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加入书签
添加成功
收藏成功
分享

基于问题导向干预的针对性护理对帕金森患者不良情绪、睡眠质量的影响研究

中医学报
江苏省东台市人民医院 江苏东台 224200


打开文本图片集

< a rel="example_group" title="Custom title" href="http://img.resource.qikan.cn/qkimages/b436/b436202102/b436202102273-2-l.jpg">

摘要 目的 探究基于问题导向干预针对性护理对帕金森患者的影响。方法 选本院PD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2020年的80例患者为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式,2021年的80例患者为干预组,采用基于问题导向干预的针对性护理方法。干预前和干预后一个月分别评估并对比两组患者的不良情绪、睡眠质量及生活质量情况。结果 干预后,干预组的SAS评分、SDS评分、PSQI评分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 基于问题导向干预的针对性护理方式有利于改善PD患者的不良情绪和睡眠质量,是一种针对问题提供护理解决对策的有效护理模式。

关键词  问题导向;针对性护理;帕金森;不良情绪;睡眠质量

文章编号:1674-8999(2021)-0251-02                中图分类号:R473             文献标志码:A

帕金森(Parkinson Disease,PD)是常见于老年人的第二大中枢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其病理改变是患者的中脑黑质多巴胺能神经元发生退行性变,目前该病的发生机制尚不明确,普遍认为可能与遗传、环境等综合因素有关[1]。“基于问题导向”是一种以提出问题,并针对性的解决问题的方法,在医疗、教育、管理等多重领域中均具有较好的应用效果[2]。基于问题导向干预的针对性护理,立足患者需求,解决问题,能够激发患者学习知识、配合护理、主动护理的积极性[3],是一种良好的护理模式,本研究将其应用于PD患者的护理过程,观察对患者情绪、睡眠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资料与方法

一、资料

将2020年5月-2021年8月在本院进行治疗的PD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共160例。其中以2020年收治的80例患者作为对照组,住院期间采用常规的护理措施;2021年收治的患者为干预组,采用机遇问题导向干预的针对性护理方法。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对比未见统计学差异(P>0.05),如表1所示。研究开始前,已经将详细方案上报至伦理委员会,并获得研究批准,纳入的研究对象及其家属对本研究内容知晓,且已经签署了知情同意书。

二、纳排标准

纳入标准:①年龄不低于60岁;②根据《中国帕金森病的诊断标准(2016版)》[4]符合PD的诊断标准;③患者能够配合护理。排除标准:①合并其他神经系统疾病;②合并癫痫患者或长期卧床的患者;③干预前1个月及干预过程中发生重大事件对患者情绪有重大影响者;④继发性帕金森综合征、帕金森叠加综合征患者等。

三、方法

对照组采用一般传统基础护理,以及心理干预和健康教育等护理措施。干预组在此基础上采用基于问题导向干预的针对性护理方法,具体如下:

A.护理成员方面:①成立基于问题导向的护理团队小组,对小组成员进行PD相关知识、护理、健康教育等相关知识技能培训,重点对基于问题导向的护理理论知识及技能的培训;②小组成员工作过程中实行轮班制,确保干预组患者全程接受基于问题导向干预的护理。

B.护理方法方面:①发现问题:通过与患者、家属之间的亲切交流,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并在交流过程中引导患者描述目前自身存在的问题,对疾病的疑惑,细致的了解患者的身心状态;②建立目标:根据此前对患者状态的了解,从身体和心理的双重方向,了解患者的需求以及期望达到的目标,与患者共同建立切实可行的目标,制定实施计划;③计划实施:根据建立的目标和计划实施护理措施。如患者情绪不佳,则采取积极的心理干预措施,通过健康教育措施,以通俗易懂的语言,结合图文并茂的宣传图册、小视频,向患者介绍疾病的相关知识及预后情况,重点向患者展示治疗效果良好的成功案例,并以预后良好的患者现身说法的方法,鼓励患者积极配合治疗及护理,树立对抗疾病的信念。如患者睡眠质量不好,采用培养患者定时入睡习惯的方法,保持病区安静,避免高声说话、走路轻声慢步等,为患者营造良好的安静睡眠环境;不喝茶或咖啡等兴奋神经的饮料;睡前采用温水泡脚,不进行剧烈的身体活动;睡前放松全身肌肉,均匀呼吸,心中静默数数;按摩风池穴等;如患者可能忘记按时用药,制定用药提醒卡片,贴于患者床头,以表格的方式列出患者每日所需用药情况,患者服药后在相应位置打“√”。④阶段反馈:护理过程中密切关注患者的各项身体监测指标,及计划进展情况,对于患者取得的进步和改善给予积极正向的鼓励;如果患者状态改善不明显,则积极寻找原因,及时调整目标和计划,促进护理的针对性实施。⑤出院指导和随访:根据院内护理目标中患者坚持较差的方面,针对性的制定出院指导护理措施,重点提醒。发放口服药物明细表,和院内一样,在家庭护理中,在用药完成后在相应位置打“√”,以免忘记服药。每周对患者进行电话随访,了解患者恢复状态,并对患者的问题进行解答。

