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加入书签
添加成功
收藏成功
分享

心理健康教育中幼儿抗挫折能力的培养

名立媒体号
泰安市岱岳区实验幼儿园 271000

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抗挫折能力是幼儿形成健康人格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通过幼儿园实际发生的案例,引发了幼儿抗挫折能力的思考,通过对影响幼儿园抗挫折能力因素的分析,从幼儿、幼儿园、家庭、社区四个方面入手,探究开展对幼儿进行挫折教育的策略,从而引导幼儿形成健康人格,健康成长。

关键词:幼儿 抗挫折能力 挫折教育

人的一生中不可避免地会遇到各种挫折,当然幼儿时期也是不能例外。在日常生活中,很多家长爱护幼儿,小心翼翼地让幼儿处于他们的保护之下。在遇到困难的时候代替幼儿解决困难,不让孩子受到挫折。殊不知,这不是爱孩子,相反是在害孩子。在当前大环境之下,暴露出了很多抗挫折能力差而产生的悲剧。对这些悲剧深究就能发现挫折教育的重要性,我们必须要从小就进行挫折教育。

1.“我就是要哭!”

幼儿园终于开学了,小朋友们迈着轻快地步子回归到了他们的教室。不和谐的哭声打破了这种热烈的场景。

江一哭了,大家用好奇地眼神看着江一。老师询问江一发生了什么事情,江一并不理会,只是在那里专心地哭。老师细心观察之后,发现原来是江一的小椅子挪不动了。老师询问她是不是想要挪动一下她的小椅子。江一停止了哭声,点了点头。老师请她自己跟旁边的小朋友说一下。但江一并没有按照老师的话去做,而是继续大哭。直到旁边的小朋友忍不住了,主动让出空间,江一才结束了哭泣。

在上述的案例中,我们发现江一所经历的事情不过是在幼儿园生活中的一个小细节,这对江一来说也是一个小挫折。江一江一只是一味地选择哭泣,试图让别人来帮助自己。这证明了江一遇到挫折时的态度,不是想着要面对挫折,而是想要去逃避。

2.案例引发的思考

与江一发生的事情相类似的情况在生活中是非常常见的。但是遇到这种情况的时候,每一个幼儿的处理方式是不同的。幼儿时期面对挫折的态度也是未来他们面对挫折时的一种态度倾向性。鲜活的例子就是告诉我们在幼儿时期对幼儿进行挫折教育的重要性。

归根到底,是什么原因导致了很多幼儿抗挫折能力差呢?从下面几个方面进行分析:

第一,家庭教养方式。美国心理学家戴安娜鲍姆林德提出了家庭教养方式的两个维度,把教养方式分为权威型、专制型、溺爱型和忽视型四种。前三种家庭教养方式中家长都会主动代替幼儿解决挫折,甚至有些幼儿连面对挫折的机会都没有。所以当他们面对挫折的时候,最先想到的就是逃避。

第二,害怕失败而逃避。由于家庭教养方式的原因,幼儿很少单独面对挫折。所以,当他们面对挫折的时候,他们会感觉到恐慌。心底有想法,但是不敢去做,甚至觉得自己做了也是会失败。与其是这种结果,不如一开始就不做,直接选择逃避挫折。性格和身体状况。幼儿的性格因素是受家庭教养方式影响的,但是他们的性格是影响他们面对挫折的重要因素。性格比较软弱的幼儿在面对挫折时大多是逃避的状态。如果这个幼儿的身体状况并不是特别好,那么面对挫折时选择逃避就已经成了他们的必然行为。

从这些角度来看,我们发现对幼儿进行挫折教育已经成为了当前学前教育任务的重中之重。针对幼儿的身心发展状况,制定合理的策略,对幼儿进行挫折教育,增强幼儿的心理承受能力和面对挫折不畏惧的意志力。

3.培养幼儿抗挫折能力的策略

3.1从幼儿自身入手,树立正确的挫折观

帮助幼儿树立正确的挫折观是对幼儿进行挫折教育的前提。根据皮亚杰对认知的分类,幼儿处在具体运算阶段,具体形象思维占主导,抽象逻辑思维还处在发展时期。对于挫折还存在一种模糊的状态,当他们面临挫折的时候,就需要他们对所面对的挫折有深入的分析,在反复地体验中增加对挫折的认识。

3.2从幼儿园入手,发挥幼儿园的积极作用

3.2.1充分发挥教师的榜样示范作用

幼儿进入幼儿园之后,教师就成为了他们心目中的榜样。他们的行为开始出现了向师性。这种倾向有利于教师充分发挥示范作用。根据观察学习的理论,教师面对挫折时的态度会影响幼儿,对幼儿产生替代强化。幼儿与老师长期相处,就会受到教师榜样的影响。在这种潜移默化之下,幼儿挫折教育成功的几率就会大增。

3.2.2一日活动中渗透挫折教育

学前阶段的教育是不同于其他学段的,它比其他阶段更加具有生活性。一日活动包含幼儿学习和生活的各个方面。在一日活动中,教师可以抓住一些小细节对幼儿进行挫折教育。幼儿对这些比较熟悉。教师随机利用现实情境,让幼儿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尝试自主解决问题,完成任务。

3.2.3利用环境潜移默化进行挫折教育

幼儿园中除了利用老师和一些媒体设备之外,还可以运用环境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幼儿园。这里的环境包括幼儿园的物质环境和心理环境。创设宽松愉悦的心理环境是幼儿抗挫折能力培养的前提。教师为幼儿创设了一种平静温暖的心理氛围,愿意在这种环境中大胆尝试、探索,表达自己的心中所想。

3.3从家庭入手,家园合作共同渗透

3.3.1转变家长观念,家庭教育中渗透挫折教育

很多家长已经认识到了挫折教育的重要性,他们也在试图转变自身的观念,给幼儿面对挫折的机会。同时,家庭成员之间教育观念也更加强调一致性。家庭成员根据孩子的性格特征,在生活的细小之处及时渗透挫折教育。

3.3.2加强家园合作,家园合力促发展

家长对于挫折教育已经有了正确的认识,与幼儿园的挫折教育理念相呼应。在进行挫折教育的过程中,家长及时与教师沟通,双方挫折教育的理念达成一致,共同提升幼儿的抗挫折能力,科学地进行挫折教育。通过幼儿园和家庭的密切配合,幼儿的抗挫折能力得到一定程度的提高。

3.4充分利用社区资源,创造有利社会环境

充分利用社区的资源,创设有利于幼儿进行挫折教育的环境,带领幼儿进入实际生活之中,通过实地参观、亲身体验等活动,学习一些应对挫折的方法。在真实情境中锻炼幼儿,培养幼儿不怕吃苦、敢于面对挫折的信心。

4.结语

我们必须将幼儿的挫折教育放在重要位置。不仅让幼儿树立正确的挫折观,幼儿园内部各要素充分发挥着在挫折教育中的积极作用,还要加强幼儿园、家庭和社区之间的合作。让幼儿在生活中认识挫折,勇敢面对挫折,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① 王亚萍.心理健康教育中幼儿抗挫能力培养的探索与实践.[J].教育研究,2017(11):33-34.

② 明文娟.学前幼儿的挫折教育策略与方法.[J].才智,2019(11):78.

③ 徐乐,刘忠原.浅谈幼儿抗挫折能力的培养.[J].社科导论论,2014(12):183-184.

*本文暂不支持打印功能

mon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