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加入书签
添加成功
收藏成功
分享

基于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的家校共育探索

综合教研媒体号
湖北省通城县大坪乡达丰完小 437400

摘要:在新的政策背景下,学校如何更有效地给予家庭教育指导实现家校共育是目前需要思考与探究的重要议题。教育本身就是一件深入灵魂的大事,扎根和熏染着每一个孩子的思想和灵魂,家庭教育是学校教育永远的底色,而父母是底色最重要的绘制者。家庭教育参差不齐,大部分学生家庭教育严重缺失为了较好地处理这类学生的教育问题,基于智慧教育平台家校共育的新教育模式由此提出。因此,探索与实践智慧教育平台家校共育的有效途径尤为重要。

关键词:智慧教育平台;家校共育;探索

1智慧教育的内容解析

智慧教育具有先进的科教设备,将教材内容与教师指导隐含于多媒体设备展示的教学课件之中,以视频信息与语音信息共同导引小学生的知识处理。而且,多媒体设备能够为小学生展示多个格式的文件信息,如视频、文字、语音、图片、幻灯片等。智慧教育还能够为小学生提供丰富多彩的网络资源,将承载着其他教师智慧的教学课件引入数学教学活动,为小学生提供新的思维启迪、资源辅助以及探究指导,实现“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教学课件能够将枯燥乏味的文本信息转变为赏心悦目、思维开放、创意独特的视频内容,为小学生输送更多更好的趣味吸引与人文诱导内容,集中小学生的注意力。

2小学数学家校合作存在的问题

2.1合作机制不完善

在学校教学实践过程中,学校存在各种顾虑,认为假如将学校工作全面公开,必定引发一些困扰。对于家长参与学校工作,学校持一定的怀疑态度。且教师对家长参加学校活动也心存担忧,比如家长过多关注自己的孩子,影响整体管理;时间有限,教师与家长过多交流影响教学工作的完成等。因此,学校和教师在家长参加学校活动的态度上举棋不定,导致家校合作浮于表面,仅是流程化操作,并没有实现其期望。另外,学校的工作重心始终围绕学业进行,更多关注的是学生在学校的学习、活动、安全等,未能切实将家校合作活动整合到学校教育教学总体规划中。这就使得家校活动失去了行动的导向,工作缺乏进度规划,没有明确的活动时间和完备的活动内容。教师无法从整体上规范和引导家校合作,没有把家校沟通作为自己的常规工作来对待,家校合作没有评价导向。这种缺乏系统性、零散的家校活动很难实现家校有效合作。

2.2家校合作意识有待完善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很多教师和家长的家校合作意识不强,不少教师希望家长能对学生的课业尤其是作业起到监督、催促作用,认为这就是家长对学生学习的最大帮助,而有些家长则由于工作繁忙等各种原因无法按照教师的意愿去做,更别提其他更有效的沟通与合作了。想要达到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的一致性,促进小学数学教学的良性发展,教师和家长必须要提高家校合作意识,在实际中不断完善家校合作的方式。为了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教师必须创新使用多种教学方法,更新自己的教育教学理念,重视家校合作,让小学数学教学课堂焕发新的生机和活力。

3基于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的家校共育的策略

3.1厘清家校教育的边界和责任

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既各自独立,又相互补充。家庭是学生生活的中心,家庭教育的侧重点在于学生的道德发展和人格培养;而学校教育是制度化的教育,应侧重学生的全面发展。但是,在家校共育的实践中,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的边界和责任往往十分模糊,在功能作用、内容方法上趋同。在功利主义的驱使下,家长容易唯学校马首是瞻,家庭教育就是辅助学生学科知识的学习,完成教师布置的家庭作业。长此以往,容易使家庭教育依托于学校的文化场域,丧失自己的独立性、独特性,逐渐成为学校教育的附庸。因此,理清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的边界显得十分必要。只有正确认识家校教育的功能和职责,学校的家庭教育协同指导才知道应该达成什么目标、采取什么方法,才能做到有的放矢。

3.2注重合作效果,全面关注学生

智慧教育背景下,新媒体时代,智能手机、微信等通讯工具给我们的沟通带来了方便,许多问题得以快速解决。班级微信群、QQ群,使得家校之间的沟通可以随时随地进行。但调研发现,在信息发达的今日,家访这一形式依然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尤其对于问题学生。这些学生更需要教师亲力亲为,跟家长进行互动交流,了解家长的真实想法,搭建起学校和家长合作教育的桥梁。在家访的过程中,教师能够获取学生在家里的行为情况,深入分析学生行为表现的根源,发现问题,从而更好地寻找相应解决方案。这种面对面的交谈,使得家长体会到教师对学生的良苦用心,家长更加信赖教师,进而以更高的热情支持、配合学校和教师的工作。

3.3妙用“家长学校” 助力家长实践

我校依托校级、年级、班级三级线上“家长学校”共同学习智慧平台的资源,并对家长进行具体指导。在学生成长的重要时期,校级“家长学校”能及时与家长分享学习平台资源。例如,2022年4月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简称疫情)防控期间,借助视频《疫情期间如何帮助孩子管理情绪》《面对疫情,如何高质量陪伴孩子》,帮助家长缓解学生的焦虑情绪。年级线上“家长学校”,依据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心理特点与家长共学相关资源。例如针对五年级,利用腾讯会议召开年级“家长学校”的学习,智慧平台上的公开课《如何和孩子谈情说爱》《如何对孩子进行性教育》等资源适时为青春期学生的家长提供了正确的指导。班级线上“家长学校”由班主任结合班级学生的具体情况,选取智慧平台中的家庭教育资源指导家长针对学生的问题进行有的放矢的教育,效果显著。

结语

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是我国教育事业数字化转型的直接产物,是顺应信息化时代要求提升教育质量的智慧结晶,是教师拓展教育资源创新教育形式的集成宝库。实施“家校共育”,在家长的配合下形成教育合力,帮助学生快速接受数学思想,融入数学学习,提高数学学习质量。让学生意识到数学并不是高高在上的学科,生活处处是数学,网络处处有数学,激发学生数学学习积极性,为学生打造更好的数学学习空间。

参考文献

[1]刘斐.微课模式下的小学数学智慧教育模式分析[J].小学时代,2019(2):34-34.

[2]赵佳琦.智慧教育环境下微课在小学数学课堂的案例研究——以“圆的周长”一课为例[J].科教文汇,2018(30):146-147.

[3]仁青吉.智慧教育下微课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融合运用[J].数据,2019(1):148-150.

*本文暂不支持打印功能

mon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