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加入书签
根本原因分析法在妇科留置针管理中的应用分析
摘 要:目的:研究根本原因分析法(RCA)在妇科留置针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2020年1-12月采取根本原因分析法提升妇科留置针护理质量,其中,50例患者为根本原因分析法实施前,作为对照组,50例患者为根本原因分析法实施后,作为实验组。结果:实验组一次穿刺成功率96%,对照组为80%,一次性穿刺成功率实验组高于对照组(P<0.001),留置针并发症、非计划拔针率实验组为6%、2%,对照组为16%、24%,实验组留置针并发症和非计划拔针率均明显较对照组更低。结论:运用根本原因分析法可有效提升妇科留置针护理质量。
关键词:根本原因分析法;留置针;妇科
根本原因分析法可逐步研究发现已发生问题根本原因,并针对原因提出切实有效措施,广泛应用在妇科护理不良事件研究中,且均取得较好实际应用效果。留置针作为妇科术后常见输液途径,因此反复使用,可减少静脉反复穿刺,降低损伤,减少并发症发生。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2020年1月-12月,某医院妇科收治的实施RCA留置针护理患者50例为实验组,均为女性,将同期收治的未实施RCA留置针护理患者50例为对照组,均为女性。纳入标准:1)妇科;2)术后输液>5d;3)留置针使用征得患者同意。排除标准:1)认知障碍;2)术后合并高血压、免疫系统或周围精神系统疾病;3)因低蛋白而导致的组织水肿者。实验组患者年龄25-71岁,平均年龄(38.5±4.6)岁;对照组患者年龄28-70岁,平均年龄(37.3±5.1)岁.实验组与对照组患者年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对照组给予常规留置针护理管理。实验组患者则采取RCA法护理管理,具体方法:1)组建RCA研究小组,由科主任、护士长、3名妇科护士组成。RCA研究小组主要负责妇科留置针护理资料,分析影响护理质量原因,制定有效对策,并组织实施。所有RCA试验参与者在参与前均经过了RCA相应的知识培训。2)原因分析。记录妇科术后留置针护理中出现反复穿刺、穿刺红肿、堵管及渗液等各种问题,召开小组会议研究讨论,分析其原因:妇科护理人员临床经验不足,护士职责履行不到位,封管、堵管措施不到位,冲管不够充分;患者及其家属自我护理意识较低,存在过度活动等。3)制定并实施措施。针对妇科护理人员进行专业培训,对妇科留置针护理中反复穿刺、穿刺红肿、渗液及堵管等问题出现的原因进行详细讲解,进一步提高妇科护理人员正确识别护理风险,熟练掌握留置针操作技能。针对患者本人及其家属自我护理意识较低,由RCA小组成员对患者及其家属详细普及留置针相关知识宣传普及,主要涉及护理配合、自我护理等,与患者及其家属充分沟通,及时答复问题。
1.3 观察指标。1)记录实验组与对照组非计划性拔针发生率;2)留置针相关并发症发生情况;3)患者满意度调查。自制满意度调查问卷调查表,分为非常不满意、不满意、一般满意、满意、非常满意,满意度为一般满意、满意、非常满意人数之和与参与研究人数的比值。
1.4 统计学方法。数据分析采用SPSS11.5统计学软件,一次穿刺成功率、非计划拔针率、并发症发生率等资料以均属±标准差( ±s)表示,以t检验,其余资料以率(%)表示,实验组与对照组间比较以X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RCA对妇科留置针护理质量影响。实验组一次穿刺成功率96%,对照组一次穿刺成功率80%,实验组一次成功率高于对照组,实验组非计划拔针率2%,对照组非计划拔针8%,实验组非计划拔针率低于对照组;实验组发生堵管、穿刺红肿、渗液各1例,并发症为6%,对照组发生堵管(2例)、穿刺红肿(2例)、渗液(3例)、疼痛(5例),并发症发生率为24%。
2.3 RCA对妇科留置针使用满意度评分比较。本研究共发放130份满意度调查问卷,回收130份,回收率100%。实验组患者对妇科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3.讨论
通过根本原因分析法在实验组、对照组护理结果的观察来看,实验组的留置针护理质量要显著高于对照组,一次性穿刺成功率由80%提高到96%,患者对护理的满意率由83.08%提升到93.85%,非计划拔针率也显著降低。因此,根本原因法在妇科留置针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显著,能够有效提升护理质量和效果。
参考文献
[1]钱丽静,厉海洋,周海龙.根本原因分析法在护理不良事件分析中的应用[J].检验医学与临床,2021(17):2556-2559
[2]佘燕萍.根本原因分析法在门诊静脉输液安全管理中的应用[J].中医药管理杂志,2020(5):187-188
[3]尹慧.根本原因分析法在妇科术后留置针管理中的应用[J].系统医学,2020(18):162-1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