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加入书签
思维导图在幼儿园教学中的运用
摘要:幼儿园是开展幼儿教育的主要场所,是培养幼儿自主学习能力,促进幼儿健康成长的重要场所。幼儿教学工作对于课程内容及教学方式的趣味性、创新型具有更多的要求。同时,也需要教师通过制定富有个性化的教学活动内容,来增强幼儿在学习过程中的体验感,激发幼儿主动投入生活与实践中的热情,促进幼儿更好地在幼儿园进行学习。思维导图在幼儿园教学中的应用能够帮助教师明确教学理念、理清教学思路,创新教学方式,是新时代幼儿教育发展的重要趋势。本文就思维导图在幼儿园教学中的运用展开探讨,以此来提升幼儿园的生命活力。
关键词:思维导图;幼儿园教学;应用策略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引言:将思维导图应用于幼儿园各类教学活动之中,能够有利于教学活动的组织与开展,并进一步帮助教师理清教学思路,更好地进行教学方案的实施。教师利用思维导图开展幼儿园主题活动,针对幼儿核心素养的培养制定相应的教学方案,并深化素质教育观念在课堂教学的执行与传播力度,丰富课堂教学内容,让教学活动的主题具有更加鲜明的生命力,以针对不同年龄阶段的幼儿制定有针对性的个性化教学活动,落实课堂教学活动的以幼儿为本的总体要求。
1.思维导图在幼儿教育中的作用
在以往的幼儿园进行主题教育的实践过程中,许多幼儿教师的主题教学思想依旧是受到我国传统的教学观念所限制,缺乏对于幼儿的情绪需求和个人特点需求的重视,在组织和设计主题教学活动时未能立足于幼儿这个角度认真地考虑这些问题,导致很多幼儿园的主题教学活动未能充分地发挥其特色和作用,不利于培养幼儿在整个活动过程中的各种情绪表达和个性的发挥,失去了教学活动所要开展的意义。
近年来,新课程改革的教学优势逐渐深入涉及到幼儿教学中的每一个环节,随着时代的快速发展,教师的教学理念不断得到更新,并充分意识到思维导图在幼儿园教学中的重要意义和作用。利用思维导图设计并开展主题实践活动,能够有效分析幼儿的学习需求与个性化成长特点,并针对不同年龄阶段制定符合教育成长要求的活动内容。思维导图具有图文并茂的特点,更有利于学生接受并理解所展示的内容,进一步帮助幼儿构建出与活动主题、各个环节之间的有效沟通桥梁,帮助幼儿理解活动教育的内容,避免了理解力偏差而产生的问题。思维导图更加宏观地展示了活动细节,并促进幼儿发散思维,推动幼儿核心素养的有效提升。
2.思考导图辅助幼儿园教学活动的开展
2.1理清教学思路,提升对幼儿的理解
思维导图又被称之为”思维地图”,是用一张图片的形式去描述和表达一些与思维密切相关的概念和环节。思维导图更加直观、形象地展现出一些复杂的概念与思想,并通过生动、多样的形式,对教学活动的开展方式、主题、目标、步骤等进行了相应的解释,更好地促进幼儿掌握活动的主旨与重点,激发幼儿主动参与活动的兴趣,主动地对思维导图的具体内容和方法进行了思考、交流,这样才能有助于各类主题游戏活动的成功和顺利进行。
例如在开展以“美丽的蝴蝶”为主题的教学活动时,教师通过对蝴蝶的发育和蜕变过程进行思维导图的构建,帮助幼儿更好地认识到蝴蝶从出生、发育、化作蚕蛹、破茧成蝶等一系列过程。
教师可以通过对于思维导图的有效运用,帮助幼儿在开展主题活动中始终保持良好的观念和思维,提升了幼儿的认知能力,最终实现了主题活动的教学目的。
2.2唤醒经验,激发幼儿探索兴趣
由于目前我国面对传统幼儿课堂教学管理观念的严重限制,许多幼儿教师在策划组织和开展一些关于幼儿早期课堂学习主题的教学活动时,往往会对于幼儿的学习能力发展缺少一个正确的认知,造成了幼儿课堂学习热情的明显下滑。
由于幼儿正属于处在活泼好动,对自然事物的敏感兴趣和事物好奇心比较重的一个成长年龄阶段。因此,教师可以利用思维导图的方式更为立体、清晰地为幼儿呈现教学内容与学习方式,更容易被幼儿所充分了解和接纳。使得幼儿在思维导图的结构画面的明确指示和教师引导下更为主动地向他人展示和表达其发自内心的各种诉求与观点,进而真正达到主题游戏活动开展的实际目的。
例如,教师在开展“花的秘密”的主题活动中,可以通过思维导图的方式为幼儿展现出各种花的特色与不同花朵之间颜色、形状、种类之间的异同,让幼儿能够更好地找我与花相关的知识,更乐于学习与花相关的内容。
教师通过对本次主题教育活动的主体思考和导向绘图表现作品内容进行巧妙地设计绘制,唤醒了幼儿的实际教学活动体验,不仅大大增强了他们在本次教学主题教育活动过程中的主题思考和思维导图表现能力,也充分地激发教师和幼儿对于本次主题教育活动具体内容的深入理解和主题探究上的兴趣,推动了本次主题活动的进一步更加深入和有效开展。
2.3分类归纳,培养幼儿创造思维
鉴于幼儿园教学活动中,许多幼儿的思维逻辑性和探究思维能力相对比较强,教师在研究绘制本次幼儿思维导图的过程同时,应当做到可以通过这种幼儿思维导图直观简洁的表现画面结构特征,结合幼儿的具体实际活动情况,对本次幼儿主题阅读游戏的活动内容和操作方法应当进行一些梳理性的分析以及归纳。不仅可以直观地准确体现幼儿主动参与涉及到整个主题教学活动的所有各个环节,也可以有效促使他们在思维表达导图的正确指示下不断锻炼他们的整体思维能力和表达技巧,对幼儿园主题教学活动中各个环节的主要问题、难点进行了分析思考,有助于帮助幼儿快速打破思维的各种阻碍,促进了幼儿整体智力的不断开拓。
结束语
思维导图虽然看起来只是一张简洁的图纸,但其中每一个思维关键字都确实蕴藏着重大的思维活动资料。在幼儿园教学活动的开展过程中,思维导图的运用对于幼儿来说,就是一张有趣的活动线条和思维形态。将思维导图更多地应用于教师进行活动方案设计以及教学活动、主题活动的开展等环节,促进幼儿在激发对于思维导图的学习以及探究的兴趣同时,能够充分地发挥他们自身的一种创新性多元思维。在幼儿潜意识中把这些活动线条和图像转化成了抽象的肢体活动形成过程,有利于培养和不断提高幼儿的活动创造力,促进幼儿想象力发展与提高。
参考文献
[1]胡德稳, 李庆凤. 浅谈思维导图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J]. 吉林教育, 2017(22):84.
[2]吴雄. “思维导图”在故事教学中的有效运用[J]. 贵州教育, 2017, 000(010):27-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