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加入书签
浅谈英语基础在二外德语教学中的作用
摘 要:如今越来越多的外语学习者开始学习德语,而德语和英语同属印度欧罗巴语系的日尔曼语支,这两种近亲语言有着许多的相同和相似,我国学习者一般具有多年的英语基础,故在德语教学中采用德英对比教学具有可行性和必要性,可从语音、词汇、语法几个方面对德英两种语言进行比较和探索,分析两种语言相同之处的规律,使用对比教学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记忆德语的各种语言现象,从而达到提高教学效果和加快教学进度的目的。
关键词:英德对比;德语二外;德语教学;规律
近年来,中德两国之间的经济贸易往来日益密切。目前德国是中国在欧洲的最大贸易伙伴,也是对华直接投资最多的国家之一,包括大众、西门子、宝马等跨国企业在内的在华德资企业有将近5000家,随着我国与德国交往的日益密切,选择学习德语作为第二外语的人越来越多。而众所周知,我国英语教育普及率和教育程度都达到相当水平,如何利用已有的英语基础来促进二外德语的教学和学习,我们有必要思考一下德语和英语这两种语言的关系问题,并通过对比找出两者之间的异同,再将对比结果以适当的方式引入到教学中来,从而简化和促进我国的德语教学。
一、英语和德语的历史渊源
语言学家将世界上大约4,000多种语言分为若干语系,印欧语系是其中最大的语系,英语、德语同属于这一大语系。印欧语系大致可分为10到12个语族,日耳曼语族是其中一个比较大的重要语族,它分为三个语支:东日耳曼语支、西日耳曼语支、北日耳曼语支。西日耳曼语支包括今日的荷兰语、弗里西亚语、佛兰芒语、英语、德语。从以上语言谱系分布可看出英语、德语是亲缘关系最近的两种语言,它们出自同一家谱,也就是说它们有着同一个祖先。简单比较一下,如下句型可看出它们在发音与拼写上均十分相似:
That is good.(英)=Das ist gut.(德)
How goes it? (英)=Wie geht es?(德)
英语和德语关系如此亲近,哪么他们之间的分化是何时产生的呢?关于英语与德语两种语言的具体分化年代,国外语言学(RobertB.Lees)根据大量研究曾经设计了一个计算公式:t=logC/2logr,公式中C代表同源词根语素的保留百分比,r为分化一千年后同源根语素的保留率常数,t代表分化的时间深度,根据英语和德语的基本词根语素对比可得出C=60%,它们一千年后同源词根语素保留率常数为81%,将这些数据代入上一个公式来计算英德语的例子,就可以得出如下结果t=log60%/2log81%=1.211 ,这就是说英语和德语大概是在1200年以前开始分化的。也有的语言学家(斯瓦迪M.Swadesh)求出r=85%,那样算出的分化年代为1567年以前。而语言的分化是逐步完成的,英语和德语在漫长的分化过程中势必还存在着种种的相似与相同。
正是由于两种语言的相似性,在德语教学中如何处理好与英语的关系显得尤为重要。如果处理得好,两者相互借鉴,相辅相成,教与学都会事半功倍;如处理得不好,又很可能相互排斥或混淆,事倍功半。教师和学生在面对这样的问题时,都必须认真对待。
二、英语和德语的比较
(一)字母和语音
众所周知,在英语中有26个字母,而德语在这26个字母的基础上,还多了三个变元音字母?,ü,?,及一个辅音变体字母?。
德语的单元音数量占绝对优势,有相当一部分是英语中所没有的,如[e:], [ε:], [ε], [o:]等;德语的双元音极少,都是英语中学过的,所以很容易就掌握。至于辅音,除去英语中有的音素,真正需要掌握的较难的音素就是颤音r。但其中值得注意的是,并不是每一个共有音素都有相同的发音。比如德语中若在词尾或其他辅音前时不发明显的音节,跟英语就有所差别;又如字母 b,d,g放在词尾或清辅音前时会清化而英语无此要求。
(二)词汇
我们在德语词汇教学中,进行一些直观和有规律性的对比,不仅方便学生的学习和记忆,而且会提高学生对德语和英语及其他语言学习的兴趣从而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使其能主动探索语言的奥秘,达到从需要学到爱学的学习态度的转变和主动的学习动机。
在词汇方面,我们可以从英德语词汇的来源和组成、词汇形态学和词汇语义学的角度对德英汉词汇进行对比,在讲授词汇的教学中,要让学生一开始就了解德语和英语中的许多单词,特别是一些名词和动词的拼写相同或相近,比如,music(英,音乐)和Musik(德,音乐)。根据学习者本身掌握一些英语词汇,可以很容易地把这些词汇变成德语词汇。当然,外形相同时,含义也可能大相径庭,比如:also,在英语里是“也,还”的意思,在德语里表转折“却”的意思。我们在二外德语教学过程中,应该对这些拼写和读音相同或相近的词进行一些对比,找出规律,从而帮助学生记忆词汇和掌握单词的词义及用法。如果德语教师能以制表等具体的方法给予学生一定的指导,并引导学生找出规律,就可以使学生通过德英对比较为容易地掌握德语单词。
(三)语法
以名词的词性为例:
德、英语的名词都有词性的表示,但在语法上德语名词的词性区别最为明显,每一个名词除了必须大写以外,都以冠词表明其词性,或阴性或阳性或中性(die/der/das),或兼而有之,并且在单复数或是所属格不同时,冠词也要做相应的变位,这可以说是德语学习中需要耗费大量时间记忆的内容。而英语只有专有名词有大小写,一般而言,英汉名词多为中性只在强调性别时在单词前加上表示阴、阳的词来区别。
综上所述,英语对德语学习的影响几乎会持续整个德语学习过程,特别是在学生学习德语的初级阶段。目前我国有越来越多的人学习德语,德英对比分析作为一种重要而有效的教学方法,教师不但应该很好地研究掌握,也应该将这种学习方法教授给德语学习者,并在教材中进行广泛的应用,从而促进我国的德语教学事业,并对我国德语学习者的德语学习发挥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1]严庆喜,汉德英成语的比较和研究[A].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郝雁南,从语言史上看英语与德语的关系[J].河海大学学报,2012(3).
[3]邓俊超,对大学德语(第二外语)课程设置的思考[J].重庆大学学报,2012(8).
[4]张欣 浅析英德对比在德语数字教学中的应用[J].科教文汇,2010(16).
作者简介:
郭倩云(1990.11~),女,湖北武汉,武汉工程大学,2013级研究生,研究方向:高等教育学。
项目编号NO:CX2013047,武汉工程大学研究生教育创新基金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