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加入书签
建筑工程土方的回填与压实技术分析
摘要:随着我国建筑行业的不断发展,高层、大跨度结构和超高层建筑物的数量越来越多,这对建筑施工技术以及相关标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土方工程施工属于施工技术复杂和施工难度大的项目,并且项目施工周期长,投资消耗大,因此受到了建筑行业的关注。开始土方填筑施工之前,首先需要对坑内和槽内的各种杂物进行清除,然后再开始填方施工。若施工地点为稳定的山坡,需要及时处理土层表面的各种杂物,提升施工控制要求与措施。
关键词:建筑工程;土方的回填;压实技术
1建筑工程土回填土施工方法
1.1人工夯实方法
该种建筑工程回填土施工方法被普遍应用在施工场地面积偏小、机械设备无法顺利施展的状况下,通过采用人工夯实方法能够有效弥补一些机械缺陷。回填土施工人员可以根据现场施工区域的实际填充要求,合理操控使用小型夯实机械设备去代替大型机械设备,这样能够大大提高回填土的施工质量和效率。值得注意的是,施工人员在运用人工夯实方法时需要提前对填土进行整顿操作,促使填土能够均匀分布上施工区域中,防止出现各种大大小小的间隙。除此之外,施工人员还需认真留意到人力填充过程中产生的填充路线是否符合规范标准,最好是从坑道四周向中心进行填充作业。当施工人员在重新填充管道管沟前,要确保已经将管道周围积土进行有力夯实,如果想用小型好事机械设备去进行回填夯实,必须要保证其不会破坏损害到现场的管道。
1.2机械填充夯实方法
建筑工程施工单位要想保障填土压实的密实度和均匀性,有效提升碾压工作效率,就必须合理运用机械填充夯实方法。施工人员在操控碾压机械设备进行碾压作业之前,需要先使用轻型推土机推平,并使用振动平碾压实碎土石,严格按照先静压后振压的规范施工程序。施工人员在操作碾压机械设备进行填土压实时,要保持行驶速度始终处于一个合理范围内,同时还需科学有效设置执行好填方压实次数,避免对基础管道造成任何损坏影响。管理部门要督促现场施工人员科学遵循“薄填、慢驶、多次”的机械碾压方法,保证每层压实遍数≮6次,碾压轮的每次重叠宽度要控制在15~25cm,防止出现漏压现象。在填土压实过后,施工人员要进行认真检查倘若存在着边角或者边缘处有压实不到位的地位,则可以辅助采用人力夯实或者小型夯实机进行配合夯实。在运用平碾压路机设备平碾碾压一层完后,现场施工人员还需操控推土机设备进行表层拉毛。
2 土方回填后的压实技术措施
2.1合理控制土料含水率
确保碾压力度一致时,填土含水率状况会影响到填土碾压成效与碾压质量。对于含水量较低的土方来说,土壤本身颗粒具有较为显著的摩擦力,为此会影响到碾压质量。如果回填土的水分占比较高,土颗粒间的阻力比较有限,通过水的渗透,土壤颗粒间的摩擦力大幅减弱,可以大幅提高回填土的碾压成效。基于之前碾压技术的现实运用状况,各类土壤水分占比需采用测验的方式进行确定,这样才可以得出可靠结果。唯有在确保土壤水分占比恰当的基础上,土壤碾压成效才能达到理想状态。详情见表1所示。为此,在进行碾压作业过程中,应当基于施工工程的土质状况与土质架构测验土壤中的水分占比,选用最恰当的土壤配置比例。明确了土壤水分所占比例之后,可使用人工干预的方式,对土壤水分占比进行调节。如果测验结果显示土壤水分占比过高,可使用翻松晒干的方式对水分占比进行调节。对于含水比例较低的土壤,可使用喷水的方式,让其水分占比增大。
2.2合理控制压实厚度
压实技术在实际的应用过程中,其压实厚度和土壤的压实效果之间存在的紧密的联系。其它条件相同时,检测压实涂层的密度以及深度,可以发现,土层密实度随着深度的逐渐增大而出现了减小的趋势。若压实工具选择不同,则会达到不同的压实效果。因此,在实际压实工作当中,可以结合土质条件、施工设计需求和土方施工要求,选择合理的压实施工工具,确定最佳的土壤压实参数。如果在铺设填土的过程中,产生了填土厚度过大的状况,则不能确保土壤下层土层的紧密度,第一时间对土方实施碾压操作,也无法提升下层土层紧密度。如果土壤层厚度过薄,下层土层由于受反复碾压而产生架构毁坏的状况。总而言之,在决定压实土壤具体厚度的过程中,应当基于作业的现实状况、碾压机器的功能、土壤的具体状况等,选取最理想的碾压厚度。填土施工时的分层厚度以及压实遍数相关数据见表2.
