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加入书签
劳模精神培育视角下湖南高速铁路职业技术学院高技能人才培养实践探索
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时代的进步,很多大学生在学习就业方面产生“高不成、低不就”的心理,技术学习中没有端正态度,认真学习,因此学院在进行人才培养的时候出现一些问题,因此我们需要不断发扬劳模精神,促进高技能人才的培养。
关键词:劳模精神;职业技术学院;人才培养
本文通过对湖南高速铁路职业技术学院高技能人才培养中出现的问题进行研究,从而在劳模精神培育视角下对高技能人才培养模式进行实践探索,不断提职业技术学院高对高技能人才的培养能力。
一、湖南高速铁路职业技术学院高技能人才培养中的问题
首先很多高职毕业生在毕业的时候不愿意到一线岗位去从事技术工作,一方面学生家长认为自己的孩子是大学生,而从事技术工作的人是工人,不愿意自己的孩子去做工人。另一方面很多高职学院的学生在上学的时候没有对积极进行很好的定位,觉得自己是大学生,看不起技术人员,觉得有失自己大学生的身份。其次人们对技能人才的认识观念存在偏差,认为技术人才实际上就是工人,从而对职业技术学院的人才培养也不太重视。但是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技术工人的工作内容增加了许多的高科技含量,不只只是一些简单的技术操作,所以人们的认识观念也应该随着时代的变化而变化,另一方面很多用人单位对技术工人不重视,使得技术工人在工作中得不到应有的福利和社会地位,这就使得培养技能型人才为主的职业院校面临很大的困境。最后高职学院的学生技能上存在不足步伐满足社会的需求。因为现在的高职学生从技能方面讲与本科生还存在一定的差距。而且学院现在都在扩大规模,而忽视了对学生的仅能教育,所以使得学校的教学质量出现问题,学生学不到较高的技能,在社会中就无法突出自己的优势,在市场竞争中也会处于不利地位。
二、劳模精神培育视角下湖南高速铁路职业技术学院高技能人才培养实践探索
(一)发扬劳模精神,与时俱进,对高职学院的教学模式进行改革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各企业对技术人才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因此湖南高速铁路职业技术学院应该发扬不断创新、与时俱进的劳模精神,对学习的教学模式进行改革,提高学校的教学质量加强对人才的培养。例如高职学院的教学方式不能再延续之前的以老师为主体,老师讲,学生听的教学方式,也不是简单的把教学课程安排在车间进行授课,而是根据现代企业的要求,充分利用企业工厂现有的资源实施现场教学,组织学生进行实际项目的学习,并根据教学任务来进行教学内容安排。例如可以学员可以与湖南的而一些企业进行合作,让学生到企业中进行实际操作练习,不断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让学生可以充分了解到自己所学的专业和工作岗位,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发扬劳模精神,加强与企业之间的联系,提高学生的技能水平
在我国现代的教学情况下,很多的大型企业都会与学校进行合作,但是这些大型企业都是与名牌大学进行合作,很少与高职院校进行合作,这就阻碍了高职学院的人才培养。因此湖南高速铁路职业技术学院应该加强与一些大型企业之间的联系,与中小型企业和私营企业进行项目合作,不断提高学下的师资队伍的研发能力,提高学校在业内的知名度。并且提高对学生的高技能培养,提高学生的市场竞争力。另一方面学校也可以聘请企业中的劳模来学校中对学生进行授课,让学生以企业劳模为学习对象,端正自身的学习态度,认清自身的位置,不断提高自己的职业技能,为以后的工作提供坚实的基础。
(三)发扬劳模精神,实事求是,以人为本,加强学生的职业道德教育
企业在进行人才招聘的时候,不仅需要应聘人员具有较高的职业技能,同时需要学生具有良好的业务素质和职业道德。因此职业学院在进行人才培养的时候不仅要对学生进行知识培养和技能培养,同时也要对学生进行职业道德教育,提高他们的职业道德,意思就是要求学生不仅要会做事,还要会做人。因此湖南高速铁路职业技术学院应该发扬劳模精神,让学生坚持诚实守信、爱岗敬业、乐于奉献的精神,在对学生的教育过程中不仅要对学生进行知识教育,让学生掌握专业的铁路知识和职业技能,同时也要对学生进行职业道德和综合素质的培养,让学生既有专业的职业技能又有良好的道德素养。
总结:综上所述,本文以湖南高速铁路职业技术学院为例,在劳模精神培育视角下进行高技能人才培养,不仅对高职学院的教学模式进行创新,加强与企业之间的合作联系,而且在对学生的教育中,端正学生的学习态度,让学生在学习中摆正自己的位置,不仅提高自身的职业技能,同时也要提高自身的职业道德和素质,提高自己的市场竞争力,在以后的工作中发挥自己的技能优势,达到实现自身的人生价值、社会价值的目的。
参考文献:
[1]王红军.石家庄铁路职业技术学院 借鉴国际教育理念 培养实用型高技能人才[J].教育与职业,2010(19): 78-79.
[2]中国高速铁路高技能人才的摇篮——武汉铁路职业技术学院[J].学习月刊,2009(21):57.
[3]王建明.劳模精神引领校园文化建设的研究[J].劳动保障世界,2017(03):34+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