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加入书签
浅谈达尔克罗兹体态律动在中学音乐课堂教学中的应用
摘要:通过深入分析不断发展中的教育教学模式,了解到中学音乐课堂教学作为学生对音乐魅力以及艺术进行感受的媒介正在受到日益关注。然而,在中学音乐的传统教学模式中,教师则是课堂的中心,在一定程度上致使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交流与沟通极度缺乏,更无法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学生对音乐的学习兴趣更不存在。由此,本研究提出采用达尔克罗兹体态律动教学法在中学音乐课堂教学中的运用。同时,本研究对此展开了深入的研究与讨论,希望通过本文对中学音乐课提供一种新的教学形式,将体态律动运用于教学和音乐情感的体验中。为读者提供一种实践可能性与探索性。
关键词:达尔克罗兹教学法;中学音乐教育;体态律动
一、达尔克罗兹体态律动概述
一生从事于音乐教育事业的爱弥尔·雅克·达尔克罗兹(1865-1950年)是瑞士著名音乐教育家、作曲家。1865年7月6日出生于奥地利的维也纳。从1910年开始到至今天,达尔克罗兹的音乐教育体系影响着许多国家的音乐教育事业,也对后世的音乐教育家给以深刻的启发,而且对于形成奥尔夫音乐教育体系和柯达伊音乐教育体系也有先导和积极作用。达尔克罗兹教育体系是由视唱练耳、即兴音乐实践和体态律动三部分内容组成的,其中体态律动是达尔克罗兹体系最核心的一部分。体态律动是从音乐入手,把学生听到的音乐由学生自己的身体来表现出来。体态律动是以韵律的身体动作或富有表情的姿态表达对音乐的审美感受与体验,是以身体的律动更积极地培养学生感受音乐、理解音乐,也能更好地通过肢体的律动培养学生身体的协调性,总之而言体态律动是一种审美体验。人是通过自身的运动将内心的情绪转译为音乐的,人体本身就是乐器。因此,要进行音乐训练,只训练耳朵、嗓音、手指等是不够的,必须练好人的体态、姿势及各种形体动作。单教儿童用手指弹奏乐器是不够的,首先必须启发他们进入产生乐曲的激情中去,把乐曲的感情转化为具体的动作、节奏和声音,以达到唤醒天生的本能,培养对人体极为重要的节奏感,建立身心的和谐,使感情更加细腻敏锐,使儿童更加健康活泼,激发想象力,促进各方面学习之能力。
二、达尔克罗兹的体态律动进入中学音乐课堂的应用方法
节奏是组成音乐的重要部分,而在具体的音乐形式中,较慢的音乐节奏体现的是严肃、悲伤;快速的音乐节奏体现的是热烈、欢快等。所以,教师可以让学生在音乐课堂中展开达尔克罗兹体态律动,对音乐节奏进行自主感受。例如,学生欣赏的湘艺版教材七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的《青春舞曲》时,可以在课堂中步行,从而感知音频内容中所表达的热情、欢快;而学生在欣赏湘艺版教材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的《伏尔加船夫曲》时,也同样可通过在讲台漫步行走的形式来感受纤夫身上所具备的沉重感。不仅如此,在达尔克罗兹体态律动教学中,还有一种方式为指挥行为。在表现音乐内容中所具有的愤怒、激昂、慷慨等情绪时,会有较大幅度的指挥动作;当所表现的感情较为柔软、宁静时,会有较小的指挥动作。例如,在学习湘艺版教材七年级下册第八单元的《乡间的小路》时,教师的指挥动作可以缓慢且柔软,从而对音乐的宁静进行充分的展现;而欣赏《中国人民解放军进行曲》时,教师可以进行比较迅速、坚定的动作,从而对中国人民解放军所具备的不卑不亢状态展开表达。教师还可以在运用达尔克罗兹体态律动展示音乐中的音调节奏时,可以利用身体的肌肉活动进行具体的展现。例如,在四四拍中,教师通过两只手向上拍手的形式体现强拍,两只手向下拍表示弱拍,拍肩表示次强拍等,以上肢体动作可以对音乐中的节奏与音调进行形象且直观的展现,具体律动动作教师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编排,但要注意的一点是动作要固定,方便学生更加快速的记忆与理解。
体态律动是以身体的律动来表现音乐的美。达尔克罗兹看来,音乐是人们发自内心的情感的反映和表示出来的内容。音乐跟人的各个器官是息息相关的,人们用器官来聆听音乐、感受音乐,并且是通过心灵和感觉的体验。视觉体验是人的第一感受力,在印象深处完美想象空间与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表现出自己的艺术感受能力,才能理解音乐和感受最美的音乐价值。在课堂上可以播放一些有表演性强的歌曲,让学生们用自己身体的每种器官,比如说手、脚等来打节奏,或者设定一些带有节奏性强的韵律音乐,让学生们跟着音乐舞动起来。如:强是跺脚来表现,弱是拍手来表现,次强那用拍肩膀来表现等。恰当的体态律动教学方法促进孩子们对音乐运动感觉的培养。还有在课堂上播放一些具有喜怒哀乐不同的情感曲目,首先介绍曲目的背景,让学生了解作曲家的情感,可以让学生自由发挥创作律动动作,以培养学生的律动感觉与音乐修养。当然,入门教学是最需要精心设计的。蔡觉民和杨丽梅在其《达尔克罗兹音乐教育理论与实践》一书中,对达尔克罗兹体态律动教学法的核心理念及其内涵作了详细的阐述,还介绍了其教学方法体系的形成发展过程以及意义。与此同时,通过具体的音乐课堂实践,分析怎样让体态律动教学理念更巧妙地融入音乐课堂。还说明了在教学活动中体态律动的具体运用方法和应该遵循的原则,为基础音乐教学提供了极其重要的理论和实践经验。在进行体态律动时教师应当认识到,学生们是聪明的、敏感的、富有艺术情感的,只要是他们想要懂得并感到需要的,他们都能够学会。如果看上去学生们有点困惑,那不是因为他们愚笨,而是因为教师还没有找到有效方式来呈示学习材料。这种有效的方式在早期教学阶段,就是游戏活动,或者是具有游戏性质的音乐练习活动。
三、结语
人民音乐家洗星海说过:音乐,是人生最大的快乐;音乐,是生活中的一股清泉;音乐,是陶冶性情的融炉。用美好的音乐来引导中学生的情感,在理性与感性的和谐统一中不断进行美的升华,使之在愉悦中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和价值观。总之达尔克罗兹体态律动是一种注重学生个性发展的教学理念。这种教学理念在中学音乐课堂中的应用能够激发学生对于音乐课堂的兴趣。为此我们需要对这一教学理念进行更加深入的研究和探索,找到更好的途径,让学生的音乐能力得到真正的提升。因此笔者将继续进行深入探究,望各位学者批评指正。
参考文献:
[1]付珍凤,佟贺.达尔克罗兹教学方法的应用分析[J].艺术评鉴,2021(09):116-118.
[2]张昀.达尔克罗兹教学体系在九年义务制音乐课程中体态律动实践研究[J].北方音乐,2017,37(14):89-90.
[3]杨立梅,蔡觉民.达尔克罗兹音乐教育理论与实践.上海:上海育出版社,2001:7.
[4]张燕梅:《体态律动在初中音乐课堂教学中的运用》,《音乐时空》2015 年第 13 期.
[5]滕缔弦.达尔克罗兹教学法在音乐表演教学中的应用[J].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与表演),2020(04):161-1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