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加入书签
添加成功
收藏成功
分享

舞蹈文化在舞蹈表演中的作用与表现分析

社科学术交流文集
重庆市石柱土家歌舞团有限公司 重庆市 409100

摘要:中国在世界范围内都是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在数千年的历史长河当中,独属于中华民族的舞蹈文化亦源远流长,舞蹈作为体现人体动作的艺术,在文化体现当中具有特定的民族特色,在本次研究当中,首先通过对舞蹈文化的起源以及舞蹈与文化的关系探究进行舞蹈文化发展的分析,接着通过文化自觉的体现、为舞蹈表演提供精神内核、提升演员的舞台表现力分析舞蹈文化在舞蹈表演中的作用,最后进行舞蹈文化在舞蹈表演中反映人民生活、体现少数民族文化的表现。

关键词:舞蹈文化;舞蹈表演;作用;表现

引言

中国在世界范围内都是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在数千年的历史长河当中,独属于中华民族的舞蹈文化亦源远流长,舞蹈作为体现人体动作的艺术,在文化体现当中具有特定的民族特色,以肢体行为作为符号进行情感的传达,在历史与现实交合的舞蹈当中,时刻传递着我国舞蹈文化的影响,本文将对舞蹈文化在舞蹈表演中的作用与表现进行更深层的探讨。

一、舞蹈文化的发展

1. 舞蹈文化的起源

我国舞蹈的舞种众多,其中所涉及到的舞蹈文化品类也较为复杂,对于舞蹈文化的起源的探讨一直在持续,根据目前已有文献当中较为权威的对于舞蹈文化起源的研究,可以初步将舞蹈文化的起源归类为三种说法:第一种说法是中国的舞蹈文化起源于劳作生产,我国自古以来以农业为国家根基,丰富的农业劳作活动会自然而然的产生丰富的情感表达,不论是农业生产丰收或是欠收,农民都会通过手舞足蹈的形式来表达内心的情感,长此以往便在民间形成了具有各地特色的舞蹈;第二种起源的说法是舞蹈文化起源于武术活动,自远古社会至当今社会,部族或区域间的争斗从未停歇,致使与之相对应的武术或械斗逐渐形成完善的体系,在武者的酒席宴间会将武术动作进行改进,变成表演的固定舞蹈动作,项庄舞剑等成语也能在一定程度上验证此种说法;第三种说法则是我国最初的舞蹈文化是源于巫术,根据历史文献的考察,早在春秋战国时期,民间就开始流行傩舞,最早有巫师开始传播,发展至宫廷期间形成了大型的舞蹈。

2. 舞蹈与文化的关系

舞蹈文化与舞蹈表演之间存在着相互依存的关系,在目前我国的舞蹈表演当中,已经不再是对舞蹈动作的简单表现,而是对经过历史凝结的舞蹈文化的体现,具有文化底蕴的舞蹈作品才能表现出良好的舞台韵味。舞蹈表演会随着时代的发展需求而进行不断的改进,其中必然会蕴含着文化的传承与改革,舞蹈文化与舞蹈表演之间存在着共同发展的机制,舞者对于舞蹈表演的艺术追求会生成新的舞蹈文化,而适应时代发展潮流的舞蹈文化也会进一步推动舞蹈表演的优化,二者相互融通,相互渗透,最终在不同的时代要求下形成与社会、人民文化追求等相匹配的改变。

二、舞蹈文化在舞蹈表演中的作用

1. 文化自觉的体现

文化自觉概念的提出,是适应我国传统文化继承与优化的重要需求,我国上千年的历史发展诞生了极为深刻的舞蹈文化,在舞蹈表演跟随时代发展的过程中,舞蹈文化会对舞蹈艺术进行文化自觉的突出。在不同舞蹈表演当中,都需要经历舞蹈表演者对舞蹈的文化理解,观众对舞蹈表演进行欣赏时,不只是惊叹于舞者动作的表现力,更是对舞蹈中所传达出的文化内核进行感悟,与其他艺术表现形式相同,如果在艺术表现过程中无法体现文化自觉,便会失去舞蹈表演的精神,作为人文精神在舞蹈表演中的自然延伸,舞蹈文化是舞蹈演员有意识进行学习感悟的必然经历。

