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加入书签
基于思维导图的无缝隙护理对行保胆取石术患者自我效能及负性情绪的影响
摘要:目的:探讨基于思维导图在行保胆取石术患者中实施无缝隙护理对负性情绪及自我效能的影响。方法:抽取60例病例,年限为2021.01~2022.03期间,均行保胆取石术治疗,研究中以双盲法随机分设为甲、乙组进行对比,各组分别纳入30例。甲组应用常规护理,在此方案上基于思维导图对乙组实施无缝隙护理。对比2组负性情绪、自我效能等评分及满意率。结果:2对比干预后负性情绪评分,乙组均低于甲组(P<0.05);2组对比干预后自我效能评分及总满意率,乙组均高于甲组(P<0.05)。结论:基于思维导图在行保胆取石术患者中实施无缝隙护理的效果显著,不仅能消除患者负性情绪,还可增强其自我效能,患者普遍较为满意,可进一步借鉴推广。
关键词:思维导图;保胆取石术;实施无缝隙护理;负性情绪;自我效能
【中图分类号】R575.6+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731-4856(2022)11--01
在临床疾病中,胆囊结石较为多发和常见,且其发病率近些年呈不断增高趋势,这严重威胁到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和身体健康[1]。由于微创理念的推广使用,目前在治疗该病症时保胆取石术获得了广泛应用,但引起操作复杂,术中需建立观察孔、操作孔、人工气腹等,所以对术者操作水平及准确性提出的要求较高,任何不良因素均可引发手术风险或并发症,从而影响手术的顺利完成[2-3]。而通过在手术实施时采取有效护理措施加以辅助,则可有效提升手术效果和成功率,以改善患者预后。因此本文则研究了基于思维导图在行保胆取石术患者中实施无缝隙护理对负性情绪及自我效能的影响,现将研究情况做以下阐述:
1.资料与方法
1.1资料
本次抽取60例行保胆取石术的病例,样本选择时间截止2021.01~2022.03,研究中以双盲随机法分设为甲、乙组进行对比,各组分别纳入30例。研究开展前统计处理2组基本资料,其中甲组性别,男17例、女13例,年龄24-64岁,均龄(45.26±4.36)。乙组组性别,男16例、女14例,年龄25-65岁,均龄为(46.74±4.28)岁。通过对各项数据经x2、T值统计检验,若P>0.05,说明研究可行。
1.2方法
甲组应用常规护理,当全部患者入院时做好基础宣教和术前准备,完善基础检查,讲解手术注意事项;术中各项操作遵医嘱合理展开,合理用药,协助麻醉师展开麻醉处理和调整体位,术中积极配合各项手术操作,监测各项体征;术后观察患者病情,待其苏醒其后护送至普通病房,并做好交接班工作等。
在前组方案上基于思维导图对乙组实施无缝隙护理,具体为:(1)建立干预小组:由3名护士、2名主管护师和副主任护师、主任护师、护士长等各1名共同组建,组长为护士长,全体组员均需接受无缝隙护理和思维导图等知识培训指导。(2)制作思维导图:按照患者病情、保胆取石术既往护理经验等对思维导图予以制作,然后对护理方法以简洁线条、图片、关键词等予以解释,并对护理内容制作分支加以介绍和罗列。思维导图中以术前、术中、术后等作为无缝隙护理主体,然后提出具体护理分支内容加以实施。(3)实施导图内容:①术前护理:首先访视患者,对护士、手术医师、手术环境做详细介绍,消除陌生、不安、紧张等心理。对手术的配合技巧、操作流程、专业知识、注意事项等以多种形式如文字、图片、视频、音频等予以讲解,耐心答疑解惑等。同时对患者情绪状态做出评估,以多种方式如肢体、口头等语言给予鼓励,以消除患者负性情绪。②术中护理:手术间由专人负责,急救药品需准备充足,仔细核对手术药物和相关器械,对无菌操作理念严格执行,对手卫生加强管理,实施六步洗手法,入手术室需将无菌手术衣和手套穿戴好。再次向患者讲解手术信息和麻醉措施,消除紧张心理。术中帮助患者对体位合理做出调整,采取软垫保护受压部位,注意保护患者隐私等。术中提前加温输注液和冲洗液,对各类药品和器械准确传递,并仔细清点。③术后护理:及时清理皮肤上血液和消毒液,将棉被覆盖在患者身体表面,对引流管妥善固定,监测各项体征,术毕对器械和药品仔细核对。待患者苏醒后送至普通病房,将注意事项告知病房护士,做好交接班,术后1d对患者进行回访。
1.3评价指标
对比2组干预前、干预1个月后相关指标:(1)负性情绪:工具为抑郁自评量表(self-rating depression scale,SDS)、焦虑自评量表( self-rating Anxiety scale,SAS)[4],其中SDS量表临界值为53分,SAS量表临界值为50分,分值越低则抑郁/焦虑程度越轻微。(2)自我效能:工具为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5](General Self-Efficacy Scale,GSES),涉及个体遭遇困难或挫折时的自信心等10项内容,采取1-4分计分,满分0-40分,分值越高越好。(3)满意率:调查工具为自拟问卷,结果选项分为3项,由患者自行选择或打分,统计不满意、一般、满意等情况。
1.4分析数据
各项数据在研究中以评价指标为准,在SPSS22.0软件中对结果数据加以处理,以x2、t值检验为统计方法,结果资料分别经x±s(均数加减标准差)和[n(%)](例、百分率)来表示,分别对应计量和计数值,若P值显示为<0.05,则差异符合统计意义。
2.结果
2.1对比负性情绪、自我效能
统计显示,2对比干预后SDS、SAS评分,乙组均低于甲组(P<0.05);2组对比干预后评分GSES,乙组均高于甲组(P<0.05);但干预前2组对比前述评分差异均较小(P>0.05)。如表1示。
2.2对比满意率
统计显示,2组对比总满意率,乙组为96.67%高于甲组80.00%(P<0.05)如表2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