,吸引新客户的目的,这样才能既使客户享受网络支付的便利,又不流向其他银行。银行需要汲取第三方支付的先进手段,不断创新,开发新的功能。
(三)银行数字化转型提速
银行数字化是商业银行为了建设数字银行进行的技术能力建设、业务科技融合、体制机制转型等一系列创新与发展的过程。银行应秉持“以客户为中心”的服务理念,依托先进的数字技术,不断完善系统架构、优化业务流程、提升运营管理、强化风险控制、丰富场景生态,为客户提供便捷、高效、普惠、安全的多样化、定制化、人性化金融产品和金融服务,增加客户粘性,使得产品和服务都变得越来越完美。
(四)线上线下融合提速
随着银行业务数字化水平不断提升,银行网点客流量、交易量正在萎缩;此外,考虑到租金和人工成本,网点投资回报率也在下降。银行网点可以由实体变为线上,这样可以减少其运营、营销的成本。未来网点将不断向综合化智能化发展,银行智能化网点建设也将逐步实现轻型化和虚拟化升级,这种轻型化、智能化、微型化网点也将成为未来趋势。
参考文献
[1]李晶鑫.第三方支付对商业银行三大业务影响的统计分析[D].辽宁大学,2018.
[2]王同亮.第三方支付发展对商业银行盈利能力的影响[D].山东大学,2019.
[3]杨非.互联网金融背景下农行景德镇分行负债业务发展策略[D].华东交通大学,2019.
作者简介:
周含之(1997—),女,湖北十堰人,湖北经济学院会计硕士教育中心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金融企业会计。
(湖北经济学院 湖北 武汉 430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