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加入书签
添加成功
收藏成功
分享

新课改背景下的高中体育课堂教学存在问题与应对策略探究

安家(校外教育)
安顺市第一高级中学 贵州 安顺 561000

摘要:新课改的落实,为高中体育课堂教学带来了新的挑战。如何合理利用高中体育实践课程来增强学生身体素质、培养学生拼搏精神成为一项重要的研究课题。教师需要改变传统的教学思路,在体育课堂中对学生的实践活动进行创新,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性和主观能动性,应用现代化教学理念,让体育课程更为有效。

关键词:新课程改革;高中体育教学;问题及策略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高中阶段,学生文化课程内容繁多。面对高考,学生和教师都有着无形的压力。为提高升学率,部分学校过度重视文化课成绩,而忽视了学生的体育实践。长期高强度的学习只会让学生的身体素质逐渐下降,体育课程就像是高中阶段的一剂“解药”,督促着学生增加课外活动。学生只有拥有一个良好的身体素质的时候才能更好地投身到学习当中去,并且可以有效提高学习效率。

一、高中体育课程现状分析

1.忽视体育课程安排

以当前实际情况来看,一般高中体育课程安排所占比例较小,甚至有部分教师会占用体育课时间来让学生进行文化课程的学习。俗话说,身体是革命的本钱。这种课程安排模式容易让学生对于学习产生厌烦心态,甚至在生活方式上也发生改变,难以体会运动的乐趣。学生只有将身体锻炼好,才能打赢关于高考的“持久战”。长期文化课的学习只会让学生丧失学习的兴趣,从而迅速降低学习效率,即使占用大部分时间,也难以达到预期的效果。

2.缺乏体育课程内容创新

实践内容是体育课程有效实施重要条件。在传统体育课程中,僵尸往往引导学生通过反复模仿来完成课程的学习,没有制定一个长久性方案来对学生产生实质性影响。有些体育教师虽然已经对新课改要求进行了充分的了解,却未从学生的实际课程需求出发来制定相应的课程时间内容。或是教师依赖多媒体设备来展示体育课内容,如播放篮球相关知识,足球培训技能等,这种展示课堂并非实践课堂,哪有从根本上提高学生身体素质,难以实现体育课堂设置的初衷。

二、新课程改革背景下高中体育教学策略分析

1.适量增加体育课程,更新教学方法

体育课堂的教学可以有效释放学生的压力,降低他们的心理问题出现概率,既可以提高他们的身体素质又能使他们面对学习压力时可以积极面对。高中学校需要从学生刚步入高一阶段就开始加强对他们的体育课堂训练,长期的体育锻炼才能更好地增强学生的身体健康,使他们更好地投身到学习中去。同时,教师需要从多方面着手用以创新体育教学模式,结合多年来的体育教学经验分析学生心理和身体发展趋势,构建多样化和科学化的评价体系,从多维度激发学生体育课程兴趣,培养学生体育情感,推动学生身心发展。并且要适时更新自己的教学理念,依据新课程改革背景来将现代化教学理念深度融合于体育课程之中,本着“以人为本”的教学思想,让学生在课程之中了解更多体育项目与体育游戏,培养学生日常运动的生活习惯,

2.了解学生身体状况,因势利导

高中体育课程初期,教师需要具体了解学生的身体状况,统筹安排。这样可以在一定的时间内缩短学生之间的身体素质差距,还能够使体育教师在充足的时间内针对每一位同学的身体状况做出相应的体育训练措施,根据他们的体育基础知识的不同、了解程度以及每一位同学的体育训练能力的不同,因材施教来开展体育的教学训练,有效地使每一位同学在高中阶段的体育教学过程中减小身体素质差异,使每一位同学的核心素养都能得到提升。

例如,在篮球班里,教师就可以根据学生的综合素质进行分组,每个小组中都有综合素质较好和一般的同学,让每一个小组中基础比较好以及体能比较好的同学去帮助基础较差、体能较差的同学,而小组之间综合实力相近,能够享受到竞技的快乐。这种教学方式既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体育学习兴趣又能提高高中体育课堂的教学效率,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核心素养得到培育提升。

3.了解学生体育知识掌握情况,进行分层教学

由于体育教材教学情况不同,高中学生对体育知识的了解以及掌握情况也有不同。因此,教师可以根据每一位同学们的体育教材了解程度的不同进行体育科目的分层教学。高中体育教师在进行体育教学之前,需要了解同学们的基础知识掌握程度。例如,《体育与健康》教材的体育基础知识掌握当中,“发展体能”中关于发展体能的基本方式等,如果部分学生对该部分内容十分了解,教师便可以省去他们的教材教学,他们可以直接进行体育训练实践;而对于部分没有了解或者基础知识掌握不好的同学,教师需要首先对他们进行基础知识培训。因此,教师可以根据每一位同学的体育知识掌握程度不同,进行分层教学。

4.利用现代化设备来激发学生体育精神

在传统体育课堂之中,教师和学生往往处于完全主动和完全被动的关系。体育教师通常是指令发布者,学生只需要完全遵从教师的指令完成“任务”,这种教学模式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帮助教师和学生快速完成教学计划,但是也制约了学生的体育发展。学生在课堂上没有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进行体育训练,很难提升学生在体育课堂上的思辨能力和实践能力。教师在课堂中可以利用现代化设备来播放当前优秀的各类金牌得主的训练过程,让学生通过纪录片或短视频的播放,更为深刻地了解到取得体育奖项的艰苦过程,让学生了解到这些运动健将身上不惧困难,艰苦奋斗的体育精神,从而进行内化吸收。教师通过视频的播放让学生进行主动思考与反思,在此过程中实现了体育课程的意义。

三、结束语

高中体育课程需要让学生有效释放学习压力,增强他们的身体素质以及身体发育,学生可以在体育课堂中通过体育锻炼调整自己的学习心态。在新课改的大环境下,学校和教师更应该注重高中体育课堂中利用多样化、现代化和科学化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可以不断积累现代化体育知识,增强学生对所学体育知识的应用能力,从而推动学生在体育层面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 郑术新. 高中体育教学策略分析[J]. 散文百家,2021(30):277-278.

[2] 杨宁. 体能训练在高中体育教学中的应用[J]. 文体用品与科技,2022,1(1):30-32. DOI:10.3969/j.issn.1006-8902.2022.01.012.

[3] 李林昊. 试谈高中体育教学中的”创新”[J]. 南北桥,2021(4):25.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21.04.025.

*本文暂不支持打印功能

mon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