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加入书签
摩崖书法景观与摩崖书法传承
摘要:书法景观是书法文化的重要构成形式,书法景观也是书法传承的重要途径。书法景观的研究对于书法文化传承的研究有着重要的意义。这意味着书法传承不仅仅在纯艺术领域,还有一个同等重要的领域就是在景观中。传统书法研究一般将书法作为依赖于纸绢竹帛媒介的一种平面视觉艺术。对于书法的研究,似乎可以从更多的角度来进行。
关键词:摩崖;景观;传承
一、书法景观简介
书法景观隶属于文化景观的一种,以书法作为人文景观要素,由成批书法作品在特定地理空间范围内集体展现形成的具有特殊外部视觉特征和特殊地方感的场所环境,与其他自然、人文景观相组合,构成独具中国特色的文化地理景观,在一定空间范围内具有特殊地位。书法景观也是一种特殊的中国文化地理景观。
摩崖石刻主要是历代游人在欣赏完自然风光之后,有感而发,隽刻在自然风景石上的文字石刻、题壁、铭文等等。由于书写环境与条件的限制,摩崖多以大字榜书的形式来呈现,字势多敦厚舒展、雍容大方,与苍茫的山石相呼应。这些碑刻经历多年的雨打风吹,锋芒毕露的字早已被岁月磨平棱角,随着自然所带来的剥蚀,整体愈加雄伟厚重、自然古朴。
众所周知,书法是点线组合的艺术,通过点线的对比变化,黑白与空间的对比来达其性情,形其哀乐。书法艺术以新鲜的血液融入到自然环境中,与山石融为一体,互相衬托,在很大程度上不仅增加了景观的观赏性,而且提高了景观的观赏效果和人的审美水平。中国书法正以另类的方式融入现代人的日常生活。
1桐柏山摩崖景观
桐柏山摩崖题记位于浙江省台州市天台县桐柏山,始于唐元和时期,止于民国。主要分布在琼台仙谷景区和天台山大瀑布地区,共计摩崖22处。题记的内容主要是对道教圣地的仰慕和对琼台仙境的描绘。桐柏山摩崖题记保留了自唐至民国的书法字迹,展示了不同时代书法风格的演变以及镌刻工艺的艺术发展过程。
桐柏山摩崖较分散,大都依石而刻。唐代的摩崖石刻因年代久远,风化严重。有些文字依稀能够辨认,有些文字却早已消失,只留下浅浅的笔画痕迹。据导游讲,这里地势险峻,安全起见游客一般不参观。桐柏山的摩崖石刻大都不经修饰,按原貌呈现,古色古香的味道弥漫在山野间。
2雁荡山摩崖景观
雁荡山的摩崖碑刻,是雁荡山风景名胜区的总体景观的极为重要的组成部分,它和自然景观相互交融,相得益彰,是一份弥足珍贵的文化财富。雁荡山并不是单纯指一座山,雁荡山脉摩崖石刻数不胜数。整个上山的途中,名人题字随处可见。除了路边呈散点式的书法景观,龙鼻洞摩崖石刻、大龙湫摩崖石刻可谓是摩崖书法景观的集合地。
龙鼻洞摩崖题记计有历代摩崖及碑刻80多处,被称为“雁山石窟”,为文人墨客拜谒之地。洞中摩崖,以唐贞元十年包举题名为最早,以及宋、元、明、清及至民国均有题刻,多以题名、记游碑、诗碑等形式出现。大龙湫摩崖石刻岩壁上有摩崖石刻20多处。依山开凿,字大小不一,风格也不相同。现存有诗人杜甫的祖父“审言来”题刻,是至今发现的雁荡山最早的一处摩崖。
二、摩崖书法景观的分类
摩崖书法景观的分类方式有很多,按大小、形制、内容、书体都可以进行分类。本文按照形制将此次考察所看到的摩崖景观分为自然朴茂与山石共存、磨平棱角与山石互托两大类。
自然朴茂与山石共存这类型的摩崖景观,依据山体与岩石的天然面目,不经打磨,直接刻在载体上。文字的笔画随着岩石的凹凸面上下起伏,两者浑然天成,好似岩石形成之初摩崖就已经存在了。
天台山琼台仙谷景区仙人座区域的摩崖景观大都属此类。这里地势险峻,不易攀登,摩崖石刻也不经修饰,浑然天成。雁荡山龙鼻洞里的摩崖景观也属此类,龙鼻洞(图2-1)中的岩石分布巧妙,大小不一。洞中的摩崖石刻也因岩石的大小字数或多或少。由于摩崖有龙鼻洞为它遮风挡雨,保存相对完好。值得一提的是“琼台仙谷”四个大字,这四字题写(图2-2)在整个山的侧面,岩石本身比较光洁。随着景区的游步道边走边赏有“远近高低各不同”之妙,这四字的布局无疑与人的视觉感受息息相关。摩崖石刻作为书法景观的功能,在这里展现的淋漓尽致。
磨平棱角与山石互托这类型的摩崖景观,将所书刻区域提前进行打磨。以石面代替纸面,将光洁如新的石面重新布置安排,文字镶嵌其中。这类型的摩崖景观苍茫感较少,石质经过打磨显得温润如玉。文字的边缘也比较光洁,与秀美的江南山水融为一体。大龙湫(图2-3)区域的摩崖景观采用这种“磨平棱角”的方式较多,大字磅礴,小字细腻。
三、第三章 摩崖书法传承方式
一、保留原作
摩崖作品大多都暴露在大自然当中,免不了要经历风吹日晒。有些年代久远的历史遗迹已经不为人知,有些还留存在世。增强群众文物保护意识,保护文物需要全人类共同努力。
二、拓片留存
拓印技术是一种古老的信息采集方法,主要是用吸水性纸张覆盖于物体表面,接着将墨水涂抹于其上,留下镂刻痕迹。这种采
集方法获得的拓印作品能够长期保存,又便于携带展示。虽然摩崖作品只有一幅,但是拓片可以有很多种。不同的材料、拓印方式可以将摩崖作品的不同面目展现出来。
三、现代技术
针对大型摩崖作品可以采用摄影、扫描手段进行拍照留存,以数字化摄影技术来实现摩崖书法内容的谨慎保存与整理采集,这种方法既有利于摩崖书法的信息化转换,又便于摩崖书法内容的储存、转移和查询。雁荡山的摩崖石刻建立了数据库,将雁荡山的大小摩崖都记录在册,石刻图片、石刻尺寸、石刻内容都已完整采集。现代技术的问世,对文物的保存无疑是一大有裨益的。
结语
书法景观是中国传统文化艺术与日常生活和日常审美有机结合的产物,是中国书法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符号的重要表现,是中国书法文化链的重要环节。随着全国旅游业的发展,各地景区的建设都在如火如荼的开展。书法景观就成了绕不开躲不过的话题。在这次参观的众多石刻中摩崖作品数量最多,尺寸不一,面貌万千。正是这些精彩纷呈的摩崖作品与山中美景共同协作,才展现出天然与人工的和谐统一。书法作为景观出现不仅有着衬托环境的作用,而且还记录并传承当地的人文历史。
摩崖书法景观是由文章、书法和镌刻等构成的具有丰富文化内涵的综合性艺术,所以能发挥一种“寓教育于游乐”的特殊的功能。基于此,可以通过金石试图与先贤对话,寻找他们的踪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