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加入书签
添加成功
收藏成功
分享

绿色金融对企业融资约束的影响研究

赣商
泰国格乐大学 泰国曼谷 10210

摘要:随着全球对环境保护的重视和可持续发展的需求日益增加,绿色金融作为一种新兴的金融理念逐渐受到关注。然而,绿色金融对企业融资约束的影响机制尚未充分探究。因此,本研究旨在研究绿色金融对企业融资约束的影响,并以公司环境责任感作为中介变量,深入剖析其内在机制。通过实证分析方法,运用统计分析和回归分析对企业数据样本进行研究。研究结果将对企业决策和金融机构的业务运作提供重要参考,推动绿色金融的发展,并促进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本研究的创新之处在于综合考虑了绿色金融和融资约束问题,引入了环境责任感作为中介变量,并通过VIF检验排除了共线性的影响。

关键词:绿色金融;企业融资约束;企业环境责任感;可持续发展

随着人类社会不断发展,环保成了人们越来越关注的问题,于是绿色金融便慢慢成为了一颗行业的新星冉冉升起,那么究竟何为绿色金融,顾名思义就是将环保的相关成分包含进金融决策当中,以此来推动经济得以持续性发展。对于企业来说,充分认识到绿色金融的利弊和影响力可以对解决融资约束发挥重要的作用。综合中国很多污染严重的企业发布信息来讲,所有展露信息的可信任度并没有很高,几乎所有的企业都是十分不重视的状态,这也大大的增加了金融机构投资的难度,因此在判断时,可以把绿色声誉的指标作为现实的指针,以此来判断真实的企业现阶段经营状况。

1 绿色金融概述

绿色金融这个概念在中国,还是属于刚开始起步的范围,是中国政府提出的一个大胆创新的政策理念,专家们现阶段的实践经验还是属于比较少的,理论居多,不过,中国越来越重视环境保护这个问题,所以在大时代牵引之下,未来环境保护以及绿色金融这个问题一定会被更好的解决和优化,不论是理论探索还是学术研究发展阶段都会引领更好的未来。绿色金融是新兴的政策,专家从不同的角度层面,例如宏观角度来看的话,综合很多地区和省份的实际情况,能够探讨出十分多的计划思路和未来发展。

绿色金融的发展需要政府、金融机构、企业和社会各方的共同参与和合作。政府应制定相关政策和监管措施,金融机构应提供绿色金融产品和服务,企业应实施环境管理和报告,社会各界应加强宣传和意识培养。

2 企业融资约束概述

资金束缚与 MM 理论大致相同,Modigliani and Miller (1958)觉得一个完美的资本大环境当中,一个企业的内外部融资成本是同样的,企业会更喜欢内部消化,即 Myers and Majluf (1984)建立的“优序融资理论”。Fazzari et al. (1988)第一次将融资约束做了论断:如果企业进行内部投融资而不是选择外部融资的话,那么,企业受到资金束缚的概率就会小很多,邓可斌和曾海舰(2014)企业的投资机会不是那么多,同时获得资金的机会也不会更大,成本付出和收益不相对的时候,就会严重影响企业的未来向好迈步。

企业在面临资本不足或成本较高的风险时,可能会受到融资限制,从而限制了其获取外部资金的能力和条件。在经济理论中,融资约束是指由于企业不能从金融机构获得足够数量的资金而使其无法满足正常经营活动所需要的一种状态。作为评估融资限制程度的一项指标,风险资本涵盖了资金供应、风险和长期影响等多个方面。

未来还会面临着许多挑战,方方面面的影响更是层出不穷。经济社会不断的发展,绿色金融在企业当中起到的作用也越来越大,专家学者的探讨层面不断加深,慢慢的资金束缚以及融资困难的问题也将会不在是大问题。探讨绿色科技更新迭代、绿色声誉以及资金束缚等等之间的关系,将会对各大公司的各方面发展都具有深远意义。

3 企业环境责任概述

对于企业而言,社会责任更加强调企业对于环境保护的责任主体地位及给社会带来的影响和关注。乔治·恩德勤(2007)指出,企业社会责任属于相对宽泛的概念范畴,可以细分为经济上的、环境保护上的、社会大层面上的几类。Carroll (1979)指出,环境保护的责任要从社会各大利益主体中分担。因此,企业承担社会责任就是要对社会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应对,其中包括环境问题,而这一责任的分担对于能源公司而言是十分重要的,这关乎于能源公司能否长久发展以及如何发展的问题。尽管当前主流的观点都认同环境责任属于企业社会责任中的一部分,但对于其具体的定义还是模糊不定的,学界也在不断就这一话题进行探讨。