四、观察指标

1.情绪评估

由同一位评估者,对患者干预前以及干预1个月后,分别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对患者的焦虑或抑郁情绪进行评估,量表评分越高,则表示患者的不良情绪越重。

2.睡眠质量评估

由同一位评估者,对患者干预前以及干预1个月后,采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The Pittsburgh Sleep Quality Index,PSQI)[5],分值范围为1-21分,指数越低说明患者的睡眠质量更好。

五、统计学方法

用软件SPSS 20.0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 )表示,t检验,计数资料用(%)表示,χ2检验进行统计分析,P<0.05时,数据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结    果

一、两组研究对象的不良情绪比较

干预前,干预组和对照组的SAS评分和SDS评分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干预后两组的SAS评分与SDS评分均下降,且干预组均小于对照组,上述比较均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如表2所示。

二、两组研究对象的睡眠质量比较

干预前,干预组和对照组的PSQI评分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干预后两组的PSQI评分均下降(P<0.05),且干预组均小于对照组(P<0.05)。如表3所示。

讨    论

据流行病学调查显示,PD的全人群患病率约在0.3%左右,是一种老年慢性疾病,在老年人群中其患病率可见成倍增加,随年龄的增长患病率呈现增长的趋势,严重影响老年患者的健康及生活质量[6]。目前,PD尚无有效的根治手段,一般以药物缓解和护理的方式延缓进展,改善预后。

本研究中,采用了基于问题导向干预的护理方法对患者进行护理,结果显示,干预组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睡眠质量以及生活质量均较对照组改善更为明显(P<0.05),取得了更好的临床护理效果,分析认为可能是由于:(1)本研究组建了基于问题导向干预的护理团队,不仅对专业知识和技能进行培训,同时对基于问题导向的护理相关理论体系进行培训,促进护理人员更深的理解了解患者所担心或面临的问题,是解决需求的根本,促进护理人员更有针对性的提供护理服务。(2)基于问题导向的护理模式,在与患者沟通的过程中,深刻了解患者的需求,以问题为导向,通过发现问题,引导患者进行联想,深入患者个体,充分调动患者的主观能动性,是患者主动诉求,描述问题,并通过进一步的启发共同构建切合患者需求和期望的目标。(3)在上述过程中患者提出如情绪不佳、睡眠质量及生活质量下降等问题,据此与患者共同制定目标和计划,由于患者具有改善的需求,因此在进行健康教育的过程中,能够更为充分的调动患者的主动性,患者更易于接受相关知识和护理。同时,通过加深对疾病的认知,挖掘自身的潜能,借助成功案例的现身说法和来自同伴教育的鼓励,能够更有效的改善患者的情绪,降低焦虑、抑郁。通过深入了解患者睡眠问题,通过综合睡眠改善措施,培养患者良好的睡眠习惯。

综上所述,基于问题导向的针对性护理措施,体现了医疗活动中以人为本的理念,解决患者的需求,有利于改善患者的情绪以及睡眠质量。

参考文献

[1] 刘佳,段春礼,杨慧.帕金森病发病机制与治疗研究进展[J].生理科学进展,2015,46(3):163-169.

[2] 刘晓楠,靳峥.帕金森病睡眠障碍的多导睡眠监测研究进展[J].中华神经医学杂志,2015,14(3):302-305.

[3] 蒋倩雯,扎圣宇,王刚.帕金森病患者情绪障碍、精神症状、认知功能障碍及运动并发症现况调查[J].中国现代神经疾病杂志,2015,15(6):471-474.

[4] 杨丽琴.基于问题导向的食管癌患者术后管道护理方法探究[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6,32(26):2033-2035.

[5] 乔莉娜,廖春艳,辛爱利,等.问题式学习联合问题导向临床医学教学模式在普外科护理带教中的应用[J].中国药物与临床,2017,17(2):288-290.

[6] 叶向明,徐龙仁,李鹏,潘晓敏,戴秀兰,陈海娟,施伟文,胡希家,徐芸.基于问题导向的公立医院薪酬分配现状与制度设计——以浙江省为例[J].中国卫生事业管理,2016,33(10):749-753.

*本文暂不支持打印功能

mon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