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加入书签
添加成功
收藏成功
分享

基于复合型人才培养的道路桥梁工程技术专业课程建设策略

安家(校外教育)
江苏省南京市陆军工程大学 210001

摘要:现代化社会、市场化竞争、专业化发展需要道路桥梁工程技术专业不断提供数量更多、质量更好的合型人才,因此,新时期高校要推进培养模式的创新和变革。要准确地认知高校道路桥梁工程技术专业发展的现状,全面理解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的价值和意义,结合道路桥梁工程技术专业的特点,立足于道路桥梁工程技术专业学生的实际进行重构和优化。

关键词:复合型人才;道路桥梁工程专业;课程建设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一、道路桥梁工程技术专业存在的问题

(一)施工现场参观实习中存在的问题

首先,因为道路桥梁工程施工工期比较长,在组织学生参观过程中不可能对所有的流程都可以参观,也不会让学生对桥梁构造有非常深刻的认识。其次,在道路桥梁实训过程中,参与的学生一般都非常多,这也导致带队的教师显得比较少,无法有针对性的对每个学生进行详细讲解,从而导致参观学习往往流于形式[1]。再次,道路桥梁工程施工现场一般距离学校会比较远,给参观实训的学生带来不便。最后,在参观实习过程中,需要大量的经费支持,而学校也不可能为每个学生提供足够的保障和良好的实习环境,而且在实习过程中还存在着安全问题、管理问题,对于大批学生参观实习造成了困扰。

(二)桥梁模型认知实习及存在的问题

在实习过程中,很多高校都积极采用桥梁模型来辅助实习,让学生对桥梁有更多的认识。不可否认桥梁模型在学生学习过程中有一定的帮助,对于学生形成客观的感知优势,让学生在最短时间可以对各类桥梁有一个全新的认识。在桥梁模型实验室中,包括拱桥、缆索吊装模型、悬索桥以及国内外有名的桥梁模型等,还包含了以往高校大学生在比赛中设计的桥梁模型,对于学生的认识有一定的作用。

二、基于复合型人才培养的道路桥梁工程技术专业课程体系的策略

(一)明确复合型人才的发展导向

课程体系的建构要立足于道路桥梁工程技术专业复合型人才的培养目标和发展实际,要以社会和行业需求作为出发点,要尊重道路桥梁工程技术专业复合型人才主动发展的实际需求,这样才能在高效率的前提下更好地促进道路桥梁工程技术专业复合型人才的成长。在课程体系建构中首先要明确导向,要将课程设置和执行的目标定位在教学与劳动、技术与生产相结合的层面上,针对性地提升道路桥梁工程技术专业复合型人才接触现实的机会,提高道路桥梁工程技术专业复合型人才解决和应对实际问题的能力,瑞安道路桥梁工程技术专业复合型人才的创新能力、综合能力和专业能力的发展成为课程的核心价值,为更高效率地培养道路桥梁工程技术专业复合型人才提供方向和指导。

(二)注重非智力因素在课程体系中的渗透

非智力因素对道路桥梁工程技术专业复合型人才的成长有着重要的影响,在课程体系中要利用各种手段和方法提升学生成长为道路桥梁工程技术专业复合型人才的信心和决心,这是高质量、高水平道路桥梁工程技术专业课程体系的必然要求。在课程体系中可以设置“专家讲座”“文化研讨”“精英引导”等相关内容,把文化要素有机地融入到道路桥梁工程技术专业复合型人才的学习和培养过程之中,通过实践、应用、讨论、交流等一系列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建立起学生的主观倾向性、行业认同感和发展成就感,让丰富多彩的活动成为道路桥梁工程技术专业复合型人才成长的外部支持和基础保障[2]。

(三)重视创新和应用能力的培养

道路桥梁工程技术专业复合型人才的基本特征就是良好的创新能力和专业化的应用能力,因此课程体系建设必须重视道路桥梁工程技术专业学生创新和应用能力的发展。要结合当前产教融合的基本特点,使“学工互为”成为课程体系建设的又一主要方向,将道路桥梁工程技术专业学生的感知、学习、实践等重要过程整合在一起,激发他们在道路桥梁工程方面自主学习、主动应用的信心,将创新能力内化为道路桥梁工程技术专业复合型人才发展的必然诉求,使应用能力提升成为高水平道路桥梁工程技术专业复合型人才的核心素养。在结合道路桥梁工程技术专业特点的前提下,形成学生高水平学习、高层次循环的新机制和新方式。

(四)注重学生思想政治水平的提升

道路桥梁工程技术专业复合型人才的全面发展是高校教育的核心价值目标,因此,要结合道路桥梁工程技术专业的实际针对性地设置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让学生看到复合型人才不单单只在技能和素养上片面发展。要让学生理解职业道德建设和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价值,使学生能够主动接受职业道德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真正让学生在正确方向上成长为对社会、行业有用的高素质道路桥梁工程技术专业复合型人才。

(五)突出道路桥梁工程专业的核心技能

课程体系建设要以道路桥梁工程技术专业复合型人才的核心技能的形成和发展作为导向,要将道路桥梁工程技术人员请进课堂,通过模拟道路桥梁工程技术的使用过程,建立起道路桥梁工程专业的重点内容和核心体系,使学生围绕道路桥梁工程的实际进行学习和认知[3]。在注重学生成长规律和道路桥梁工程专业特点的基础上,使课程体系成为建构道路桥梁工程技术体系的重要保障,让专业基础知识得到突出,把专项技术学习转化为课程的执行步骤,让学生在综合化、实践化、模块化等多种方式下得到不断锻炼和提升,真正形成道路桥梁工程专业的核心技能和基础素养,加速学生成长为道路桥梁工程技术专业复合型人才的进程

三、结语

复合型人才培养是道路桥梁工程技术专业新时期培养综合型、技能型人才的新模式,不但能够大幅度提升道路桥梁工程技术专业建设的质量和效率,而且也大大确保了高校发展的核心竞争力,使其能够在行业和市场激烈的竞争中占据稳固的优势地位。

参考文献

[1]武建民.道路桥梁专业工程实践教学的探讨与实施[C].智能信息技术应用学会,2011.

[2]全伟,邓林.多元化实践教学模式在桥梁工程课程中的运用研究[J].宜春学院学报,2019,16(9):121-124.

[3]曹慧,葛文璇,项宏亮.《桥梁工程》课程教学中的实践教学法研究[J].创新教育研究,2019,7(5):16-17.

*本文暂不支持打印功能

mon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