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加入书签
添加成功
收藏成功
分享

基于地域文化传承的新民居空间环境设计策略

小作家报·教研博览
大连工业大学?辽宁?大连?116034

摘要:地域文化作为乡村的基石,承载着乡村无数的记忆与情感,也对传统民居的演变与发展产生着深远的影响。传统民居是当地自然地理环境与乡土文化的结合,蕴含着乡村真正的内涵与本质,而乡土建筑作为生活生产活动的空间,是历史的产物,在时间的变化和人文理念的更新中,体现出不同时代的智慧,也体现了一个个民族深厚的地域文化。因此在当前的乡村建设中,需要挖掘传统民居文化的传承内涵与传承价值,肯定地域文化传承理念在新民居空间环境设计中的指导作用,为当前的新民居建设提供针对性的设计策略。

关键词:地域文化;民居空间环境;文化传承

中图分类号:A 文献标识码:A

新农村建设使得传统乡村空间环境面临着历史性的变革,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开始逐步成为公众铭记在心的理念,全国各地也开展了美丽乡村新民居建设实践,全社会开始共同为建设乡村生态文明的目标而奋斗。与此同时,在当前城市化快速发展的背景下,大城市的聚集效应更加严重,人们很难在节奏如此之快的都市找到缓解生活压力的场所,大众对于休闲娱乐的模式有着更加多元化的需求。而乡村作为大部分国人心中无法抹除的记忆起源,能够承载这种大众精神层面的文化需求,同时对于乡村振兴战略与乡村经济来说,也是一个很好的发展机遇。

1.乡村新民居空间环境设计发展原则

1.1文化传承原则

地域文化是乡村在长时间的历史发展进程中形成的独特文化,它由乡村孕育,同时也为乡村服务,它体现在乡村生产生活的方方面面。乡村的民俗文化、生活习性和民居风格等都是地域文化的外在体现,地域文化历经千百年来的历史沉淀与洗礼,是古人为后代保留的独一无二的精神财富。在当前的新民居建设中,出现了对于传统文化的不重视,甚至是抛弃地域文化的情况,现代式建筑或者仿欧式建筑充斥着乡村,导致传统乡土民居无法融入新建民居,这使得地域文化在乡村慢慢消亡。部分民居建筑丢失了传统文化的精神内涵,出现了趋于同质化的现象,甚至出现千村一面的乱象,因此需要重视地域文化的内涵与实际价值,将地域文化中的风俗习惯、文化元素融入到现代乡村新民居空间设计中,传承与发展地域文化,使得乡土文化得以在乡村延续与发展,保护在城市化浪潮中日益消亡的乡土文化。在新民居建设中,应该基于文化传承的原则,在保存乡土文化的同时,对地域文化进行深入研究,建设真正适用于现代生活模式下的新民居。

1.2因地制宜原则

在当前的乡村社会中,过快的发展速度导致了对自然环境的破坏,乡村生态系统正在面临前所未有的压力,同时在新民居的兴建过程中,也出现了忽视自然条件,民居建筑与周边环境格格不入的情况。例如有些地区盲目追求西方建筑设计理念,忽视地区实际自然地理环境,兴建仿欧式建筑,既在外部装饰上浪费村民有限的资金,同时欧式建筑又不适用于中国人的生活习性,造成了空间的严重浪费。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我们要传承传统建筑设计思想中因地制宜的设计手法,切实考虑当地自然环境,对当传统文化、民俗习惯、乡土建筑等深入研究,在继承地域文化的基础上改造或新建民居建筑,使得新民居真正适合当地居民的生产生活习性。在新民居的建设过程中,因地制宜的设计理念主要体现在传统空间布局与建筑原材料的继承这两个方面。

1.3以人为本原则

乡村民居是村民的生产生活的主要场所,它的使用主体是村民,因此设计导向应当是满足村民的功能与精神需求。民居建筑空间实质上是村民生活习性和生活习惯的体现,所以在民居室内空间设计中,要从实际居住者也就是村民的角度出发,研究出适合乡村生活习性的室内空间方案,满足村民的居住使用需求。在功能需求方面,现代生活模式下的乡村生活已经和传统乡村的生活习性大不相同,对于建筑空间的功能性要求越来越复杂,而且生活水平也在不断地提高,因此无论是传统民居的改造还是新建民居,都需要在建筑空间功能上满足实际生活需求,在设计上要遵循以人为本的设计原则。

2.乡村新民居生活空间环境设计要点

2.1规划设计满足实际性需求

室内生活空间是新民居空间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民居建设的首要考虑因素,室内空间居住体验的好坏,才是决定新民居建设目标是否达成的最重要因素。室内空间的功能布局要基于当地自然环境、村民的生活习性,进行合理的规划设计,满足当前时代背景下的农民实际生产生活需求。

2.2室内光环境的改善与优化

室内光环境的改善与优化,也是提升新民居室内空间环境品质的重要组成部分,针对不同的功能空间要进行灯光照度以及灯具选型调整,营造出和谐、实用的室内光环境。光环境的优化,不仅可以改善生活的居住体验感,同时也是新民居的整体生活空间幸福感的提升。除此之外,室内光环境的是否合理,也是对居住安全性与便利性的挑战,因此在新民居空间设计中,对于光环境的重视程度要逐步提高,不断研究当前生活模式下民居建筑中不同空间内合适的照度与光环境。

2.3装饰材料的绿色环保原则

室内生活空间环境的安全性,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装饰材料的选择,同时室内设计理念和风格的体现,也是以装饰材料为基础,因此装饰材料的质量和安全性对于新民居空间环境设计来说十分重要。在装饰材料的选择上,要坚持绿色、环保的可持续的原则,这是室内空间设计上最基本的前提,也是新民居空间环境设计的底线。坚持可持续原则的设计理念,首先是要确保选用环保合格的装饰材料,严格把关质量,不采用污染等级不合格的材料,确保不会在施工和居住的过程中造成超出国家相关标准的污染或有毒物质的挥发。

结语

通过对新民居空间环境设计中地域文化的价值研究,探究适用于当前时代背景的新民居空间设计策略,实现地域文化在乡村的真正复兴,使得广大农民真正的感受到现代生活的幸福感,同时依然能够保留对于乡村文化的归属感。

参考文献

[1]卢天喜.乡村人居环境优化及民居建筑设计路径探索[J].美与时代(城市版),2021(02):25-26.

[2]尤梅.江南传统民居建筑空间环境的设计伦理思想探析[J].居舍,2019(20):190.

作者简介:

侯雯瀚 男 2002.01.07 大连工业大学(环境设计)

张倩 女 1999.11.16大连工业大学(数字媒体艺术)

刘阅文 女 1999.10.03 大连工业大学(数字媒体艺术)

王紫晴 女2000.12.29 大连工业大学(数字媒体艺术)

*本文暂不支持打印功能

mon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