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加入书签
添加成功
收藏成功
分享

基于中医古籍中“益气活血”理论的整理探索其代表方补阳还五汤治疗老年相关性疾病的研究

大健康
黑龙江省医院 黑龙江 150036

摘 要:补阳还五汤的主要功效包括补气、活血、通络,原方剂在临床上,主要被用于对中风后遗症进行治疗。随着近年来现代相关研究的不断深入,其临床应用范围也不断扩大,在更多的气滞血瘀相关疾病的治疗过程中被应用。本文主要从药效学研究和临床应用两方面入手,对补阳还五汤治疗老年相关性疾病的临床研究进展情况实施综述。

关键词:补阳还五汤;益气活血;老年;相关疾病;治疗;进展;综述

补阳还五汤的记载最早见于《医林改错》下卷的“瘫痿论”当中,全方主要具有补气活血通络的功效,主治中风[1]。原方剂当中以生黄芪四两作为君药,主要具有补气扶正以固本的作用,桃仁、红花各一钱、赤芍一钱半可以兼顾血瘀,归尾二钱、川芎一钱能够达到养血行气而不伤正的效果,针对久病入络问题,加用地龙,可以搜剔通络。现代药理学领域的研究发现,该药物可以使血液流变学、血流动力学指标得到改善, 对血小板聚集进行抑制,达到抗血栓作用,还具有抗氧化、调节免疫、抗感染的功效,对血脑脊液屏障进行保护,修复受损的神经组织,抑制细胞调亡[2]。本文主要从药效学研究和临床应用两方面入手,对补阳还五汤治疗老年相关性疾病的临床研究进展情况实施综述。

1.药效学研究

1.1 改善心肌缺血。补阳还五汤对垂体后叶素诱发的大鼠实验性心肌缺血,可以产生一定的保护,抑制T波变化,使血浆SOD活性提高,控制MDA含量,对血素LDH、CPK的释放进行抑制[3]。

1.2 抗动脉粥样硬化与降血脂作用。具有抗动脉粥样硬化形成的作用,机制可能与调节血脂水平,和改善FVⅡ促凝活性,具有一定的关系[4]。

1.3 抗脑缺血及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抑制脑缺血导致的红细胞MDA生成,拮红细胞SOD活性下降,抑制脑缺血后MDA的生成,使LDH活性增强,对脑缺血后红细胞免疫,可产生一定的调节作用[5]。

1.4 改善血液流变学。血瘀证患者的血浆粘稠度异常增高,会产生“浓、粘、凝、聚”的倾向,补阳还五汤能够通过改善血液流变,而改善上述状态[6]。

1.5 抗血栓。可对家兔洗涤血小板PAF进行抑制,受体与放射配基的特异性结合,使静脉血栓形成的百分率降低[7]。

1.6 修复周围神经。可使周围神经损伤后脊髓前角运动神经元和脊神经节感觉神经元存活率提高,从而减轻神经元胞体的萎缩程度,对周围神经在损伤后的恢复,产生积极作用[8]。

2.治疗老年相关性疾病的临床应用

2.1 肺源性心脏病。属中医“肺胀”疾病的范畴,主要是由于久病肺虚,痰浊潴留,化为水饮瘀血,致肺不敛降,肺气胀满,日久生瘀,多数情况下,会体现为心肺不足,宗气亏虚 ,气虚则无力行血,而脉络瘀阻,以补阳还五汤治疗,效果较为理想。

2.2 特发性肺纤维化。属中医学中“肺痿”、“肺痹”等疾病范畴,主要是由于外邪、痰浊、瘀血、热毒等因素作用,使肺肾亏虚、气虚血瘀、痰热互结、痹阻肺络,最终发病。在西医基础上,配合应用补阳还五汤,其效果明显优于单独应用西医疗法,还可减轻西药的毒副作用。

2.3 肺癌。中医学理论认为,气虚血瘀属于肺癌疾病患者在疾病后期的重要病机,也是病变发生转移的一个重要条件,具有益气活血作用的补阳还五汤,在该阶段应用,可对相关症状进行控制,使患者的生活质量提高。

2.4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在中医学理论中属于“胸痹”、“真心痛”的范畴,属于本虚标实证 ,心脉痹阻是导致胸痹发病的直接原因,心气不足,气血运行失常,是根本原因,故以补阳还五汤进行治疗,能够达到益气活血,而治其本的效果。

2.5 慢性肾衰竭。在中医学理论中属于“水肿”、“关格”等疾病的范畴,多数情况下是由于脾肾虚衰,导致气化不畅,水湿停聚,久而多瘀,脉络痹阻,迁延难愈。属于补阳还五汤治疗的主要适应证,与西药配合应用,可以使治疗效果得以提升。

2.6 头痛。头痛往往是由于多种病因而导致发病,以气血亏虚较为常见,气虚则行血无力,会导致气虚血瘀型头痛的发病,以补阳还五汤进行治疗,可达到令人满意的效果。

2.7 糖尿病足。中医学理论认为,导致糖尿病足发生的关键性病机在于气虚血滞。因虚致瘀,痹阻脉 络,故常规疗法基础上,增加应用补阳还五汤,可使治疗效果增强。

2.8 急性脑血管病。缺血型急性脑血管疾病,与中医学理论当中的中风更为相似,故以气虚血瘀为主要病机的该类患者可选用补阳还五汤进行治疗。

参考文献

[1]汤艳莉,王继明,庄庭怡等.柴胡加龙骨牡蛎汤加味治疗轻中度原发性高血压合并抑郁肝阳上亢证的临床观察[J].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2020,26(13):132-137.

[2]阿依努尔·阿不都哈力克,吉万容.全面优质护理对老年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治疗依从性及其对疾病认知的影响分析[J].现代医学与健康研究电子杂志,2018,2(18):157;159.

[3]孙静,周楠楠,徐美慧.柴胡龙骨牡蛎汤加减联合耳穴压籽治疗原发性高血压肝阳上亢证的临床疗效观察[J].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020,18(12):1954-1956.

[4]李君霞,黄闰月,陈秀敏,等.浅谈朱良春教授从“浊瘀”论治痛风的学术思想[J].成都中医药大学学报,2018,41(4):75-77.

[5]王丽洁,项艳,杨群菲,等.痛风定胶囊联合服双氯芬酸钠对痛风患者血尿酸水平和关节肿胀、疼痛评分的影响[J].中国生化药物 杂志,2017,37(8):83-84.

[6]马超,李仿模,陈炜炜.中医健脾除湿和泄浊通络法联合西药别嘌醇治疗痰浊阻滞型痛风性关节炎慢性期临床观察[J].齐齐哈尔 医学院学报,2017,38(10):1175-1176.

[7]蔡常青,方雪花.天藤降压汤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压及血管内皮功能的干预研究[J].中国基层医药,2017,24(16):2460-2464.

[8]杜启明,张燕,杨杰.身痛逐瘀汤合二妙散联合西药治疗瘀热阻滞型痛风性关节炎疗效观察[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6,25(31): 3457-3459.

*本文暂不支持打印功能

monitor