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加入书签
添加成功
收藏成功
分享

凉山彝族民间美术资源在初中美术课堂教学的开发和运用

小作家报·教研博览
西昌市第二中学?四川 西昌?615000

摘要:民间美术资源是我国传统节日、民间生活的生动反应,并与传统民俗紧密相连,是作为“绘画艺术”的重要参照对象,对美术学科的发展影响深厚。而随着教育理念的不断更新及新课程标准的改革,初中美术学科的教学侧重点逐渐偏向于贴近学生生活,这正好与民间美术资源的内涵相契合。本文以凉山彝族民间美术资源在初中美术课堂教学中的开发和运用为主旨,分析这一举措的必要性,并提出相应的解决策略。

关键词:凉山彝族;民间美术;资源;课堂教学;美术教育

中图分类号:A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3)-24-

现阶段中学课堂教学中,素质教育赋予了美术学科重要的教学任务,进而使得美术教师在钻研教材的基础上,积极增加了相关民间美术资源的融入,利用民间美术资源的生活化特征将教学与现实相结合,用贴切学生生活的事物引导学生进入到课堂中,在课内外知识的融汇碰撞过程中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作为义务教育的重要环节,中学教育对学生日后学习生活的影响十分深厚,而作为引导学生基础审美能力养成的学科,美术教育对学生的影响力是不容忽视的。如何开发利用凉山彝族民间美术资源、将民间美术资源的价值充分利用到课堂教学中去便成了当下凉山州一线教师们关注的重点。

一、关于凉山彝族民间美术资源的相关思考

(一)民间美术与当代美术教育的关联分析

科学技术高速发展的时代背景下,使得传统艺术的传承逐渐呈现出衰落的状态。作为传统历史文化生活的映照,民间美术见证了每一个时代的兴衰,在质朴淳厚的美术作品上留下了深深的时光烙印[1]。而作为特殊的美术表现形式,民间美术的丰富性也是艺术多元化的重要标志。可以说民间美术是当代艺术教育的必要参考物,对推动当代美术教育的发展而言是不可或缺的。通过带领学生观察了解民间美术作品,使其在亲身参与中感知民间美术的文化内涵,可大大丰富美术课堂的教育内容,帮助教师达成高效的课堂教学。同时,民间美术也是众多学科的结合体,如皮影便是历史与美术的融合表现,学生在学习皮影的相关知识时,除去加强对色彩和艺术表现形式的感知外还能促进美术学科与其他学科间的联系。

(二)将民间美术资源引进初中美术教育的意义

许多的凉山彝族民间文化已随着都市文明的出现不复存在,作为文化传承物的民间美术也临着严重的生存危机,对于传统文化的保护是刻不容缓的。将民间美术应用到初中美术教育中去,使得美术课程知识与民间美术相结合, 不仅能丰富课堂内容、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审美素养,还能唤起学生们对民间美术的记忆,培养其对民间艺术的认同感,从而使得民间美术得到有效的保护。此外,将民间美术运用到美术课堂中去有利于形成具备地域性的美术课程,打破传统的美术课程布局。如西昌地区在美术课程的开发中十分注重与民间美术的融合,将剪纸等传统艺术品加入到教材内容中去,深入挖掘了传统文化中的优秀美术作品,最大限度地开拓了学生的视野。

二、凉山彝族民间美术资源在课堂教学开发与运用中的现状

(一)学生缺乏对民间美术的接触

传统应试教育的理念使得大部分学校只注重学生文化课成绩的提升,对于美术等学科的认识性不足,“美术、体育、音乐”等课程大多数时候是作为辅助性课程而存在的,在有些学校临近考试前还会出现文化课类任课教师占用美术等课程讲解文化课知识的现象,这就使得学生对美术课程的接触机会不足,对于民间美术的接触就更少了。基于此,学校应正确认识美术学科在学生发展中的作用,将课堂还给美术。同时也可积极与校外机构进行联系,定期组织学生前往美术类手工业作品的工作室参观学习,给学生一个新颖的环境,在亲身体验的过程中促进情感交流,升华审美能力。

(二)教学模式陈旧

当下的初中美术教师在教学中普遍存在思维固化的问题。陈旧的教学模式给美术学科的发展带来了很大阻碍。陈旧观念的秉持使得本该活跃的课堂毫无乐趣可言。这种教学方式不仅不利于思维能力的培养,还会使得美术教学的发展逐渐僵化,教学效果差距甚大。尽管部分教师也有将凉山彝族民间美术的相关内容引进课堂中,但缺乏合理的规划和导入,枯燥的陈述不仅不能促进课堂效率的提升,反而可能适得其反。

三、凉山彝族民间美术资源开发与运用到初中美术的途径

(一)拓宽教学渠道

初中美术学科的教学不应拘泥于课堂,凉山彝族民间美术的融入更不能只在课堂中表现。对于学生而言,如果关于民间美术的内容只在课堂中出现,便会给他们形成一种“民间美术是为了教学而存在的,是与现实生活背离的”的思维,会对美术学科的教学起到不利影响。教师应积极鼓励学生在生活中了解民间美术,可集中组织学生到文化馆等地方进行参观学习,让学生在参观的过程中感悟传统艺术的美,潜移默化地提升其审美能力。同时也可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提升对当地民间传统美术作品的关注度,并引导学生进行模仿创作,加深课堂教学和日常生活的联系。

(二)创新教学方式

传统的美术课堂有着直观性的优点,但是在教学方式的创新程度上还有很大的欠缺。处于信息化时代的我们更应该注意利用新媒体技术的帮助,让学生尽可能多的观赏到相关美术作品。教师在课前应根据学生当前的知识掌握度和接受力,选取恰当的民间美术资源,从色彩、描绘手段等直观因素入手,逐渐引导学生对作品深层寓意的思考,在制造课件时要充分把握学生的心理特征,多增添一些图文音视频类的资料,避免大篇幅的文字描绘,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2]。同时,网络信息的便利性使得我们可选择的教学资源十分丰富,教师可在将我国民间美术融入初中美术课堂的同时增添一些国外美术作品的展示,通过对比了解文化差异,在差异中感知民间美术的独有魅力。这不仅能帮助学生加深对不同地区凉山彝族民间美术的了解,还能帮助他们拓宽审美视野。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对于初中美术教育而言,凉山彝族民间美术的开发与运用有着重要的意义。作为传统文化生活的反应,彝族民间美术是祖祖辈辈生活衍生的产物,集中反映了凉山州几千年的智慧,通过对民间美术的学习可大大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增强美术素养。进而一线教师应注重拓宽教学渠道、改进教学方式,凉山州也应注重师资力量的增强,为学生提供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注重彝族民间美术的传承,促进初中美术教育更好更快地发展。

参考文献

[1]李芳.在初中美术教学中融入传统文化元素的策略分析[J].天天爱科学(教育前沿),2023(05):118-120.

[2]黄云娥.创客教育理念融入初中美术教育的价值初探[J].中学课程辅导,2023(12):123-125.

*本文暂不支持打印功能

mon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