2. 为舞蹈表演提供精神内核

在对舞蹈文化的根源进行探究时,无论是哪一种根源说法,都会将舞蹈文化的生成归因于人民群众精神内核的表达,在舞蹈表演当中,单纯的舞蹈动作复刻无法带动观众的情感体验与舞蹈进行融合,就目前个别舞蹈过度迎合观众审美而进行的舞蹈表演,是缺乏对于舞蹈精神内核以及舞蹈文化的基础理解的,舞蹈作为艺术表现形式,每一支舞蹈在编舞的环节都会融合其相应的精神内核,如果没有对于舞蹈文化的深刻理解,便没有可能将舞蹈当中的精神内核进行完美的体现,许多少数民族舞蹈都是对少数民族习惯或文化的传承,如果不能对少数民族文进行深刻的理解,那也仅仅会是有形无神的“复刻机”。

3. 提升演员的舞台表现力

在专业的舞蹈培训当中,对于舞者的舞台表现力拥有极为复杂的要求,虽然每一个舞蹈表演的基础都是舞蹈动作的学习,但如果想要实现舞台的良好表现力与观众之间产生的共情,势必会在良好的心理素质、较好的文化艺术修养等各个方面进行深度的学习要求,许多舞者对于文化艺术修养的概念理解不透彻,认为只需要完美的完成舞蹈动作,配合团队进行好舞蹈表演的流程便是对舞台表现力的完美体现,但这样的舞台表演是缺乏表演灵性的,灵性不在于动作的完成,而在于每一个舞者的内心,舞台之上,哪怕一个眼神、一个细小动作的传达,都能体现舞者对于舞蹈文化的理解,所以说舞蹈文化对于提升舞者舞台表现力具有极为重要的影响作用。

三、舞蹈文化在舞蹈表演中的表现

1. 反映人民生活

舞蹈表演的出现的目的是表达人民对生活的情感,即使在中国历史当中舞蹈种类多样,甚至很多特定的历史时期对于舞蹈表演的概念多集中在宫廷表演等场合,但基于舞蹈文化产生的根源,舞蹈文化在舞蹈表演中于所有的历史时间段内都会存在反映人民生活的表现,比如在我国沿海地区的诸多舞蹈表演当中,会更加注重“人海和谐”的心态表达,远航的沿海渔民经常会遭遇到台风海啸的破坏,于是便幻想出了诸多守护一方人民的神灵,也将这种幻想与追求和谐的心态融入到沿海舞蹈当中,将农耕文化融合至民间舞蹈表演中,传递至今,其舞蹈文化在表演当中的传承仍能使得许多沿海居民产生相应的海洋色彩的联想。

2. 体现少数民族文化

我国是民族众多的国家,55个少数民族在同一个大家庭中展现着不同的少数民族文化,在国家对于少数民族文化的政策当中,也十分重视对于民族文化的传承,这是为我国文化多样性提供的良好发展土壤,在舞蹈表演当中,十分重要的舞蹈门类便是少数民族的民族舞蹈,比如傣族的孔雀舞,以模仿孔雀的优美姿态来进行舞蹈表演,极具西南民族特色,舞者通过优美的舞蹈动作引发观众对于少数民族文化的联想,而少数民族的文化也正是体现在这样的少数民族舞蹈表演中。

结语

舞蹈作为人体表现的艺术形式,在舞蹈表演过程中会体现相应的舞蹈文化,而舞蹈文化的形成与发展也在为舞蹈表演的改进提供强大的动力,每一个历史阶段都会有着与其相对应的舞蹈文化与舞蹈表演,与时代发展息息相关,未来对于舞蹈表演艺术形式的丰富,需要对优秀的舞蹈文化进行继承与学习,借此来展现舞蹈的精神内核。

参考文献:

[1]李佩珊.电视舞蹈的艺术特征及发展意义——以《中国好舞蹈》为例[J].菏泽学院学报,2017,(06):137-139.

[2]余燕雨.“一带一路”视域下高校舞蹈专业教学改革研究[J].传播与版权,2017,(11):92-93.

[3]刘喜.电视舞蹈选秀节目对舞蹈艺术的传承与推广[J].新闻战线,2017,(12):92-93.

*本文暂不支持打印功能

mon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