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加入书签
添加成功
收藏成功
分享

幼儿园“三教轮保”工作模式探讨

科教创新与实践
郑州市二七区第二实验幼儿园?450000

摘要:“三教轮保”是以“两教一保”为基础提出的一种保育工作方式,是一种有效的保教方式,是一种有效的解决保教分离的方法,也是促进幼儿教育优质发展的一个重要举措。目前“三教轮保”工作方式的开展,主要表现为:师资力量不足、知识技能不足、保教结合不力、工作负担过大。从专业认证、教研培训、团队融合与师资培养等几个层面着手,不断更新师资理念,提高幼儿园的教育服务品质。

关键词:保教结合; 三教轮保;保育工作

引言:

长期以来,我国的保育工作一直采取“两教一保”的双线管理模式,即:两位教师负责全班的教学工作,一位教师负责全班的保育工作。尽管《幼儿园工作规程》明确要求幼儿园的保育者必须具有中学及以上文化程度,并需接受专业训练,但受到学校保育人员的文化和职业素质的制约,保育者通常仅承担清洁卫生、玩具消毒、照顾幼儿生活、保管班级物品等工作,很难承担起配合与协助教师组织教育活动的工作责任,更不具备参与组织教学和开展课程的能力,这导致保教结合的工作制度难以贯彻落实。

一、“三教轮保”工作模式的优势

(一)“三教轮保”是一种行之有效的保育与教育相结合的实践

保育与教育相衔接是保育工作的根本宗旨。然而,从实际情况来看,目前我国儿童保教工作的保教质量普遍偏低,现实的保教工作中仍然普遍存在着“重教轻保”、保教分离、保教结合不到位等问题。目前大多数的托幼机构仍采取“两教一保”的工作方式,有的只是“两教半保”,有的甚至没有专职的保育员,全班的教学和保教工作全部都是两名老师负责。幼儿保育人员普遍的准入门槛较低,专业技能较差,福利及社会地位较低,人员流动较大,老师与保教者互不关心的现象时有发生。因此,在这种形势下,要切实实施“保教结合”思想是很困难的。在“三教轮保”的工作方式下,实行三岗轮换、保教结合,每个老师都是班级和幼儿园的一份子,这从思想和行为上都能有效地化解保教分离的现实问题。

(二)以“三教轮保”为契机,促进保教工作高品质发展

师资力量是幼儿园发展的基础,师资力量的培养对幼儿园教育质量、促进儿童身心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文中所指的师资团队,除了担负教学任务的老师外,还包含担任看护工作的老师。调查发现,我国幼儿园教师的年龄偏大、学历偏低、知识储备少、保育技能欠缺。“木桶原理”告诉我们,要增加一个大桶的总容积,不能把最大的一根拉起来,要把最小的一根接一根地填满。从目前的保教工作状况来看,保教员的保教质量较低是影响幼儿园保教工作质量的重要因素。因为保教员整体学历、专业水平和整体素质都很差,拉低了保教工作质量,造成幼儿园保教工作质量不高,也影响学前教育的高质量发展。本文从“木桶原理”的角度出发,提出提高保育教师综合素质和能力的重要途径。“三教轮保”的工作方式使幼儿园的师资队伍总体上具有较高的专业素养和水准,确保了保教工作的高起点,为幼儿教育今后的高质量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二、对策与出路

(一)加强对教师进行幼儿心理健康发展理论和职业意识的培养

为加深对“保教结合”的认识,我们带领教师首先对《幼儿园工作规程》、《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等与保教工作密切相关的规范性文件进行深入的研讨,让教师重新审视幼儿园的教学工作与教学宗旨,进一步阐明“保教合一”是幼儿园工作的根本原则,加深教师对保教工作的内涵和意识。同时,幼儿园开展"我眼里的孩子"主题教学研究,使老师们了解到幼儿安全意识薄弱、自我保护能力差、生活自理能力差、机体免疫力差等问题,从思想上进一步加强教师对幼儿保育工作的职业意识。

(二)勤培训,常学习,提高幼儿的教育质量

为提高幼师的保教水平,幼稚园采取跟岗观察、问题诊断、园本培训、专家入园等措施,有效地解决了园内的保教问题。首先,各专家及幼儿园主管透过一天一班的工作,对老师所遇到的常见问题进行分析,并制定一份问卷。其次,由班级领导与班级领导开会,就问题的本质及原因进行专门研讨,探讨初步的解决办法,把所有可以处理的问题都处理好,并在实验中证明该计划的可行性和效力。针对个别无法自己处理的问题,请有关行业的专业人士到园区指导,通过专题讲座、现场示范、进班指导等形式,将重点难点问题各个击破,为教师保育能力的提升提供助力。

(三)压责任,树榜样,推动团结

在课堂教学中,班主任是全校师生关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幼儿园从加强全盘意识、统领意识、统筹协调的角度出发,让班主任牵头组织本班教师团队展开专题讨论:“要怎么做”“主班、配班、保育老师之间既有分工也有合作”“如何做到教中有保、保中有教”等问题,让班主任牵头组织本班教师团队展开专题讨论,拿出班本化整改方案,压实责任。同时,修改教师每月工作表现评估计划,将其纳入到个人工作绩效评估中,从而促使三名老师在工作中做到职责共享。此外,为让老师们更好地理解“三教轮保”的工作方法,幼儿园建立“样板班级”与“三教轮保”的示范性典范,让各班老师在课堂上进行实地观察和学习,从而加深对“三教轮保”的认识,减轻老师的“三教轮保”心理压力。

结语:

教学实践表明,“三教轮保”的教学方式可以有效地推动幼儿园师资的职业发展,提高师资队伍的综合能力,提高幼儿园教学的品质,有利于培养幼儿的良好心态和行为习惯。尽管目前幼儿园教师仍有教育能力不足、心理保育能力不足等问题,但通过坚持实践和学习,不断总结经验,推进保教结合理念的真正贯彻落实,将会促进幼儿园教师专业能力的整体提升和学前教育的高质量发展。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2016版《幼儿园工作规程》:附《幼儿园工作规程》新旧对照[M].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16;17.

[2]肖寒.幼儿团实施“三教共保”中存在的问题探析[J].读写算.2018(21):44.

[3]谢秀莲,章晓璇,杨娟,等。“三教制”保教模式的实践及思考[J].幼儿教育.2011<27):35-39.

[4]张勇进。基于木桶理论的人力资源管理[J].企业改革与管理,2013(9):51-52.

[5]刘姝君.“三教轮保”模式中保育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D].甘肃:西北师范大学.2019:21.

*本文暂不支持打印功能

mon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