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加入书签
乡土资源下的农村小学体育教学实施策略分析
摘要:体育教学在提升学生身体素养、 增强青少年体魄方面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然而由于农村条件有限、 部分教师理念落后等, 农村小学的体育教学没有得到有效开展,这需引起我们重视。那么究竟怎样才能在农村小学充分利用现有资源,更好地开发新课程资源来改变当前农村体育教学的现状呢?
关键词:乡土资源;农村小学;体育
因为地域和经济水平发展的状况等多种因素的制约,农村小学体育教学面临着巨大的挑战,体育设施、场地的不足,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体育教学工作的开展,并且直接影响了学生身心健康的发展。虽然学校教学条件的现状不能改变,但是可以立足于乡土资源,积极进行体育课程资源的开发,在创新思维能力的促进下积极地整合教学资源,满足教学的基本需求。
一、农村小学体育教学存在的问题
1.教学设备的缺乏
我国农村地区的学校往往因为当地经济较为落后,教育经费有限。这一情况会导致农村学校缺乏专业和完善的体育教学器材,且体育活动的场地也较为简陋,致使学生无法全员参与体育活动,且有些体育项目因缺乏必备器材或受场地条件限制而无法开展,体育教学工作的开展效果因此大打折扣。比如,良好的田径场地可以保证学生在参加跑步训练是避免受伤,且标准的赛道有助于帮助学生熟悉田径比赛规则。足球及其球门、场地的配备,可以使学生同时参与到体育活动中来。然而,现如今由于农村学校体育器材和场地的缺乏,导致足球活动无法有效开展,使体育教学工作只能停留在理论阶段,无法提升学生的身体素质。
2.师资队伍缺乏严重
农村小学体育教育师资配置相对薄弱。农村地区整体来说,教师队伍缺乏是一个长期存在的问题,又因为对体育重要性的认识不足,导致体育学科在学校的地位低下,出现了体育教师严重不足的现象,甚至一些学校完全没有配备专职体育教师,体育课程全部由其他学科的教师、管理人员、后勤人员兼任,这些兼任体育课程的教职员工未经过系统的体育专业知识与技能的学习和训练,势必难以促进农村地区小学体育事业的发展,对学生的身心健康、人格养成与全面发展非常不利。从相关研究中发现,农村小学体育师资力量明显不能满足学校体育事业发展与改革的需要。
3.教学方法单一落后
农村小学体育教学课时相对较少,还常常让位于其他主课课程学习。教师仍沿用传统的教学方法,教学内容单一,基本仅限于田径类项目和单一的球类项目,球类项目的开展也是依据各学校现有的球场而定。如果学校没有任何球类运动设施,课堂教学内容就基本限于跑步、跳绳、竞走等项目。大多数体育教师受落后的硬件条件所限制,思想相对保守,不思改进,禁锢于以前的教学习惯而多少年没有改变。
二、农村小学进行课程资源开发的策略
1.转变教育观念
基础教育一直以来十分强调升学率,将文化成绩置于首位,忽略了体育在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全面发展中的重要作用,这亦是当前小学体育发展严重滞后的一个关键因素。虽然长期以来形成的痼疾难以在短时间完全扭转过来,但教育部门要坚决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在思想上转变教育观念,把学生体育素养的提升作为一项重要工作去做,让学校、教师、家长、学生都认识到体育素养是一个人终身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学校重视体育课程,社会也要加大舆论宣传力度,让家长意识到体育的重要性,改变现有的评价学生的方式,学校体育必然迎来大发展。
2.切实加强体育教师队伍建设
教师是立教之本、兴教之源,要把加强体育教师队伍建设作为教育事业发展最重要的基础工作来抓。一是数量上要有保障。教育主管部门必须高度重视农村小学体育师资队伍建设,在每年招收新教师时,适当提高体育教师的比例,力争每所农村小学都配备专职的体育教师。政府部门在编制上加大支持力度,保证农村地区小学能够建立完备的体育教师队伍,按照教学计划中体育课授课时数和开展课余体育活动的需要配备体育教师。二是质量上要有保障。教育部门要开展农村小学体育专职教师全员职业培训。重点学习素质教育的相关理论,帮助农村小学体育教师树立科学的教育观,形成合理的知识结构和教育教学能力,提高体育教师的专业素养,帮助农村小学体育教师与时俱进。三是加强激励机制建设。为了激励更多的体育教师投身农村小学体育教学工作,应当对表现优秀的农村教师加大奖励力度,从物质奖励到精神激励,甚至在职称评聘等方面给予优先,激励体育教师在立德树人方面做出更大的贡献。只有这样,农村小学体育教师队伍建设才能够得到良性持久的发展,才能不断推动农村小学体育事业的改革与发展。
3.加大经费投入
教育事业的发展,经费的投入必须有保障。首先,政府部门要加大对教育的经费投入。在教育经费分配过程中,应当按照城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要求进行资源配置,推动城乡教育共同发展。其次,在学校经费配置过程中,要将体育学科放在与其他学科同等的位置,保证学校公用经费中有合理的比例用于体育的支出,不能弱化体育的地位。第三,学校可以依托农村建设规划的发展思路,寻求其他途径的经济支持,可以与政府部门和企业合作建设,共建共享。
4.因地制宜开展体育教学
农村小学由于教育经费的限制,教学场地的建设和设备的配备只能依靠上级统一配置,而场地的建设和维护也缺少充足的经费,农村学校体育场地和器材的匮乏严重限制着体育课堂教学的发展。农村体育教师要利用农村学校的特点和优势,依据学校的教学现状,改变教学项目,灵活设置一些可以提升学生体育素养的教学环节和活动项目,因地制宜,克服场地、器材的限制,进行有效的体育教学。
三、结束语
总之,因时因地制宜开发乡村体育教学的课程资源是一件有意义的事情,教师要摆脱原来的思维定势,力求创新,弥补小学体育教学中的资源短缺的现象,让学生爱上体育,乐于运动,树立终身进行体育锻炼的观念,健康快乐地长大。
参考文献:
[1]吴海峰.浅析新形势下农村小学体育教育教学策略[J].体育风尚,2019(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