2.3填土操作的具体要求
在开展填土施工操作时,人工填土和机械填土方式需要注意的事项不同,针对不同的施工方式,需要注意填土操作具体要求。
2.3.1人工填土要求
采取人工填土时,具体要求如下:土方回填时一般从最低部分开始,从一端向着另一端开始,自上向下,采取分层铺填的方式进行回填土。若选择人工夯实方式,每层铺设厚度夯实之后不超过20cm;若选择打夯机械夯实时,每层铺设厚度夯实后不超过25cm。深坑和浅坑(或槽)相连时,需要先将深坑或者深槽填到与浅坑或者浅槽位置向平之后,再采取全面分层填夯。若选择分段填筑的方式,则交接的位置需要填成阶梯型。墙基和管道位置处的土方回填需要在两侧选择细土回填,同时注意回填时将细土均匀回填,并做好夯实工作,避免墙基和管道中心线的位置出现位移的情况。人工夯填土一般选择质量在60-80kg的石夯、木夯或者铁夯,拉绳人数为4-8人,扶夯和举高不能小于0.5m,每次压半夯,然后按照次序开展施工。一般施工面积比较大时,人工回填时需要使用打夯机夯实回填土方。两台机器平行时,保持间距大于等于3m,在相同夯打路线上,保持前后之间的间距大于等于10m。
2.3.2机械填土要求
采取机械填土时,具体要求如下:机械填土时主要使用推土机,具体施工时,需要按照从下到上分层进行填土。施工人员驾驶推土机需要具备一定的机械操作能力,持证上岗,能够合理控制每层回填土的厚度,保证上下幅度不大于30cm。部分特定的区域,进行推土操作时,难度太大,此时推土机需要在高位置附近推土作业,此时需要选择一次推卸方式。回填土方时,需要使用推土机来运输土料,这样不但能够提升施工的作业效率,还能够集中完成运输工作,将土方快速运输到指定好的位置,借助铲刀完成卸土工作。然后再使用推土机的后退操作,将运输过来的土方刮平。最后,再操作推土机对回填土方进行压实处理。在实际铺土时,需要控制铺土层的厚度在30-50cm范围以内。具体在铺土时,需要结合施工现场的情况以及机械自身的性能确定铺土的厚度。完成铺土的工作之后,空车完成地面土层的刮平工作,为后续压实设备的操作提供必要的保障和技术支持。若采用自卸汽车运输回填土壤时,也需要使用推土机、摊铺机当运输过来的涂料铺平,同时,还需要提前控制好运输汽车的运输线路,避免在完成铺设的虚土上运输,对其产生不良影响。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任何施工单位都需要高度重视土方回填与压实工作,土方回填与压实技术的实践应用水平一定程度会影响到建筑工程的整体施工质量。因此,施工单位要切实落实好土方回填、压实等施工程序,强化对土方回填的效果监测工作,合理使用压实技术,提高建筑物整体施工质量。
参考文献:
[1]陈太文.建筑施工中土方填筑与压实技术的探讨[J].科学技术创新,2016(16):207-208.
[2]潘旭.探讨建筑工程基础土方回填与压实技术[J].中华民居(下旬刊),2017(5):24-26.
[3]杨双,毛丽萍.浅谈建筑工程土方的回填与压实技术措施.珠江水运,2018(24):65-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