尽管大部分的研究人员并未就环境责任这一名词达成共识,但对于其所包括的内容却有着一致的意见,即:环境责任是被包括在社会责任当中的,也就是说除去企业直接作用于人类本身做出的慈善类事业外,环境责任是侧面对人类生存环境的一种维护。

国外在很早之前就开始了对企业社会责任的研究,在细分领域下还做了环境责任与企业绩效之间关联性的深入研究,虽然有大量研究的尝试,但在最终成果上还是存在空缺。不过不少研究已经表明了,二者之间有正向关联。

4 研究假设

4.1绿色金融对企业融资约束的影响

绿色金融是一种以绿色债券、绿色贷款、绿色投资基金等为代表的以保护环境,促进可持续发展为核心的金融行为。发展绿色金融,已然成为当下国家经济发展之道,企业生存之道。绿色金融能够降低融资的难度和门槛。在国际社会各利益方对环境变化密切关注中,这些因素催生着绿色金融走向成熟(张思成,2018)。绿色金融具有利率较低,还款周期长等优势,企业可以借助绿色债券或贷款来获得企业运转所需要的资金。

因此,本文提出假设:

H1:绿色金融对企业融资约束具有负向影响

4.2绿色金融对企业环境责任的影响

绿色金融诞生的意义,就是为了环保事业,既保护环境又确保企业拥有资源进行发展,目的是让企业都参与到保护环境的事业中来。因此,其对环境要素的评估与管理将会对公司的环保行为产生重要影响。色融资能够促进公司对环保的重视,增强公司对环保的责任意识。绿色金融是一种以企业为主体,以其自身为主体,以符合低碳、节能、资源高效利用为核心的新型绿色金融,其投资与融资行为均需符合特定的环境标准与条件,从而提升企业环保意识(田惠芳,2016)。企业想要借力绿色金融,就需要在其环保行为上有所投入,提升企业的环境责任感。因此,本文支持绿色金融进一步发展。绿色金融将环境因素的评估与管理引入其中,增强企业对环境保护的意识,从而增强公司的环保责任感,有助于公司提高公司的环保管理水平与可持续发展能力,从而获得长久发展。因此,本研究提出假设H2:

H2:绿色金融对企业环境责任具有正向影响

4.3企业环境责任对企业融资约束的影响

企业在生产中对环境造成了负面影响,若企业不及时进行防治或干预,减少污染和破坏,则环境很有可能会进一步恶化,最终造成更加恶劣的后果。企业的环保意识以及环保行为是否存在,不仅与企业自身立足市场的形象有关系,而且对企业的融资约束也有直接的作用。我国上市公司中,公司的环境义务对公司的财务约束起到了正向作用。企业承担环境责任,履行环境义务的时候,要积极把握主动权,提升自己的可持续发展能力,提升自己的市场竞争优势,从而减少对资金的制约。因此,本研究提出假设H3:

H3:企业环境责任对企业融资约束具有负向影响

4.4企业环境责任在绿色金融与企业融资约束间的中介作用

发展绿色金融需要企业强烈的环境意识作为前提。绿色金融的最终目的是维持绿色、健康的生态环境,保障全人类生产生活的领域,确保企业有继续发展的环境(Testa & Amato, 2017)。公司的环境义务是绿色金融的根本,只有公司的环保义务落实到位,才能依靠绿色金融进行进一步发展。随着公司环境责任的完成,公司可以更好地获取到更多的绿色金融服务,进而减少公司的融资成本(Huang, 2020)。因此,本文先提出猜测:公司的融资难度与其过往的环保意识和行为之间具有关联性。为可以借力绿色金融进行发展,减少融资成本,企业在环境保护方面的意识必须得到相应的进步(Shah, 2021)。基于此,上市公司的环保义务状况,更是我国上市公司在选择上市公司时的一个重要指标。因此,本研究提出假设H4:

H4:企业环境责任在绿色金融与企业融资约束间具有中介作用

5 结论与建议

对于2012-2022年我国沪深A股上市公司的数据样本,我们进行了一项系统性研究,旨在探究绿色金融和公司环境责任对融资约束的影响,并深入研究了企业的异质性和融资渠道。研究发现,绿色金融与企业融资约束之间存在显着正相关关系。

(1)经实证发现,增加绿色金融的数量对于缓解企业融资方面的限制具有显著的积极影响;此外,本文还发现,随着绿色发展理念逐渐深入人心,政府支持力度不断加大,绿色金融在我国的发展势头越来越强劲,未来绿色金融体系将成为我国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之一。

(2)企业的融资约束可以得到显著缓解,特别是对于那些污染严重、国有企业以及注册在东部的企业而言,良好的公司环境声誉显得尤为重要;因此,本文不仅有助于加深对企业与政府关系的认识,而且对于我国经济增长方式转变也有重要意义。

(3)绿色金融在缓解企业融资约束方面具有显著的中介作用,特别是在声誉不佳的企业中,其影响更加明显;对于那些享有良好声誉的企业而言,持续增加绿色金融可能会削弱其独立缓解效应,这或许是因为投资者认为在绿色声誉较佳的情况下,继续增加绿色金融并不能直接为企业带来好处,因为绿色金融的高昂研发成本和存在的正外部性削弱了企业短期内的盈利预期,反映了资本市场的短视和逐利性.

