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加入书签
添加成功
收藏成功
分享

新文科背景下“古代汉语”课程创新型多样性的混合式教学模式探索与实践

新作文·教学交流
广西民族大学相思湖学院 广西 南宁 530031

摘  要:新文科是以当今时代为背景,将现代信息技术与文科结合起来,突破传统文科的“桎梏”,进行具有时代性的继承与创新。古代汉语就是传统文科的代表之一,长期以来,受古奥艰深的课程内容和字词句落实的教学目标的限制,传统的教学模式已经不适应当下时代人才的培养目标,所以针对传统教学中突出的五个矛盾为切入点,进行古代汉语课程创新型多样性的混合式教学模式探索与实践,充分利用已有的课程资源,整合多端、多平台教学优势,将线上、线下相结合形成创新型多样性的混合教学模式。

关键词:新文科;古代汉语;教学模式;教学改革

文科,指的是人文社会科学的简称。实际上所谓的新文科是针对于传统文科而言的。传统文科侧重专业性的培养,专业之间彼此分类明确,划分成各个专业领域,并且经过各专业领域人才的不断“耕耘”,均取得很大建树。但不断的“单向挖掘”也造成了各个专业领域之间壁垒过厚,而新文科则是侧重打破壁垒。新文科是以当今时代为背景,将现代信息技术与文科结合起来,突破传统文科的“桎梏”,进行具有时代性的继承与创新,促进多学科间的交流,培养符合新时代要求的人才。

古代汉语就是传统文科的代表之一,《古代汉语》是汉语言文学专业的核心课程之一,属于学科基础课,长期以来,受古奥艰深的课程内容的限制,古代汉语的教学模式多为填鸭式教学,已经不适应当下时代人才的培养目标,所以针对教学主体本末倒置的矛盾、满堂灌的授课方式与自我学习能力提升的矛盾、大班授课与个体差异的矛盾、师生交流少与随时沟通的矛盾和信息技术与课程融合度的矛盾五个矛盾为切入点,进行古代汉语课程创新型多样性的混合式教学模式探索与实践,充分利用已有的课程资源,整合多端、多平台教学优势,将线上、线下相结合形成创新型多样性的混合教学模式,将传统的以教师为主,过渡到以学生为主,将师生互动拓展至课前和课后以及将本学科知识与其他学科相结合。

一、传统教学模式中隐藏的“矛盾”

1.教学主体本末倒置的矛盾

传统的古代汉语课程作为一门理论课程往往是以老师的讲授为主。理论知识的学习,导致学生古汉语课程更多的偏重老师在课堂的讲解,整个课堂的侧重点在老师,整个教学也是以老师为主体,而不是更重要的学生,这样就无法在教学设计中做到以学生为中心。所以在传统古代汉语课堂中就会产生课堂的主体是老师而不是学生这种本末倒置的矛盾。

2.满堂灌的授课方式与自我学习能力提升的矛盾

古代汉语课程属于语言理论课程,不像文学课堂具有“美感”和趣味性。由于课程前期需要大量的基础知识积累,以至于传统课堂过分注重理论知识填鸭式的灌输,选择的授课方式也就成了“满堂灌”。单纯的进行理论知识的讲解枯燥而又“无味”,再加上古代汉语晦涩难懂的特点,学生一节课能够有效学习到的知识是有限的,大大降低了学生的学习效率。而且前期需要积累的理论知识并不能与学生的实际生活联系在一起,更是大大降低了学生学习古代汉语的兴趣。

古代汉语理论知识古奥艰深,如果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效率不高,积累知识不够扎实,课下自学阶段就会造成学生对学过的古代汉语理论知识难以理解、难以记忆、难以内化。学生想要进行基础知识积累除了靠自己死记硬背再无他法,甚至有时学生想要自学都无从下手。因此,满堂灌的授课方式,很难让学生通过自学的方式形成完善的古汉语知识框架和构建有效的古代汉语知识体系。

因此在传统古代汉语课堂中,满堂灌的授课方式与学生自我学习能力提升存在极大的矛盾。

3.大班授课与个体差异的矛盾

汉语言文学专业在各个学校都是大专业,学生数量很多。古代汉语又是汉语言文学专业的核心课程,属于必修,因此更多的学校选择大班教学。但这种教学方式无法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要求。就以本校为例(广西民族大学相思湖学院),作为民办本科,学生质量参差不齐,尤其是本校的汉语言文学专升本班级,其中的学生来自多个专业,他们的基础、能力和学习思维都有所不同,如果我们选择大班教学,再加上填鸭式的满堂灌这种单一方式,明显无法满足全部学生,学生能学到的有效知识也是有很大差异。

4.师生交流少与随时沟通的矛盾

前文已经提到,古代汉语属于汉语言核心课程,并且古奥艰深,只是晦涩难懂,需要学生与老师随时沟通,讲解相关知识。但传统的古代汉语教学又往往采用大班教学,导致师生之间紧靠上课时间进行交流远远不够,更何况填鸭式教学又大大压缩了师生交流的时间。因此,传统的古代汉语课堂也造成了师生交流少与随时沟通的矛盾

