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加入书签
添加成功
收藏成功
分享

相得益彰共从容:班主任工作与小学语文教学的有效结合

中小学教育媒体号
汨罗市正则学校 湖南省岳阳市 414400

摘要: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对小学教育教学提出新的要求,需要教师直面挑战,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班主任每天需要管理班级,督促学生改正不合理的学习行为,提高学生学习质量。语文是一门重要教学科目,陶冶学生情操,提高学生综合素养。因此新的教学形势下,班主任工作需要与小学语文教学有效结合,讲授基础知识的同时,也要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基于此,本文将从树立生本理念、重视情感调动、结合生活教学三方面浅析班主任工作与小学语文教学的有效结合。

关键词:小学语文;班主任工作;教学

引言

小学阶段,学生处于身心发展重要时期,需要教师对学生进行科学引导,促进学生健康成长。班主任是班级的领导,也担负讲解知识的重要责任。语文是学生需要学习的重要科目,现实中大部分班主任都是由语文教师担任,这就需要教师提高自身教学水平,不仅能够将语文知识讲解清楚,也能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提高班级管理效率。因此小学语文教师需要明确自身教学责任,梳理清楚教学内容,做好班主任工作,与学生和谐相处,促进学生整体素质的提高。但是实际教学中,部分小学语文教师没有兼顾好班主任工作和语文教学工作,班级管理与语文教学之间没有实现有效结合,不仅影响学生语文素养的提升,也不利于班级管理效率的提升。针对以上问题,本文将从构建良好师生关系、培养良好学习习惯、学生树立正确三观三方面出发,为班主任工作与小学语文教学的有效结合提供几点建议。

一、树立生本理念,构建良好师生关系

课程改革发展过程中,小学教学模式发生一些变化,生本理念已经融入教学活动中,教师不再是教学中的主导者,更为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传统教育理念影响下,班主任工作与小学语文教学没有实现有效结合,教师将两项工作割裂开,没有整合教育资源,固化要求学生按照自己的想法学习,生本理念得不到教师的重视,不利于构建良好师生关系。随着教学发展,生本理念受到更多关注,班主任工作与小学语文教学有效结合,教师讲解语文基础知识的同时,也会重视德育与智育,突出学生主体地位,激发学生学习主动性,构建和谐师生关系,为后续教学活动的开展奠定坚实基础。

例如:讲解《司马光》课文时,教师不仅仅可以从教材内容出发,也可以结合班主任工作进行思考,营造活跃的课堂氛围,引导学生从课文内容中总结学习经验,明白如何在有危险时保护自己,尽量不让自己处于危险中,如果有同学发生危险,需要及时告知教师。教师日常教学时,多和学生互动和交流,给予学生真切的关心和爱护,转变班级管理严肃的状态,学生对班级管理的抗拒心理得到缓解,有利于构建良好师生关系。教师树立生本理念,将班主任工作与语文教学活动有效结合,能够给予学生良好的学习感受,促进学生学习质量提升的同时,也能提高班级管理效率[1]。

二、重视情感调动,培养良好学习习惯

小学语文教学活动,教师需要重视语文知识的委婉性,调动学生情感,转变学生对学习活动枯燥、生硬的刻板印象,提高学生学习热情,促进教学活动的顺利开展。以往小学语文教学活动中,一些教师没有将班主任工作与语文教学深度融合,不重视学生情感的调动,采用不符合学生心理接受度的教学形式和手段教学和管理班级,导致学生对教师的班级管理工作与教学工作都不感兴趣,参与度不高。因此教师应该从学生实际情况出发,结合班主任工作内容和语文教学内容,以学生容易接受的方式开展相关教学活动,缓解学生抗拒心理,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例如:讲解《我不能失信》时,教师可以结合学生熟悉的小故事进行教学,引导学生从课文中明白很多人生道理,做一个守信的人。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进行角色扮演,将课文中的人物生动化展现在课堂上,其他学生认真观看,从语言和动作中,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与记忆,反思自己日常行为,是否做到了诚实守信,促使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与生活习惯。教师也可以引导学生课下自主搜集相关小故事,课上与其他学生分享故事内容,教师启发学生思考,引导学生带着情感阅读课文和听故事,从中积累生活经验,成长为具有高素质的人才。教师重视学生情感的调动,引导学生从语文学习中明白做人做事的道理,促进学生全面发展[2]。

三、结合生活教学,学生树立正确三观

小学阶段,学生各方面能力都较弱,教师需要立足教学实际,将班主任工作与小学语文教学有效结合,突出教学内容的实践性和生活性,引导学生结合生活实际思考教学内容,丰富学生实践经验和生活经验,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三观。以往小学语文教学活动和班主任工作中,教师没有结合生活实际教学,导致学生没有真实感,不会主动配合班主任工作,也不会深度探究语文知识,不利于学生正确三观的形成。新的时期,班主任工作与小学语文教学深度融合,教师需要整合教学资源,对学生进行全面引导,结合生活实际教学,提高班级管理质量的同时,促进学生三观的形成。

例如:学习《守株待兔》时,教师结合生活实际,引入一些学生常见的场景,让学生结合努力工作有所收获的实际事件,思考课文内容蕴含的深层次含义,学生能够明白勤劳努力的重要性,不要过于懒惰,想要成功就要先付出行动。学生日常学习与生活中,会严格要求自己,做一个努力且真诚的人。教师也可以引导学生想想自己身边是否存在与课文内容一样的人,自己是否也存在课文主人公的思想和行为。学生在回想和反思中实现成长,教师及时给予鼓励,让学生改正不好的思想和行为,树立正确学习观念。教师也可以适当延展教材内容,引导学生思考不好的生活观念和行为还有哪些,课堂不认真学习、课后沉迷游戏等等现象是不是正在困扰着部分学生,教师从学生实际情况出发,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三观,提高学生管理能力,促进学生健康发展[3]。

结束语

综上所述,小学语文学科博大精深,对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具有重要促进作用。班主任工作相对复杂多变,需要教师将两者结合起来,将班主任工作与小学语文教学深度融入,引导学生在语文知识学习中,明白很多人生道理,规范自身行为,形成正确的三观和学习习惯,对学生明确学习方向、综合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张晓燕.浅谈班主任工作与小学语文教学的有效结合[J].新课程,2022(43):223-225.

[2]孙琦. 小学语文教学和班主任管理有效结合探究[C]//廊坊市应用经济学会.对接京津——社会形态 基础教育论文集.[出版者不详],2022:4.DOI:10.26914/c.cnkihy.2022.048110.

[3]吴慧芳. 探究小学语文教学和班主任管理的有效结合[C]//廊坊市应用经济学会.对接京津——协调推进 基础教育论文集.[出版者不详],2022:3.DOI:10.26914/c.cnkihy.2022.041050.

*本文暂不支持打印功能

mon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