为了缓解融资约束,绿色金融和公司环境责任采取了增加信贷融资的措施,以促进外部融资渠道的发展。总体而言,本文的研究成果丰富了绿色金融、公司环境责任以及融资约束相关领域的研究文献,为企业缓解融资限制、加速绿色转型提供了全新的视角和思路。绿色金融创新是企业绿色转型和中国经济体绿色转型中不可或缺的一环,因为企业作为经济体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发展对于推动经济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

在绿色可持续发展群体观念下,随着社会热点的转移,企业需要充分利用政策红利,提高信披积极性,积极推进绿色转型,并频繁出台相关的“绿色金融”和“绿色低碳发展”政策。

从宏观角度来看,国家将大力推进绿色经济发展模式,并加大对环保产业的扶持力度,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我国经济结构的优化升级。在政策的推动下,金融市场将更加注重企业的环保属性,倾向于加大绿色投资力度,此时企业应致力于提供高品质的环保型产品和服务,以履行社会责任,同时也是获取融资的重要途径。因此,在此背景之下,企业应该主动调整自身行为以适应市场变化,积极进行绿色金融创新。作为金融市场中的资金需求方,企业可以探索提升绿色金融创新研发的投入和积极性,以获得更多政府和金融机构的资金支持,从而摆脱融资限制的困境。本文以我国上市公司为样本,检验了绿色金融创新对其融资约束水平的影响。

研究绿色金融对于促进我国经济增长具有重要意义。当前,我国的绿色金融体系主要以绿色信贷为核心,与本文的实证研究结果相似,然而,股权融资在支持企业绿色发展方面的作用仍有待加强,因此需要建立完善的绿色金融体系,以扩大企业的绿色融资渠道。

本文从公司层面对上市公司的环境信息进行了分析研究,以期为解决上市公司环境信息不对称提供参考依据。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数据已成为新的生产要素,因此,联合各地环保局和国家生态环境部,建立了环境数据共享机制,并对上市公司的环境信息披露质量进行了严格监督,这有助于充分展示企业的各类环保信息,降低信息不对称问题,有效缓解融资约束,推动实体企业向绿色转型。

5 研究展望与不足

本文探究了绿色金融对企业融资限制的影响,并以企业的环境责任作为中介变量,旨在为该领域的深入研究提供前瞻性的展望。在可持续发展的大趋势下,越来越多的企业已经认识到环境保护的至关重要性,并积极采取措施来提升其环境绩效。

对于该领域的理论认识和实践应用,需要深入探究其他因素的干扰效应,以进一步提升我们的认知水平。同时,企业作为社会经济活动主体,应当主动承担环境保护义务,树立良好企业形象。金融机构和企业管理者应当深刻认识到绿色金融和企业环境责任的重要性,积极引入绿色金融工具,以履行企业的环境责任,推动可持续发展的实现。

为了研究绿色金融对企业融资约束的影响,必须获取大量的数据支持,其中包括企业的融资数据、环境责任数据等,这些数据的可靠性和质量至关重要。因此,如何保证数据可得成为了研究中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然而,当前可用的数据或许存在一些制约因素,例如获取数据的难度、数据缺失等问题。为了确保研究的可靠性和有效性,未来的研究必须致力于解决这些问题,提升数据的可获得性和质量。

参考文献:

[1] 白平则(2004)。论公司的环境责任。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02),30-35.

[2] 董晓红、富勇(2018)。绿色金融发展及影响因素时空维度分析。统计与决策,34(20),94-98.

[3] 廖筠、胡伟娟、杨丹丹(2019)。绿色信贷对银行经营效率影响的动态分析基于面板VAR模型。财经论丛,(02),57-64.

[4] 黄子珩(2021)。融资约束与减税政策的宏观效果——基于 DSGE 的模拟与分析。财经理论与实践,42(05),101-107.

[5] 方先明、那晋领(2020)。创业板上市公司绿色创新溢酬研究。经济研究,55(10),106-123.

[6] 葛菁(2019)。绿色技术创新、碳会计信息披露与重污染企业融资约束。财会通讯,(24),95-100.

[7] 张成思、刘贯春(2018)。中国实业部门投融资决策机制研究——基于经济政策不确定性和融资约束异质性视角。经济研究,53(12),51-67.

*本文暂不支持打印功能

mon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