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加入书签
添加成功
收藏成功
分享

铁路运输安全管理和优化措施

中国地名·科技与信息
深圳地铁运营集团有限公司 广东省深圳市 518040

摘要:铁路运输在我国发展了一个多世纪,在安全管理方面已经积累了比较丰富经验。不过随着铁路运输向智能化不断迈进,安全管理也迎来了挑战。铁路交通运输过程中在受到各种风险因素的影响中,极容易出现严重的交通事故,不仅会带来人员的伤亡,而且物质经济损失也是巨大的,基于此,为了确保铁路运输更加的安全可靠,本文主要阐述了加强铁路安全运输的重要性,分析了影响铁路安全运输的因素,并提出了有效的处理措施。

关键词:铁路运输;安全管理;优化措施

引言:铁路交通运输过程中,通常分为货物运输和旅客运输两种,不管是哪种运输,在运输过程中出现安全问题,都可能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严重的情况下可能导致人员伤亡。为了避免铁路交通运输过程中出现安全运输事故,就需要加强对铁路交通运输的安全管理,将铁路运输中存在的各种安全隐患分析出来,并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预防,从而提高铁路交通的安全运输。

1 铁路运输安全管理的重要性

由于铁路运输成本低,成为了众多企业物资流动首选方式,这让铁路运输管理压力日益增加,只有不断提升安全管理水平,才能保证这些重要客户物资安全抵达目的地。若是安全管理松散,大宗物资发生丢失、破损甚至于因为火灾等全部损毁,会影响到客户对铁路运输的信任,加上如今不断崛起的快递业、物流业造成的客户分流,会让铁路公司承担巨大的经济损失。另外,在特殊时期保证铁路运输安全会让战备物资、医疗物资、兵源、设备等及时到位,保证我国战略的顺利实施。铁路运输安全管理也是促进地区经济发展、不同地区经济合作与交流不可或缺的工作。

2 铁路运输安全管理现状

2.1 管理机制不科学。铁路运输的设备在不断升级更新,但是在该过程中,有关部门并没有重视铁路运输的安全性,导致安全管理机制并没有得到有效的落实,安全管理工作效果不明显,这就使得各种紧急情况频繁发生。而且,相关管理人员也没有做好运输工具的检查工作,从而导致了安全隐患的出现。由于缺乏有效的安全管理机制,在具体安全管理工作中,无法将责任落实到个人,一旦出现安全事故,就会出现相互推诿的现象,严重制约了铁路运输安全管理工作的实效性。除此之外,在一些日常管理工作中,没有认识到铁路运输中安全管理工作的重要性,所以有些工作人员的重心并不是安全管理工作上,这就导致安全管理工作形同虚设。

2.2 监督管理设备亟待完善。铁路交通工作中不仅要加强对交通运输中的工作人员的监督管理,还需要重点对交通运输设备进行有效的监测,使得交通运输设备中存在的各种风险因素都能够被及时发现,而目前的铁路交通运输发展中,对于交通运输设备的检测技术并不成熟,所以在日常的检测管理工作中只是进行各种设备的表面检测,并没有完全的深入检测,使得并不明显的安全隐患被忽略,从而在运输过程中,设备承受不住压力,导致了设备出现故障问题,从而延缓了交通运输的行程,而且严重的情况下可能导致安全事故的产生,而且现在的铁路交通运输设备并没有实现全自动化,那么运输事故很可能出现一系列的连锁反应事故。

2.3 突发事件应急能力较弱。截止到目前全国范围内都曾发生列车晚点导致的集体退票现象。正是因为这种现象十分普遍,我国铁路部门专门出台了退换票制度,改变了以往退票收费制度,凡是开车前15天退票的,一律不收费用。但这并不能从根本上改变列车晚点现状。大部分列车晚点都是因为交通事故、线路故障、列车设备故障等导致的临时停车。过分的延时会给物资交易双方带来损失,也会导致乘客情绪激动。只有提高突发事件处理能力,才能让列车晚点现象得到缓解,这已经成为铁路运输安全管理不可回避的问题。

