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加入书签
添加成功
收藏成功
分享

幼儿园德育教育的实施途径

综合教研媒体号
广东省茂名市化州市长岐镇中心幼儿园 525128

摘要:在物质生活越来越丰富、社会活动越来越多元的情况下,加强对儿童的精神生活的建构和德育的培养,为儿童建立起一个良好的德育观念、思想意识,从而为他们以后参与社会活动、学习活动打下一个好的基础,是学校教育工作的重中之重。幼儿园应该加强对幼儿进行德育教育的关注,在德育教育的过程中,推动幼儿的整体发展,为他们提供更多可以独立地进行自我发展的空间和时间,让他们在德育的过程中得到发展和提高。

关键词:幼儿园;德育教育;实施途径

引言

幼儿期是人一生中的敏感期,是学习做人的奠基期。前苏联伟大的教育思想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蔑视背叛的种子,应该在孩子敏锐的年龄时期撒下去,这时候正是人的精神各个方面都在塑造深刻自我的时候。”幼儿园作为基础教育的基石,在其中开展德育教育,有利于推动幼儿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高尚的道德品质。立德树人背景下我们对孩子的培养应该是全方位的,不但要给他们一个强健的身体,还要给他们健康的心灵和高尚的道德情操。在满足幼儿成长和发展需要的同时,幼儿园德育应当朝着创新化和多元化的方向发展,使幼儿在学习的过程中可以发挥较强的主动性,进而推动幼儿的健康成长。

1.幼儿园德育教育的意义

人生百年,立于幼学。幼儿园教育是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幼儿一生的发展打好基础。作为教育教学的启蒙阶段,学前阶段对儿童的品德塑造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幼儿教师要把握这一重要的启蒙阶段,积极的对幼儿进行正确的引导,让幼儿能够在潜移默化之中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与良好的思想品质,为幼儿身心健康的成长与发展提供有力的支持。

德育教育是立德树人任务落实的主要渠道。在幼儿园开展德育教育,不仅能够帮助幼儿打下良好的成长基础,更是能够对立德树人这一任务的有效落实提供助力。幼儿教师要重视并积极的开展德育教育工作,在促进幼儿身心健康成长的同时,也为培养出更多优质的人才做好准备。

2.幼儿德育教育现状

教师对德育教育的认识不足。部分教师仍然以传统以说教为主的教育模式,让德育流于形式,走过场,心理上的不重视,形式上的不生动,内容单调、方法死板,极大地破坏了德育教育效果。根据幼儿园的教学实践来看,部分教师仍然只是简单开展识字、认数、唱歌、跳舞等活动,道德品行缺少正确的引导。从当前阶段幼儿教育的现实情况来看,一些幼儿园尽管开展了德育教育,但德育教育却存在着流于形式的问题,并没有发挥有效的作用,只是应付检查或在书面意义上得以保存,这导致幼儿教育体系中的德育教育没有发挥有效作用。

3.幼儿园德育教育的策略

《幼儿园工作规程》指出,幼儿德育总目标是:“萌发幼儿爱祖国、爱家乡、爱集体、爱劳动、爱科学的情感,培养诚实、自信、友爱、勇敢、勤学、好问、爱护公物、克服困难、讲礼貌、守纪律等良好的品德行为和习惯,以及活泼开朗的性格。”如何在教育教学中落实幼儿德育总目标?我们的做法具体如下。

3.1借助一日活动,渗透规则意识

一日活动皆课程。《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指出,要珍视游戏和生活的独特价值。所以,老师要在保持幼儿童心和创造力的前提下,将规矩意识融入到每天的生活和游戏活动中,使幼儿拥有初步的对事情的判定能力,并可以自觉地去遵循一些生活中的规矩和规范。老师要对儿童发生违背规矩的原因和原因进行综合分析,逐步提高儿童的责任心与义务感,并经常给儿童安排一些生活类的工作,这样不仅可以让儿童的欲望得到充分地得到满足,同时也可以让他们感受到一些规矩的含义与重要性,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3.2引入经典故事,树立德育榜样

幼儿真是喜欢听故事的阶段,对于生动有趣的故事,他们甚至可以百听不厌。因此,教师可以抓住这一契机,将德育教育与故事进行有效的融合,将“寓教于乐”贯彻到底,通过优秀的故事资源和榜样人物,为幼儿提供正确的思想引导,让幼儿在“听”故事的过程中“养”品德,在榜样的影响下自觉纠正不良行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

在教育过程中,为了更好地引入德育教育理念,教师应积极组织开展主题德育活动。在多样化的主题德育活动中,全面综合地应用多种教学方法,最大限度地发挥教育的整体效益。幼儿在主题德育活动中情感得到熏陶,社会性得到发展,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3.3倡导家园共育,培养儿童劳动观念

家庭是重要的教育资源,在家园共育中强调德育教育,有着重要意义。因为老师和家长的行为始终影响着儿童习惯的形成和他们的道德品质、心理健康、价值观、意识形态和社会公德,因此我们的家长、教师要言传身教。特别要重视对把劳动教育作为德育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环节,要为孩子们创造一个生活中的劳动环境中,为孩子们创造更多的自主劳动的可能性,让孩子们在劳动的过程中不断地提高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劳动意志力和劳动品质,从而推动幼儿更好的发展。

结语

幼儿园德育教育是学前教育重要组成部分,在幼儿园促进孩子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教育中,关键在德育。老师要根据儿童的身体和心理发展特点,设计出多样化的儿童德育教学活动,贯彻落实并高质量完成幼儿的德育目标。在此过程中,加强对儿童的劳动意识、规则意识和自主管理意识进行更深层次的培养,给予孩子更多的自由思维与解决问题的机会,培养孩子的独立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秦泽虎.红色博物馆幼儿德育功能路径的实股探索研究一以百色市为例[J].教育观察,2020(44).

[2]教育部.幼儿园工作规程.2015

*本文暂不支持打印功能

mon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