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加入书签
新课标背景下课堂教学转型的实践与思考
摘要:随着2022年新课程标准的提出,初中阶段开展体育学科教学工作,培养学生的运动能力,优化体育教学,成为很多体育教师都在研究的话题。根据笔者在实践过程中总结出来的教学经验,初中体育教学过程中,要尊重学生特点,进行特殊设计,多融入趣味项目丰富活动,更有利于提高体育课堂教学质量。希望接下来分享的内容,可以给更多体育教师带来转型方面的参考,助力体育课优化转型。
关键词:新课标;初中体育;课堂教学;转型;思考
前言:
常规的体育课堂上,教师给学生讲解的体育知识大多比较简单,但是比较系统的运动知识,比如教师会以专题的形式引入足球,篮球项目等教学内容,想要将这类课程打造得更加有意思,体育教师需要积极转变个人的教学理念,创新体育教学方法,让学生们逐渐产生参与锻炼的兴趣和习惯,让学生学会运动,爱上运动。
一、融入体育游戏,为体育课堂增添乐趣
根据目前初中体育课堂的开展方式,教师会发现,其实,绝大多数体育教师采用的教学办法都是比较简单的,要么在课堂上组织群体训练活动,要么教师就会将学生集合起来,一对多的灌输体育知识。这种单方面的教学其实很难让学生在体育课上感受到运动的乐趣,体育教师应该考虑给体育课堂,增添一些不一样的色彩,比如融入体育游戏,让学生在参与游戏活动的过程中感受体育魅力,加速体育课堂的转
型[1]。
例如:体育教师可以在课上融入大量的游戏活动,比如教学,足球这种基础运动项目时,教师就可以开展一个有趣的足球游戏,让学生们分成两个大组,在操场上画出一片空地,两个大组左右两边对立站好,两组同学分别派出队员进行足球绕杆接力。最先完成接力跑任务的小组,就可以获得游戏的胜利。在这种活动之中,学生既锻炼了基本的足球运球技能,又有了比较有趣的竞技学习体验。对于初中阶段的学生来说,参与这种游戏的机会比较少,学生很容易就会被胜负心调动起运动的热情。既可以增强体育教学质量,又可以培育学生的体育学科核心素养。当然,除了足球运动,相应的篮球运动,跳绳运动等基本运动项目都可以转换为游戏形式,在体育转型的道路上多融入此类游戏活动,可以为体育课堂增添乐趣,从本质上优化体育学科教学工作。
二、融入民族运动,为体育课堂增添新意
七年级阶段学生的运动意识刚好处于逐渐发展的阶段,此时,最适合培养学生的运动习惯,不过教师也要意识到,当前阶段体育课堂上,教师给学生们讲解的体育知识仍然是比较传统的。比如学生学习的足球,篮球等运动,20年前的体育课堂上也在教学这些内容,很多教师也提出了有关这些项目的创新教学方法,如果教师持续在此类运动中打转,也并不能让体育课实现真正的转型。所以除了优化这些传统项目的教学,体育教师应该考虑融入更多新颖的运动项目。比如体育教师可以把少数民族运动项目融入课堂,不仅能够丰富课堂内容,也能够为学生营造新颖的运动体验[2]。
例如:有些女同学运动能力相对薄弱的,参与锻炼的过程中,会因为自身的运动素养不足而无法赶上班级的平均水平,学生也会因此而自卑,体育教师就可以在课堂上分享一些简单的民族运动。比如壮族地区有一种接花球的运动就很有意思,这种运动就像一个有趣的游戏,几位同学围成一个圈,一位同学站在中央背上背着背篓,周围的同学像背篓之中投掷花球,教学中比较简单的运动项目可以让学生感受到锻炼的乐趣,教师也可以在教学民族运动项目的过程中,提醒学生,把这种游戏当成一种课余游戏项目,积极参与进来,不仅能够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也可以让学生形成更加积极的运动意识,培育学生的运动习惯。
三、融入德育教学,为体育课堂增添助力
由于中国应试环境的教育比较特殊,所以在长期的体育教学工作开展过程中,很多学生都没有养成参与锻炼的习惯,体育课堂是实践类的课堂,在体育课上学习许多的运动项目,都能够帮助学生形成坚强的意志力,形成优秀的个人品质。所以,体育教师需要加强研究,不能只考虑完成学校下达的教学任务,更要考虑学生到底想要在怎样的课堂上学习,了解学生的学习需要,同时丰富体育课堂的教学内容,这才是促进体育课转型的关键问题。
例如:体育教师应该考虑把体育和德育紧密联系起来,素质教育背景下,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是一件重要的任务,体育教师在课上融入德育,可以为体育课堂增添助力,让学生们通过参与锻炼,逐渐领悟体育的真谛,感受体育的乐趣,形成良好的体育习惯。比如,体育教师在带领学生练习田径长跑时,会发现,相当一部分学生跑到最后一圈时,会因为体力急速下降而产生畏难心理。这个时候,体育教师就可以站出来为学生鼓劲加油,等到长跑结束,体育教师还会灌输一些德育内容,让学生们意识到坚持的可贵。在实践中,让学生领悟相应的德育道理,不仅可以丰富课堂内容,还可以促进学生道德素养的进化发展,为培育优质中学生奠定坚实基础。
总结:
新课程理念的体育教学已实施多年,营造一个和谐、宽松、自主、创新的体育课堂教学是我们当代体育教师的首要任务和努力方向,也是师生转变角色,重视发展学生个性化能力的大趋势,以此来激发学生对体育的兴趣和爱好。实施素养为本的教学,凸显关键任务的设计与落实等教学实施策略。
参考文献:
[1]伍书春.学科核心素养背景下的体育课堂教学转型“两变”[J].中国学校体育,2021,40(12):32.
[2]洪健平.以问题引领式教学实现中学体育与健康课堂的转型[J].教学月刊·中学版(教学参考),2022,(12):27-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