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加入书签
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研究
摘要:阅读能力的培养,不仅可以帮助学生巩固所学过的语文知识,丰富学生的词汇量,为学生积累阅读经验,同时还可以提高学生的语文分析能力以及语言组织能力,从而促使学生语文素养的提升。除此之外,在小学阶段就重视学生语文阅读能力的培养,对于学生今后的学习和生活都有非常重要的意义,而且这也是顺应新时期小学语文教学要求的重要举措,教师们在进行语文教学时必须加以重视。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学生阅读能力;培养研究;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引言
阅读作为语文这门学科的重要内容,教师应当将阅读教学作为工作的重点开展,并在实际的工作中不断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这样才能够让学生更好地理解语言文字的内涵,也能够让学生在阅读过程中修身养性,提升自我素质涵养。阅读是一种主动获得知识、探究知识的思维过程。对于小学生而言,其正处于心智发育的关键时期,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重视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使学生能够对阅读感兴趣,并在掌握阅读技巧的基础上,不断提升阅读能力及水平,从而更好地吸收和内化知识,进而实现自我发展。
一、营造适当的阅读教学氛围
在小学时期,学生由于年纪尚小,他们的理解能力以及自控能力都非常欠缺,但同时他们的好奇心和好动性非常强,因此在参与课堂教学活动时,学生很难长时间地保持专注。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教师可以通过营造阅读教学氛围的方式,让学生沉浸于语文阅读,受到良好的情感熏陶和渲染,以此来激发学生想要阅读的欲望,同时促进学生的情感思维发展。例如,在一年级《静夜思》的教学中,这是一首表达强烈思乡之情的古诗,所以在教学时教师就可以利用教室中的多媒体设备,给学生播放相关的教学音乐,如《思乡曲》等,为学生营造出浓厚的思乡氛围。然后,再指导学生去阅读这首古诗词,并分析和挖掘诗人在创作这首诗时的所感所想。最后,教师可以带领学生一起来讲述一下自己对于故乡的理解,使学生对于这首古诗的情感体验更加深刻。在这样的教学形式之下,学生很容易就能读懂古诗中所描述的情感内涵,从而提高自身的阅读能力。
二、实施分层教学策略
每个阶段的学生身心发展都是不同的和不平衡的,在一个班级里有学习能力较强的学生,他们往往学习新知识速度很快并且学习成绩很好,在课堂上也会取得优异的表现,但是有一些学生学习能力较弱,他们在课堂中接受新知识的速度很慢,并且在考试的时候,也往往处于中下游水平。所以在同一个课堂中,如果老师对所有学生都采取同样的教学方式,可能会出现成绩参差不齐的情况,对于一个新知识,有些学生很快就会理解了,但是有些学生很多次还不能理解。所以这时老师就要采取分层教学策略,通过一些课堂测试或随堂测验的方式,将阅读能力较强较快的学生和阅读能力较慢较弱的学生进行分组,在以后的教学中也要针对不同的学生制定不同的教学方法,让每个学生的能力都得到培养,让每个学生都得到良好的教育。表扬阅读能力强的学生,让他们更进一步,鼓励阅读能力较差的学生,为他们创造更多的回答问题的机会和表现的机会,帮助他们树立信心,让他们慢慢地追赶上前面的学生,争取让整个班的学生都变得越来越优秀,越来越出色。
三、注重阅读延伸,强化课外阅读效果
小学语文教师应当明确一点,阅读不仅仅只是局限在教材阅读中,应当立足教材将课内阅读作为桥梁,实现阅读内容的延伸,切实发挥课外阅读的作用,促使学生阅读能力的提升。以《草船借箭》这一课文为例,其属于历史性文章,教师可以此为主线进行阅读教学,先让学生初步了解文章中诸葛亮、刘备等人物和故事,但这些人物还有其他故事,教师可以充分利用这一特点,通过阅读延伸的方式扩宽学生的阅读视野,可以引导学生阅读简易版本的四大名著,然后结合课堂所学的知识更好地掌握文章中历史人物的特征。另外,教师还可以在此基础上举办阅读分享会的活动,让学生通过分享阅读收获的方式获得更多的知识养分,而且在这一过程中能够促进学生的交流,也有利于学生阅读能力的提升。
四、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
在小学阶段,很多孩子还没有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导致阅读技巧欠缺,在阅读过程中存在着一定的问题,无论是阅读的速度还是质量都没有得到良好的发展。因此,教师在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一定要教给学生阅读的技巧,以阅读技巧推动学生的阅读水平的提升。具体来说,首先教师在教学中应该要考虑学生在小学阶段的认知水平和身心发展规律,选取合适的阅读素材。比如,低年级学生可以推荐经典童话、神话、寓言故事等带拼音的读物;中年级学生可以推荐富有童趣的读物,如《窗边的小豆豆》《草房子》等,或者300~400字的作文范文类读物;高年级学生可以推荐一些世界名著去读,如《鲁滨孙漂流记》《汤姆索亚历险记》等,或者600~800字的作文范文类读物。其次,教师必须要在阅读教学中建立明确的框架和目标感。教师可以采用问题教学的方式,在学生阅读之前给学生与课文相关的明确设问,要求学生带着问题进行阅读,在阅读中找出问题答案,这种方式可以增强学生在阅读中的任务感的培养,丰富学生的阅读技能,全面提高阅读质量。
结束语
在小学语文教学活动中,阅读能力的培养并非一朝一夕之事,教师应当长期坚持,善于发现与制造契机,灵活运用多种多样的方式指导学生阅读,使学生逐步提高阅读水平,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不断积累语言知识和阅读技能,进而推动他们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苏海红.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策略研究[J].考试周刊,2021(16):29-30.
[2]马跃.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策略[J].科幻画报,2021(02):203-204.
[3]马江昧.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A].福建省商贸协会.华南教育信息化研究经验交流会2021论文汇编(二)[C].福建省商贸协会:福建省商贸协会,20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