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加入书签
添加成功
收藏成功
分享

“180秒”短视频在健康科普传播中的实践与应用

大健康
湖南省人民医院?湖南长沙?410000

摘 要:移动互联网的高速发展和多样化移动终端设备的出现带来了短视频的“井喷式”发展,正在重塑媒体格局和舆论生态,并成为一种新的科普传播语言。本文以湖南省人民医院为例,分析短视频去中心化、碎片化、泛娱乐化等特点对医学科普传播的影响,使短视频成为科普传播的催化剂、助燃剂,建立科普短视频的传播新生态,推动医学知识的广泛普及。

关键词:医院 短视频 健康科普

随着移动社交短视频的出现,公立医院积极寻求新媒体的融合传播,这就需要公立医院主动适应短视频碎片化和社交化的媒介形态,加快转向短视频领域,拓宽短视频布局,传播科学的健康观念,促进公众健康素养的提升。

1.医院健康科普短视频传播现状

1.1健康科普短视频的传播优势

和传统的图文模式相比,短视频更适应人们利用碎片化时间了解各种信息的需要,适合民众快节奏的生活,且由于内容更加生动形象且直观,更容易引发受众的情感共鸣,加上娱乐性强、门槛低、互动性强等特点。因此,健康科普短视频拥有十分庞大的用户规模,根据健康中国发布的关于健康科普短视频的报告,观看过健康科普短视频的用户超过90%。短视频对于健康科普传播有十分显著的应用价值。

1.2健康科普短视频传播存在的问题

目前公立医院的健康科普短视频仍存在内容过于专业、理解门槛较高、普及知识效果不佳等问题。许多内容过于注重专业化,忽视了受众的接受能力,很难引起公众的兴趣。同时,很多视频形式偏重于专家教条式地讲解,缺少解说、动画、图文结合等的形式的创新,容易让用户产生审美疲劳,观看量不甚理想,影响科普传播的效率。

2.湖南省人民医院短视频科普传播工作

湖南省人民医院是省内较早开通官方视频平台的单位,不断打造自己专业的医学科普传播矩阵,陆续创建短视频平台大家族:微信视频号、抖音号、头条号等,并与电视台、电台、网络媒体等密切合作,凸显了强大的内容聚合优势。这些传播矩阵并非简单叠加,而是对不同圈层的用户在不同平台进行互相引流,吸引更多的受众群体关注主流媒体短视频,从而实现传播效果最大化。

2.1综合医院多学科实力为后盾

湖南省人民医院是湖南省政府直属集医教研于一体的三级甲等综合性医院,开放床位4000张,有国家、省级重点专科32个,综合门类齐全,专科特色明显。为社会提供权威科学、通俗易懂、丰富全面的疾病科普知识,形成了多学科聚合的特色优势,也积累了许多行之有效的宝贵经验。

2.2制定完善规范的制度为保障

医院高度重视健康科普传播,制定并出台了《加强高质量品牌宣传与健康教育管理规定》、新媒体运维管理制度等,将科普工作纳入年终考评范畴,组织定期的评价、评选、比赛等多种活动,并对医院新媒体的运行进行规范,发挥激励机制,保障对科普工作的投入。

2.3组建强大的专家队伍为支撑

通过全院铺开的“我来讲健康”科普大赛及各类科普活动,储备了一批的高端科普人才和青年英才做为科普人才库。医院是湖南省医学会医学科普与健康教育专业委员会主委单位,多次举办全国及全省年会,为科普人才提供更多的展示舞台。

2.4统筹医院5大宣传载体为渠道

医院拥有微信、网站、仁术TV、抖音、头条号5大宣传载体。同时,加强短视频输出,着重调整结构,强化力量和平台、能力建设,还与人民网、新华社、中新网、健康报、央视新闻及湖南日报、红网、湖南卫视等国家级省级媒体密切联系,多渠道、多层次、多方面传播科普视频内容。

3.医院短视频科普传播策略分析

公立医院利用短视频进行医学科普内容传播,涨粉、集赞不是最终目的,传播科学知识和健康生活方式才是责任和使命。应坚持科普短视频内容与流量互助,有用与有趣并存,并在此基础上,提高曝光度和影响力,探索一定的规律和模式,进一步助推科普短视频的有效化、扩大化传播。

3.1研究传播规律,明确功能定位。

分析“人民日报”“健康中国”“丁香医生”等官方及热门行业短视频,结合用户习惯行为分析,进一步掌握短视频+健康科普的新路径。通过收集资料的方式,分析抖音、微信视频号、微博等短视频平台的传播规律,对医学科普内容短视频的时长、内容、形式进行总结提炼。以“湖南省人民医院”视频号等自有媒体为主体进行实证分析,在分析点赞数、评论数、分享数的基础上对其传播力效果、认知效果、态度效果、行为效果等进行传播力指数的量化,分析每条推送的传播效果,改进内容。

3.2结合现有资源,深耕精品内容。

培养创作人才,打造科普精品。精化科普短视频制作团队,组织培训、讲座和比赛,选拔一批有活力、善传播的短视频科普专家和青年医生,进行科普短视频的制作。

精准聚焦需求,丰富科普内容。结合时令、节气、卫生节日、社会特点拍摄10篇以上符合新媒体传播规律的科普短视频,做到短小精湛、通俗接地气,同时兼具科学性、传播性。

多元传播渠道,提高受众参与度。在发布科普短视频时,可同步整合其他传播渠道,以内容为核心,增强各个传播渠道的相关性,做到积极回应评论,增加互动性,并从中分析受众的关注点、知识盲点,有针对性地进行后续的科普短视频制作。

拓展融合发展,开展“沉浸式”传播。在科普工作中加入人文情怀,从受众的情感角度出发,在群众关注度高、需求度大的医疗健康领域,利用直观生动、简单易懂的短视频科普让公众更易接受的知识。

3.3建立传播机制,凝聚行业共识。

优化运营模式,加大对科普短视频扶持力度。支持相关项目的研发、推广与应用,为科普短视频的发展营造良好的环境。在湖南省医学健康与科普年会上开展科普短视频的经验分享,邀请相关领域专家进行学术讲座。举办“我来讲健康·科普短视频”大赛,交流各医疗单位、本单位各科室间的先进经验,助推医学科普短视频的发展。

总之,在5G 时代下,公立医院可以通过改善科普短视频的传播策略、制作方式与方法,努力实现医学科普内容的高效、高质量传播,优化传播效果,为提高百姓健康素养、建设健康中国做出积极贡献。

参考文献

[1]周逵,金鹿雅.竖屏时代的来临:融媒体短视频类型前沿和趋势研究[J].电视研究,2018(06)11-14.

*本文暂不支持打印功能

mon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