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加入书签
基于2022年版《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的信息技术与初中语文教学有效融合策略初探
摘要:2022年版《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以下简称《新课标》)中对初中语文教学标准尤其是在真实语言运用情境中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提出了更具体、更明确的要求,总结起来就是语文课堂应引导学生热爱国家通用语言文字,通过积极的语言实践,积累语言经验,体会语言文字的特点和运用规律,在培养语言文字运用能力的同时发展思维能力,提升思维品质,最终要求能够全面提升核心素养。通过分析《新课标》中的具体描述不难发现,现阶段的初中语文教学进一步提升了其标准和要求,面对这前所未有的挑战,升级语文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势在必行,如果仍然单一运用传统课堂教学模式必然跟不上课堂教学改革的步伐,因此将现代信息技术手段与初中语文教学进行有效融合将会成为《新课标》背景下的一种必然趋势。
关键词:语文教学;新课标;信息技术
一、信息技术与初中语文教学有效融合的意义
传统课堂教学模式最大的缺点是造成学生思维的局限性和定型性,学生容易变成提线木偶,从而导致学生的学习兴趣不高,学习效率低下,也不利于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为语文教师提升教育教学质量带来新的机遇,传统教学模式虽然存在诸多缺点,但是不是就要完全摒弃?其实不然,无论教学手段如何变化,学生大部分时间依然需要坐在教室学习,此时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进行辅助教学就显得尤为必要了。
二、信息技术与初中语文教学有效融合的现状
语言文字是人类社会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和信息载体,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拥有极强的综合性和实践性,它不能只谈理论,语文课程是致力于全体学生核心素养的形成和发展,为学生学好其他课程打下坚实的基础,甚至要为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良好个性和健全人格打下基础,因此语文课程的多重功能和奠基作用决定了它在九年义务教育中的重要地位。
而在推进信息技术与初中语文课堂进行有效融合的过程中,教师对信息技术的价值理解不够全面、深刻,导致在教学中出现滥用现象,比如占据语文课堂的绝大部分时间,让学生看视频、做游戏、做简单思维推导等,剩下的小部分时间则是教师进行讲解,看上去没什么问题,实际上形式大于内容,学生过多沉浸在信息技术提供的内容中,仅仅停留在“看热闹”的阶段,忽视了教学内容的开展或者思维情感的导向,致使课堂教学无效内容过多,教学效率低下,难以完成教学目标。
三、信息技术与初中语文教学有效融合的策略分析
(1)让信息技术融于课堂,使之真正行之有效
何为“有效”?怎样才算“有效”?经过上文分析我们知道不让信息技术手段流于表面,而是切实与课堂教学融为一体最终达成让学生吸收知识的目标才算“行之有效”。
《新课标》进一步强调了革命文化的重要性,围绕伟大建党精神,确定革命文化内容主题,注重反映理想信念、爱国情怀、艰苦奋斗、无私奉献、顽强斗争和英勇无畏等革命传统。我们的学生出生在一个和平的国家,大部分都未经历过苦难,对于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伟大精神体会起来很难深刻,这时就需要借助多媒体手段来让学生了解和感知先辈们的事迹和品质。例如在进行陈毅将军的组诗《梅岭三章》教学之前,我让学生提前在网上图书馆查找陈毅将军的资料,并抓住机会推荐初中生必读书目之一《红星照耀中国》让学生翻看与陈毅有关的章节,大致了解他的生平和事迹,课堂中我再借助微课向学生解读组诗的背景,让学生知道这三首诗歌是陈毅将军在何种境况之下写就的,我不去提这三首诗歌的写法技巧,而是让学生通过自己查找的资料以及我课堂上的分享让他们感受幸福生活来之不易,以及对革命英雄、仁人志士的崇敬之情并且在课堂中进行交流,而这也正与《新课标》中的要求相契合。当语文课堂内容与学生所处的年代相距甚远时,信息技术成为了必不可少的教学手段。
(2)巧妙借助网络平台,开展网络主题教学
在进行信息技术教学研究时我发现现代网络教育云平台已经发展得相当成熟,教师可以借助云平台优化课外教学任务。
比如在希沃教育云平台上创建班级,建立班级奖励机制;通过钉钉建立家校合作云平台,教师可以随时发布信息,与家长的沟通和联系变得方便快捷;在鸿合云平台上可以建立巡课平台,在进行线上教学时可以实时记录学生的学习状态......这些教育信息云平台都有利于创建真实教学情境,让学生不管是线上还是线下都可以有展示自己的机会,只有充分给予学生讨论、交流、沟通的权利,才能让学生积累语言经验,发展思维能力。
当然借助网络平台与学生进行交流的前提还是开展网络主题教学,所谓融合就是两者相辅相成,网络教学的本质还是要让学生学习知识,而网络主题教学就是从信息技术出发,打破原有的教学模式,对学习方式、习惯进行有益的转变,而网络教学可以脱离时空的束缚,实现知识的内化,前面提到语文教学具有极强的综合性和实践性,让学生自己借助网络工具搜集学习资料,实际上是借用信息技术锻炼学生的实践能力。
比如在进行课外阅读教学时,学生在课堂外老师很难掌握学生的课外阅读情况,然而《新课标》要求初中学生能够独立阅读古今中外文学名著,体会书中人物的精神品质和人格魅力,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260万字,这个阅读量是不小的,如果仅仅在学校进行阅读,阅读量肯定是不够的,那么课外阅读就显得尤为重要,这时就可以借助网络教育云平台开展主题读书活动。
四、结语
2022年版《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的颁布不仅为我们进行课堂教学改革提供了理论依据,同时在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方面提出了明确要求和目标,我们的课堂需要反映时代特征,根据科学技术进步新成果更新课堂教学模式,这就要求我们关注互联网时代语文生活的变化,探索语文教与学方式的变革,作为一线语文教师,我们不能故步自封,要勇于创新、勇于实践,积极利用网络资源拓展学习空间,充分运用多媒体媒介促进师生在语文学习中的多元化互动,充分利用网络平台和信息技术工具引导和支持学生开展自主、合作、探究性学习,总之要努力提升核心素养,为培养现代化人才而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