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加入书签
基于“五个思政”背景下民办高校教师职业道德修养研究
摘要:新时代背景下民办高校要创造一流的教育,离不开一流的教师,除了具备渊博的专业知识和高超的教学水平之外,还要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修养。然而目前我国民办高校教师待遇不高、工作压力大、流动性大,要保持师资队伍稳定的同时还要提高教师职业道德修养的问题迫在眉睫。
关键词:五个思政;民办高校;教师职业道德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引言
民办高校作为社会主义高等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公办高校一样,都肩负着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任,对教师的要求也不例外,甚至要求更严格。民办高校由于其办学经费来自社会力量的特殊性以及管理制度的不完整性等因素影响,部分民办高校教师违背高校职业道德的行为屡见不鲜,那么加强民办高校教师职业道德修养势在必行。本文通过剖析当前民办高校教师职业道德存在的问题,深入分析造成这些问题的原因,并提出以“五个思政”为抓手的有效的解决方法,试图为民办高校在新时期做好教师职业道德修养寻找新的有利途径。
1、当前民办高校教师职业道德修养存在的问题
民办高校是培育青年人才的重要场所之一,民办高校教师同样是青年大学生成长成才的引路人,决定着人才培养的质量,关系着国家和民族的未来。不论公办还是民办,对于教师的师德师风,要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引导广大教师以德立身、以德立学、以德施教,做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的好老师。然而,近年来,高校教师职业道德被推到了风口浪尖上,民办高校尤其突出。
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缺乏理想信念追求,育人意识不强,教学态度差,甚至学术不端,道德败坏等;二是师德形象淡化,言谈举止失态;三是爱岗敬业精神缺乏,失去了职业奉献精神,服务学生的意识淡薄;四是待遇差,迫于生活的压力,过于注重个人利益得失等。上述这些行为表现不仅违反了教育部关于高校教师的十项行为准则,更有悖于高校承担的“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不利于当代大学生的健康成长,同时严重损害了民办高校教师的职业形象,而且在社会上也造成不良影响,因此对民办高校职业道德的要求显得尤为重要。
2、当前民办高校教师职业道德修养存在问题的对策
2.1加强思想政治理论学习,提高认识,促进职业道德修养
民办高校教师要认真学习思想政治理论知识,加强教师的党性认识,鼓励、引导导青年教师积极加入中国共产党,还要通过政治理论学习与教师业务技能培训的结合的手段,并使之制度化、规范化和常态化。同时要求教师不仅只是向学生传授知识,而且还通过自己的言传身教,育人为先,在教学过程中,注重课程思政,渗透为人处世的道理、个人修养道德品质等内容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构建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工作体系。同时大力宣传道德楷模、时代楷模事迹,并发掘教师队伍中优秀教师事迹的道德教育价值,发挥其对道德感召力作用,并通过表彰先进和典型示范,引导大家向优秀看齐,进一步推进民办高校“五个一”育人工程,形成良好的师德师风。
2.2 健全内部管理机制,提高教师职业道德修养
民办高校办学立足规范办学的前提条件下,要建立以人为本,质量至上的理念,同时各级各单位在政治上、思想上、工作上、生活上给予教师更多的关心,重视教师个人职业道德建设,加强新进教师的培养,强调教师思想统一,能在学校特色建设中充分发挥中流砥柱的作用。职能部门要严把教师队伍准入关,要坚持立德树人,因而要将“政治强”作为教师的首要考察标准,加强对选聘对象的政治审核,监督部分民办高校在教师招聘的过程中流程不到位,未按照高校教师招聘标准完成招聘和笔试、面试环节,部分学校只注重于高学历,而忽略了教师的职业道德修养,甚至还有的是未通过招聘直接依托关系进学校等不良的行为,应及时向上级主管部门反馈,加以整改,坚决不允许进入高校教师队伍。
2.3 树立标杆,着力打造党建阵地,提高教师职业道德修养
基于学生思政、教师思政、课程思政、学科思政、环境思政,引领教育教学科学发展,提高教师职业道德修养。从以下五个方面进行落实:
(一)以“学生思政”为载体,积极探索实施高校校园文化精品项目、合格心理咨询室项目、特色成长辅导室项目、高校网络文化精品项目、大学生心理素质提升示范校项目、大学生德育实践项目,精心组织开展红色文艺轻骑兵进校园、大学生“信仰之旅”夏令营、大学生微电影节等专项活动。
(二)以“教师思政”为载体,坚持立德树人提升教育教学水平,打造思政研讨中心等物理空间,配套相应软件,推进思政工作“常态化”。
(三)以“课程思政”为载体,打造课程建设发展中心、教师磨课平台等物理空间,配套相应软件,推进思政工作“系统化”。
(四)以“学科思政”为载体,教师围绕学科核心素养进行教学,强调要把文化基础素养、自主发展和社会参与融合到“全面发展的人”这一理念,推进思政工作“系统化”。
(五)以“环境思政”为载体,要营造有利的社会环境,加强与新闻媒体、群团组织、企事业单位、社会组织等的沟通与联系,不断整合各类社会资源,探索建立“五个思政”的互动平台、合作机制,积极发掘和宣传共同推进“五个思政”的先进典型和成功经验,形成全社会关注、关心大学生成长成才的良好氛围。
结语
民办高校应该立足党建工作,引导广大教师及党员自觉同不良风气作斗争,树正气,树新风,坚持立德树人,自觉坚守精神家园、坚守人格底线,带头弘扬社会主义道德和中华传统美德,不断提高教师的职业道德修养,慎独、积善、爱岗敬业、尽职尽责,做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知识、有仁爱之心的好老师。
参考文献
[1]许亨洪.当代高校教师职业道德修养下滑的原因分析及其应对策略[J].商品与质量,2011(SC):173.
[2]高等学校教师职业道德修养[M]. 湖北人民出版社 , 李太平, 2006
[3]黄静宜.党的建设视阈下高校教师职业道德修养的提高[J].湖北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19,25(03):9-11.
[4]高职院校青年教师职业倦怠现象与对策探讨——以常州工程职业技术学院为例[J]. 姚培,潘文群. 高教论坛. 2015(08)
[5]余彪,付云.“五个思政”的理论和实践研究[J].黄冈师范学院学报,2020,40(06):113-116+120.
[6]关于当前高校教师师德师风建设的思考与建议[J]. 李伟. 时代教育. 2013(13)
作者信息:张静,男(1987年07月—),汉族,湖北黄冈,硕士,助教,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