3 铁路运输安全管理优化措施

3.1 提高运输调度水平。第一,就是要不断增加铁路建设力度,减少运输短板,尤其是运输负荷压力较大的地区,只有不断增加线路建设,才能使得各铁路线路之间的联结性更高,确保其运载能力得到提升。第二,加强对铁路运输调度管理能力的提升,分析各线路的运行信息,对各类运输资源与铁路线路进行科学合理的分析与规划,进一步提高调度管理能力,以此来提高铁路运输的时效性。

3.2 设备更新与维护。在铁路交通运输过程中实现运输安全需要保证交通运输中的设备能够正常的运行,而交通安全隐患能够及时的被发现并有效的进行处理。在进行铁路交通运输安全管理工作中对于各种交通运输设备的监测管理是必不可少的,而且要对各种交通运输设备进行定期或者不定期的检查与维修,并在每次的检查维修保养中做好记录工作,使得在对各种交通设备进行维修检测时能够有针对性,从而提高检修与保养的工作效率。在对各种交通设备进行检修诊断时要采用先进的现代化技术,并且将各种检修方法进行有机的融合,使得设备中存在的各种安全隐患都能被及时的发现,对于使用时间比较久的一些设备在必要情况下就换成新的,从而提高各种设备的使用安全,也能有效的保障交通运输整体安全性。

3.3 提高突发事件应对能力。首先,需要对目前铁路运输发生的所有突发事件进行统计,对多发地区、多发路段进行相应的管理,减少事故发生率。例如对泥石流多发地带进行护坡,对雷电高发区进行必要的防雷措施,对山洞定期检查检测。这其中需要融入数据库管理系统,要求各路段按照规定要求展开相应工作,为了提高各路段工作效率,需要建立责任制,将责任落实到人。其次,需要结合时代环境特点,提高列车反恐能力,能够于铁路沿线布置反恐单位,随时听候调动。再次,提高乘务人员沟通能力,能够对乘客进行安抚,对那些工作懈怠缺乏服务意识的主体进行裁撤。然后,整个铁路线实现检测全覆盖,尽一切力量保证列车运行安全。

3.4 强化风险管理。对于铁路运输风险管理工作,其实就是科学的预测风险源,包括出现有害事件的量度、事故发生的概率以及事故发生后造成的损失,然后再按照风险的严重性来采取有效的措施,构建风险控制体系,降低风险所带来的损失。在进行风险管理时,需要针对安全风险做好识别工作,根据风险发生的特点,可以将其分类,主要分类为:发生概率大、危险性低、覆盖范围广、事故危害小。在铁路系统中,常态风险一直存在,一旦条件耦合便会造成安全隐患。与此同时,在铁路安全管理中,高危风险也须有效预防。

4 结束语

铁路运输安全管理工作,是确保铁路安全运输、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的重要手段。随着铁路运输所承载的负荷不断加大,必须要重视铁路运输的安全管理工作,为铁路运输保驾护航。同时有关铁路运输企业应重视铁路运输中存在的问题,采取有效的安全管理办法,做好安全运行管理的各项工作,站好安全防护最后一道防线。

参考文献:

[1]张瑞光.铁路运输调度安全管理探讨[J].中国物流与采购,2020 (08):46.

[2]马成禄.有关铁路机车在运用安全管理方面的策略分析[J].内燃机与配件,2020 (06):185-186.

[3]刘振和.铁路运输安全管理及其提升措施[J].农家参谋,2020 (05):143.

[4]帕拉提江·沙力.铁路运输安全管理问题与货运管理体制的探讨[J].现代营销 (信息版),2020 (01):163.

[5]李明.铁路运输安全管理的问题及对策分析[J].建材与装饰,2019 (34):280-281.

*本文暂不支持打印功能

mon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