5.信息技术与课程融合度的矛盾

新文科建设就是讲信息技术与古代汉语教学结合起来,但显然传统的古代汉语课堂更偏重与老师的理论知识讲解,整个教学活动以老师为主,采用满堂灌式的授课方式,在传统教学模式下现代信息技术很难与古代汉语课程融合在一起。因此,想要将现代信息技术融入到古代汉语课程建设中,首先就需要对传统的教学模式进行改革。

二、创新型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在新文科背景下,想要解决传统古代汉语教学模式下的突出矛盾,就要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将现代信息技术与古代汉语课堂有机结合起来。充分利用已有的课程资源,整合多端、多平台教学优势,将线上、线下相结合形成创新型多样性的混合教学模式,将传统的以教师为主,过渡到以学生为主,将师生互动拓展至课前和课后以及将本学科知识与其他学科相结合。

1.多终端

所谓的多终端就是电脑端、手机端和数据端的三端结合。

①电脑端

电脑端的存在可以帮助教师上传课程资源、学生提交作业、教师批改作业等。虽然古代汉语的知识古奥艰深,晦涩难懂。但是教师将课程资源上传到电脑端,可以让学生提前预习,甚至是上传讲课视频,这样可以让学生对课堂上的知识查漏补缺,极大程度减少了大班授课与个体差异的矛盾。

②手机端

现代社会,手机早已成为必不可少的工具之一,我们可以充分利用这一必不可少的工具,将我们古代汉语教学的一部分搬到我们的手机当中,例如:师生线下课堂互动、教师线上辅导、学生线上自主学习等等。如此,手机的便利就换转化为一部分教育教学的便利,能够提高师生的沟通效率,也可以大大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避免了师生交流少与随时沟通的矛盾。

③数据端

传统教学模式下的古汉语教学,由于学生多、时间段,老师批改作业的效率很低,小测的频率也不多,课堂时间全部用来讲课,很少有时间对学生学过的只是进行检测,进行学情分析。将现代信息技术引人古代汉语教学当中,充分利用互联网进行辅助教学,数据端的存在能够帮助老师分析、检测学生的学习状况,进行有效的学情分析。

2.多平台

《古代汉语》课程创新改革,采用多平台。即不在仅仅使用课堂传统教学,而是同时建立在线课堂和非教室课堂教学。

首先,课堂教学可采用在线教学平台,

现如今可选择的教学平台很多,例如:希沃、雨课堂、云墨班等等。选用在线教育平台,可以提前发布教学资源,帮助学生更好的预习新课,提高上课效率。上课时候可以通过扫描让学生参与到课堂中,提高积极性。这些平台基本上都还具有对课件的反馈功能,如果学生没听懂,老师能在课上及时收到反馈。此外,在线教育平台不仅在实际课堂教学中优势突出,更有助于学生在特殊情况下进行网课学习的需求。

其次,利用微课平台,建立《古代汉语》微课

建立微课已经成为当今教学的发展趋势,微课本身优点很多,如:时间较短,内容精简;短小精悍,使用方便;资源多样,情境真实;主题突出、目标明确等等。这些固有的优点自不必说,但在此我要额外谈两点:

其一,微课打破了传统课堂必须在教室的缺陷,无论是地点还是形式,都可以突破固有传统课堂限制,提升学生兴趣,减少古汉语的枯燥性;

其二,《古代汉语》微课的建立可以帮助解决“满堂灌的授课方式与自我学习能力提升的矛盾”和“大班授课与个体差异的矛盾”两个矛盾。微课的存在可以让学生不断反复的温习,起到课后复习的作用,让同学们得以查漏补缺,能够更好地巩固本堂课知识。

再者,建立古汉语“小讲堂”

所谓的微信小讲堂,就是利用抖音、快手、微博等短视频平台,建立学生自己的小讲堂。针对古汉语中涵盖的中国传统文化知识和古汉语小常识在这些“小讲台”上进行讲解,一方面帮助学生巩固知识和提升自学能力。另一方面可以传播中华优秀的传统文化知识。

最后,辅之以其他在线教育平台、问卷平台和交流传播平台。

①章黄国学:说文解字、在线工具书

②读秀、慕课:前言动态、优质资讯

③问卷星:问卷调查、量表测试

参考文献:

[1]杨红.新文科建设背景下古代汉语教学探析[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35(01):137-141.

[2]韦炜.古代汉语课程教学改革的探索[J].广西教育学院学报,2020,No.168(04):170-172.

[3]谢荣娥.古代汉语课程数字化学习平台的建设构想[J].语文教学与研究,2022,No.990(01):63-66.

基金项目:广西民族大学相思湖学院2021年度校级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工程项目“新文科背景下‘古代汉语’课程创新型多样性的混合式教学模式探索与实践”,项目编号:2021XJYB11

*本文暂不支持打印功能

mon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